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广雄 《商业研究》2006,(21):79-83
新型工业化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新型工业化所涉及的信息化程度、科技发展、经济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等相关变量,都可以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欠发达地区应该坚持走以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之路,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以后发优势改造和提升产业比较优势战略、产业竞争优势导向战略、产业集群战略、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夏励嘉 《现代商业》2011,(11):63-64,60
现阶段广东欠发达地区受制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极化效应的影响,多数偏远地区难以受益于其经济扩散,欠发达地区普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速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包括:规划中部、东部及西部三个经济带,促使形成三个经济增长极;重塑良好营商环境,以利于具有良好根植性的本土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培养;按各自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等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的典型特征就是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发展落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欠发达地区应该充分认识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化意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建设。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主力军。转变政府职能,使之为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由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存在较大的差距,西部地区在选择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突出区域经济的资源禀赋特色,培育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走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区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县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欠发达地区的状况,特别是从贫困的机理来看,加快发展是欠发达地区最为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化进程不能采取传统的梯度推移理论,而应借助于产业集群进行工业化反推移,推进本地区的工业化,进而实现本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湘桂 《市场论坛》2004,(10):11-12
工业化的发展有赖于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客观上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适应不同工业化阶段的产权制度,才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文章以欠发达地区作为分析的重点,并提出欠发达地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工业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企业工业化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动力,也是企业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化竞争反作用于工业化进程。国际化在资金筹集、技术创新、产品销售、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等方面给欠发达地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主要包括技术联盟、与大型企业联盟和企业间共生等发展模式。欠发达地区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力图产品国际化、市场国际化、资金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同时,应注意盲目跟风、融资困难、对外发展机遇欠缺以及与本土化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的发展有赖于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客观上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适应不同工业化阶段的产权制度,才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章以欠发达地区作为分析的重点,并提出欠发达地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工业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山区面积比重较大的浙江、广东、辽宁和福建四省,如何促进欠发达山区的经济发展,是这些发达省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东部欠发达山区的环境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比梯度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欠发达发展理论对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发展的指导作用显得更有价值。因此,在促进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时必须要遵循"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小型生态工业园区是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模式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现象的描述,简要剖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着重分析了实施产业集群对推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指出欠发达地区应当借鉴集群发展模式,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旨在探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浙江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章首先从市场导向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对发达地区的吸引力,指出了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在这两个方面都缺乏优势,进而以武义县的经济发展为例子,提出了“边际渗透”作为弥补劣势、发挥优势的解决问题对策,即省内欠发达地区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发挥“洼地效应”吸引周边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作为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欠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低,又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工业化进展偏慢,县域经济薄弱,特别是以个体民营为代表的"块状经济"发展落后,这严重影响了安徽区域经济的繁荣、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和地区GDP的增长。以"块状经济"规模扩张与GDP增长的回归关系为实证对象,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安徽省"块状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安徽省应从利用比较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方面加快"块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培培 《北方经贸》2006,(12):94-96
中国当前不断扩大的地区经济差距强化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的竞争。虽然引进区域外资金可以加速区域内工业化进程,改善要素禀赋结构,刺激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但是在中央政府对发达地区扶持政策的路径依赖作用下,引资竞争的社会福利损失将完全由欠发达地区承担。为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应当实行混合式的发展战略,并根据本地要素禀赋状况及历史发展条件合理制定招商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4.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本文以集聚经济理论为基础,利用甘肃省的相关数据,分析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最后就欠发达地区如何挖掘自身优势、通过集聚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其建立"世界工厂"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与其工业化进程相背离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比较优势开始显现并对中国开放型工业化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这种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端倪开始显现。必须充分利用好我国比较优势,寻找建立"世界工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季可 《中国市场》2013,(16):19-21,39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税收政策,以期找到其中可供贵州省借鉴之处。国外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法国的相关做法;国内则从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税源建设方面和改善纳税服务三个方面介绍了其他兄弟省份和地区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体会到:欠发达地区既要遵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自身存在的客观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发挥比较优势、营造竞争优势,通过园区经济的突破来拉动区域内的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永亮 《市场周刊》2004,(9):162-163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以比较优势为依托,积极培养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内生性,它的形成过程也是欠发达地区产业不断高级化的过程。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处理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部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比较优势战略。根据比较优势战略,西部经济发展必须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符合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西部经济发展坚持比较优势战略,将会给西部经济带来一系列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国际贸易能够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新农村建设对于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良好的反向作用,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一种良性循环的格局。本文通过对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并以此促进本地农村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