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专业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中最具发展性的学科和最具时代活力的专业之一。现如今高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着重分析了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如何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模拟实训以及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来综合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急切需求,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出工程创新型本科人才,本文结合黄山学院实际情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探索性改革与实践,强化本科学生的工程实践、现场问题解决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卢彦伶  唐跟利 《商》2015,(1):4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急剧,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目前许多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完善,输送出的毕业生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工作相结合,积极主动性较差等问题,导致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不能达到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迫在眉睫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目前我国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旺盛而高校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人才大多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矛盾,本文通过对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分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结合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情况,针对独立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一套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是我国就业形势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理论体系不完善、专业实践课程课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普通高校应尽快转变理念,建立创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把学到的用在自主创业上,创造出更多的新产业和新的职业岗位.  相似文献   

6.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精品专业建设的研究”系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科研项目,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研究法、阶段评价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来规划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精品专业建设;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了解相关企事业单位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调研专业人才就业岗位设置的,围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紧密校企对接为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标准,以岗位能力为中心,开发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三平台”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发具有项目化、职业化特色,能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核心课程及工学结合项目式教材,建设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内容,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该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近年采也发展迅速。在该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剥约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健康发展。本研究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以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出发,着重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就业市场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而提出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及企业用人需求,本文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商》2013,(4)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对于社会企业岗位的一些任职要求却不符合,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跟社会需求不相称。本文主要分析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重点讨论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课程知识体系、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工商管理专业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就造成了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问题,这说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有效适应社会的需求。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下降,这就导致人才培养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必须要结合社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适应社会变化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孙京波 《商》2013,(4):293-293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对于社会企业岗位的一些任职要求却不符合,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跟社会需求不相称。本文主要分析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重点讨论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课程知识体系、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动漫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在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劝漫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动漫专业人才的支持,所以为了迎合动漫市场的需求,一些高校和高、中职院校都开始了动漫专业的设置,并且在动漫专业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动漫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和发挥高职教育优势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设计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和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改革,保证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社会上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这就促进了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和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对此,高校需要从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网络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一个最重要的话题,电子信息工程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力正在逐渐的加大,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需求也正在与日俱增,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正面临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陈晓磊 《商》2014,(12):278-278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高校基础理论专业之一,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应用数学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高校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改革的趋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要以目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为导迥,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本文基于目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同时在电子时代下的人才需求为背景进行培养模式推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究其根本而言是由于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所导致的。本文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胜任素质分析,建构了适应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学生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斐 《商场现代化》2010,(17):184-184
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大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毕业设计的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直接表现,理工科大学必须不断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本文从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的和课程特点出发,对毕业设计的选题、研究方法设计、实施过程的操作性,以及最终的答辩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些提高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举措。  相似文献   

19.
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现在人们对电子信息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子信息工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主要作用和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也日益扩大,对信息专业的毕业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电子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探讨,旨在提高电子科学技术人才的素质,培养更多的电子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