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们党从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目标之一,到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的五大能力之一,到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四个方面之一,再到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出愈益明显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实践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0,(10):202-203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是在立足中国当代现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而提出的,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新形势.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以人为本".中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关注人的发展需要和精神需求,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方略,不仅重点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的基本问题,而且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的发展目标,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各方面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以表达人民群众的绿色发展意愿,贯彻依靠全民力量的绿色发展路线,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前景,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发展思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制度的绿色化为根本着力点,旨在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实现绿色栖居的美好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力,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政治概念的思想基础是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邓小平的政治概念的含义是在他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我国和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过程。邓小平的政治概念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概念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本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和时代要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并阐述的"资本的历史使命"思想,为我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功能提供了理论钥匙。资本完成其历史使命的过程与社会成员实现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这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实现从"第二大社会形态"向"第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真正基础。  相似文献   

7.
"北京共识"是国际社会用以表述和概括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概念."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彰显了"北京共识"的意义与价值,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认同并推崇,实际上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高度评价.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无论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现在是或者过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与地区、西方发达国家都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做好审计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传尧 《发展研究》2005,(10):87-8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思想、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就是“四位一体”.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审计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加深理解,贯彻落实在审计工作实际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以人为本"理念的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的观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军队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方针、政策。毛泽东在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许多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一、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总…  相似文献   

11.
毛强 《当代经济研究》2013,(11):35-39,93
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是他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集中体现了他对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思考,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重温毛泽东在这篇文献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独创性理论成果,特别是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建设要波浪式发展、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与布局、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等卓越见解,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提倡的读书活动与思考方法,而且对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认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是党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提出了"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到"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到"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主张,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命运一波三折.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认识的变化历程和他关于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给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钱勇 《铜陵学院学报》2006,5(6):53-53,5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宏大的理论命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一系列两难问题,也是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的深化,同时更是一个统揽全局的理论命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抓住又快又好的发展这一切入点。在六中全会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它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体现出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在对当前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已不再单纯地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入手,同时还从社会事业建设的角度入手。这更多地体现出政府能动作用的发挥,政府职能的能变及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灵魂作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六中全会都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工作部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作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以期引领工作更加有依可循。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走向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的合理扬弃,是对西方生态伦理理念的必要借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诉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论小康社会经济内涵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是一个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概念。邓小平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带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核心概念,用以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政治昌明、教育发展、社会稳定的向往和追求。他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先导和理论渊源。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不仅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全面阐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举措,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内涵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完全符合社会历史规律,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理直气壮,前途光明.主张搞资本主义,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缺乏理论认识.同时,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与作为并存的非公有制共同发展,也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经得起实践检验,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引领,公民文化建设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四有”公民,要突出中国特色,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