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秀梅 《经济师》1999,(6):56-5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难点所在。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一、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规范政企关系,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  相似文献   

2.
刘凝霜 《财经研究》2021,47(12):4-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理顺政企关系.那么,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进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政企关系的建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守夜人"的角色界定,我国在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上是否积累了独特经验?文章基于对国企与民企的综合考察,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了党领导政企关系建构的百年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而提炼了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研究表明:(1)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是推动政企关系演进的主要依据,并使之呈现出革命战争局势下(1921-1949年)以保障生产为主导、工业化战略下(1949-1978年)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市场化改革目标下(1978-2012年)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导、高质量发展主题下(2012年以来)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主导的特征趋势;(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建立健全政企关系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政企关系问题上遵循"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的基本路径,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党—政府与市场—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建构逻辑,有利于推动政企关系健康发展;(4)坚持国企与民企共进发展,充分发挥党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引导和平衡作用,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从1984年底开始,江门市着手改革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并以工业管理机构的改革为突破口,探索新型政企关系。现在,江门市工业管理机构的改革基本完成。建立了新的工业管理机构和政企关系新模式的雏型,工作逐步走上正常运转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肖焰 《生产力研究》2008,(18):128-130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历史及现行措施的分析,认为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关键之处在于企业内部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明确以及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因此,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下一步改革应当是改革政企关系和推动人力资本的市场化运营。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比较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政企关系模式的基础上 ,探索了我国政企关系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政企关系演变的实证逻辑——我国政企分开的三阶段假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本文分析的政企关系限定在政府与国有、公有企业之间的关系。80年代初期,政企分离就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被明确了下来。近20年过去了,政企仍未分离。这并不是政企关系转向分离的目标出了偏差,而是没有理出一条政企关系演变的路径、顺序与进程。哈耶克(Hayek,1969)认为,经济关系的演变并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人们行为的结果。本文以政府与企业行为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两者行为背后的制度安排和调整的分析,提出我国政企关系演变的三阶段假说。政企由合一走向分离可以看成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在新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活动范围的调整、政企关系的改革、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建立。财政作为衔接政府和国有企业关系的中间环节 ,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集中体现在国有资产的管理、国有企业的收益分配和亏损补贴、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这两个中心内容正在广泛深入地进行。改革的主要方面包括计划体制、价格体制、物资供应体制、分配体制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等。经过改革,我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正在发  相似文献   

9.
亲清政企关系是对政企关系内容和政府企业双方处理关系的要求.构建亲清政企关系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地区)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归纳我国政企关系离亲清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存在政府企业两方面的原因:政府执法权运行缺乏透明与监督不力、“官本位”思想与官员评价考核机制不合理、对企业监管与奖惩机制弱化以及与企业权益维护不力相伴的责任意识不强.基于此,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亲清政企关系的要求,构建权力透明运行约束机制和对政府考核的激励约束相客机制、企业依法追求并维护自身权益机制和综合信用评价系统,让新型亲清政企关系落地生根并保持常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正确对待我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建立良好的政府和企业关系是我国企业和政府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从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中得到启示,对我国的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世界政企关系发展的历程,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规范、完善和发展,我国将逐步建立起新型的政企关系,这将会对我国原有的、旧的政企关系形成挑战。新型的政企关系模式从宏观而言是由政府主导型模式向市场主导型模式过渡。但政府和市场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失灵,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基本采取二元机制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在政府形式上反映为有限政府、有效政府模式,而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该体现法治精神,政府依法管理和指导企业,企业依法从事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12.
吕宏 《经济师》1998,(12):10-11
编者按:本文针对当前投资领域政企关系扭曲的情况,分析了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政府作为主要投资人的种种弊端,提出建立新型的政企经济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是新一届政府的五项改革措施之一。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朱基总理明确表示:“...  相似文献   

13.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企关系胡忠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已有了很大改变,但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所要求的政企关系相比,还存在着定位模糊、认识不清等问题.无法承担对经济工作的有效领导。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机构改革看政企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实施已近一年。结合新机构到位并运行一年的情况,考察由本次机构改革带来的政企关系的变化得失,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一、微观意义上的政企关系人们已习惯于把政府所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行为都称之为宏观管理或宏观调控,这是一种错误。其实,政府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的股份制改造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离我们作为目标为之奋斗的现代企业制度还相差甚远。问题的真正症结,还是在政企关系未分清,政企职能未分开上。这确确实实是当前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改革的主攻方向。 作如此的判断,这不仅因为时到今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仍然只是行政性管理部门,还没有真正成为投资公司、投资银行等企业法人,也不仅因为企业的“二个一把手”的任免权仍然抓  相似文献   

16.
国家所有制下“政企分开”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企分开"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的核心是如何解决政企职能不分和理顺政企委托代理关系的问题.结合政企关系变化的实际状况,有必要重新审视国家所有制下"政企分开"所存在的不足及其缺陷,以便对诸多相互关联性的问题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企业开展外源性研发的前提条件是,围绕特定产品或技术形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资源互补的社会网络。企业可调用的网络资源越多,其外源性研发的绩效就越好。政企间的网络联系会影响企业可调用的网络资源,进而影响企业外源性研发的绩效。利用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外源性研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政企间网络联系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将政企间网络联系纳入企业社会网络特征的研究边界,揭示了政企间网络联系对我国企业外源性研发绩效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8.
小型企业的改革方向──股份合作制陈平,朱生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就必须使企业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2007—201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企和政企关系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上市企业表现出明显的融资约束问题。银企关系和政企关系都可以缓解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2)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整体上要低于非国有企业。银企关系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缓解程度不一致,它对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缓解程度要低于非国有企业;政企关系可以降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但较不能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  相似文献   

20.
从渐进改革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渐进改革的宏观角度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制度根源。作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国有银行承担了体制转轨的改革成本,是一种在既定条件下的闪优的制度安排,仅仅限于银行内部的改革而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根本无法求解,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防止新的政策性不良资产的生成,改革的出路在于理顺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要求重新安排政银,政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