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投机者看好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使我国的金融系统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境外热钱进入我国的渠道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对境外热钱的监管困境提出对防范热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石峰  万明 《商业科技》2008,(22):382-383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投机者看好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使我国的金融系统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境外热钱进入我国的渠道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对境外热钱的监管困境提出对防范热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国际热钱已经开始大规模涌入我国,主要在房地产和股票等高利润增长行业从事投机套利活动,使我国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出现非理性发展.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热钱的特征、流入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然后运用VAR模型研究了热钱流入规模与我国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境外热钱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引发股票价格异常波动.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国际热钱在我国快速流入流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的火热以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吸引大量境外的热钱流入国内,并投资房地产,加剧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本文分析了热钱流入我国的基本情况,并对房地产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阐明了热钱对于我国房地产的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促使我国房地产摆脱现状,中国经济实现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5.
热钱是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我国自然是热钱流入的热土。本文分析了热钱流入途径和对经济我国带来的影响。为有效地阻止热钱的流入,建立金融稳定监控和预警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良好的经济形势,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热钱流入中国,这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复苏和宏观政策的有效运行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该文首先从国际热钱的特点、流入中国的途径、流入中国的原因这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热钱流入的情况,然后指出了国际热钱对中国经济的造成的影响,最后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国际"热钱"的不断流入;而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相对受限,这又造成大量"热钱"参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活动.虽然国际"热钱"流入可以活跃股市,肯定投资价值,但同时也会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助长投机活动,长远会威胁金融市场的安全.因此.为了防范"热钱"对股市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外汇管理,审慎对待资本开放,实现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从而限制"热钱"流入我国市场:同时也要加强股市监管.积极引导投资者,从而加强我国股市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雪峰 《北方经贸》2009,(8):101-103
热钱总是偏爱快速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我国自然是热钱流入的热土。热钱的流入必然导致国内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为此,短期内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有效地阻止热钱的流入,长期内建立金融稳定监控和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
高辛幸 《商》2012,(21):94-94
国外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寻求短期利润。即所谓的"热钱"大举涌入中国,而这一现象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尤为明显。据估计,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大概在5000亿到1.75万亿左右。"热钱"的流入更加剧了中国已经存在的通货膨胀。为了减缓"热钱"流入对通货膨胀的加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可能促进"热钱"的流入,同时,减少"热钱"的流入还可能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增长,随之而来是威胁到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我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将对中国"热钱"流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国际热钱是以短期投机来实现保值、增值或纯粹追逐高额利润的国际流动资本.近年来,大规模热钱迅速流入中国,呈现出速度快、渠道多等特征,其无法规避的投机性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风险.我国目前的监管措施远远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对此,本文提出了完善监管和控制国际热钱流入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激增的背后,热钱的流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不论从经常项目和FDI的异常增长,还是从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以及FDI之差都可以看出热钱的影子,而人民币持续升值与中美利率倒挂则为热钱流入提供了坚实的利益动机.热钱流入的渠道主要在货物贸易、FDI以及地下钱庄.热钱流入的规模目前难以准确估计,但是它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较大,我们必须对它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激增的背后,热钱的流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不论从经常项目和FDI的异常增长,还是从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以及FDI之差都可以看出热钱的影子,而人民币持续升值与中美利率倒挂则为热钱流入提供了坚实的利益动机.热钱流入的渠道主要在货物贸易、FDI以及地下钱庄.热钱流入的规模目前难以准确估计,但是它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较大,我们必须对它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中美利差的扩大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愈发强烈吸引了大量的热钱流入我国境内。鉴于热钱对一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破坏性,该文主要借鉴国际热钱管理的经验,探讨如何实行热钱的监管,防止其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阮奇 《浙商》2005,(2):60-61
去年1至10月,浙江个人的外汇流入量超过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流入量。浙江外管局官员的判断是“境外热钱来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热钱的定义出发,阐述了热钱进入我国后的流向。从分析我国宏观基本面的判断、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利率顺差.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价格上涨等方面阐述了热钱流入我国的原因。热钱流入将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加剧资产价格的波动,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诸如建立健全完善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加强对热钱的监管、采取总量对冲策略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条件下,投机资本早已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热钱流入我国,干扰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严重威胁了中国的金融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热钱流入的渠道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对其规模进行了粗略的估算。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热钱管理和防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大规模国际热钱杀回中国。热钱之所以再次回流和西方国家的扩张财政货币刺激方案有关系,但是根本原因还是我国上半年经济回升,人民币预期升值,使热钱流入有利可图。除此之外,中美利差、商务部下放FDI审批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热钱回流。热钱回流引起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削弱了外贸出口增长、不利于吸引外资、外贸企业利润下降。同时政府为围堵热钱出台相关政策也对外贸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防范热钱流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小议热钱     
王魁 《致富时代》2011,(8):85-86
近年来,国际热钱以各种隐蔽方式不断流入国内资本市场。今年二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检测报告》中显示,2003-2010年,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热钱的流入,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和一定的冲击,对热钱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是每个成熟市场不可避免的课题。该文从热钱的概念、特征、流入原因、渠道、危害性、防范等几个方面来讲述热钱。  相似文献   

19.
国际热钱是以短期投机来实现保值、增值或纯粹追逐高额利润的国际流动资本。近年来,大规模热钱迅速流入中国,呈现出速度快、渠道多等特征,其无法规避的投机性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风险。我国目前的监管措施远远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对此,本文提出了完善监管和控制国际热钱流入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向彩芬 《现代商业》2012,(12):32-33
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境内流入的不明用途资本急剧增加。近年来大量热钱流入我国境内,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热钱流入的规模,途径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