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隐私权,是由一项民事权利发展成为宪法权利。阐述了隐私权从民事权利发展成为宪法权利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这一发展变化的原因,同时对这两种权利进行了对比。通过各国对隐私权保护的模式中,认为我国隐私权的保护应该是以宪法隐私权为基础加强对民法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邢利利  盛开 《消费导刊》2010,(4):121-122
金融隐私权是基于保护个人金融信息而产生的隐私权。强化对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国际立法趋势之一。当前我国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空白,本文在围绕金融隐私权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中的不足,并就如何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消费权益保护立法的滞后以及隐私权保护观念的缺乏,导致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众多。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法律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作用,建立科学完善的消费者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网络隐私权保护意识,促进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本文以电子商务教育过程中,针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权行使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网络隐私权保护成为了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在不妨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下恰当的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针对我国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遭受侵犯的现状,在分析与研究国外现有对隐私权及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传统隐私权的基础上,产生了银行客户隐私权,并逐渐发展起来。对银行客户隐私权进行立法保护,能够提高银行的信用度,树立起良好的现代银行形象,对增强自身的业务竞争力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银行客户金融隐私保护在世界各国银行业务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也要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建立并完善对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本文阐述了保护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的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6.
秦玉伟 《消费导刊》2009,(11):139-139
隐私权作为人权的一项基本内容,理应受到宪法的充分保护,但我国宪法尚未明确将其列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得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缺乏宪法基础。而实践中,各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隐私权的范围、隐私权的限制以及隐私权的保护方式,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商》2015,(48)
当前我国互联网业发展迅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问题,网络用户隐私权屡遭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成为隐私权法律制度中的热点问题,这使得隐私权保护面临新挑战。因此,应当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健全和完善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以促进"互联网+"时代隐私权保护的法治新常态,实现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的蓬勃出现,今年来有隐私权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隐私权纠纷增多的原因还在于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对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以及其法律保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为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权完全没有明确保护,以至于侵犯可他人的隐私权还不知违反了法律.因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大力度,无比使公民对隐私权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有基本了解,从而加强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的蓬勃出现,今年来有隐私权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隐私权纠纷增多的原因还在于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对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以及其法律保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为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权完全没有明确保护,以至于侵犯可他人的隐私权还不知违反了法律.因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加大力度,无比使公民对隐私权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有基本了解,从而加强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史艳艳 《消费导刊》2009,(23):133-13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侵犯网络隐私权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强化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网络隐私权的涵义、内容、保护模式及立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如果被滥用,可能构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本文在分析隐私权的内容和立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希望对于保护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申玉 《商场现代化》2007,(20):255-256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个人隐私权安全性产生了巨大冲击。网络隐私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容,需要加以明确界定。美国和欧盟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各有所长,值得借鉴。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基础薄弱,有待于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自我隐私保护的观念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程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法制和文明程度。世界各国对公民隐私权保护都有相关的立法,然而,我国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立法显然不足,同其他国家相比在隐私权保护方面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2)
公众人物作为自然人毫无疑问享有人格权,其隐私权也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使他们享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同时,也对他们的权利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本文通过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了解以及与公众知情权关系的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保护的方案,旨在促进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使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获得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隐私权是文明社会人们高质量生活的保证,需要最大化的保护,表达自由也是文明社会发展必要的保障。人们在关注对自己隐私权的保护的同时,经常存在隐私权与表达自由的冲突。本文以阐述表达自由与隐私权的涵义为起点,深入分析了表达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眼光投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本文认为,只有及时地制定专门性立法,明确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同时辅以行业自律、技术保护、教育网络者等保护手段,才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童俊 《消费导刊》2009,(19):162-16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隐私的保护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本文从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出发,对网络隐私的法律规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网络隐私权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权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作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保护面临诸多挑战。美国“监控门事件”突出反映了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冲突,以及国际互联网企业在隐私权保护中的责任空缺。实现网络隐私权的充分保护,必须解决网络隐私权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冲突,明确国际互联网企业在网络隐私权保护中的责任,并通过国际合作与国际协调,构建网络世界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刘培育 《商》2014,(3):266-266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一种重要的人格权。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高校宿舍内部隐私权的界限受到了诸多限制。本文从隐私权入手,通过对高校学生宿舍隐私权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相应权利保护建议,探析我国高校宿舍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徐猛 《电子商务》2011,(2):36-37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电子交易和信息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日益展现其重要作用,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对传统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隐私、隐私权、网络时代隐私权的新发展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针对电子商务中隐私保护的可行方案构建我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