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讨论了中国经济“出口导向”问题。基于对出口依赖率和出口结构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并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出口与贸易顺差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一部分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造成的,而这是在中国比较优势基础上微观利益驱动导致的结果;中国当前的关键在扩大内需,但保出口与促内需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问题背后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民工作为一支新兴的劳动大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打破了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企业的短期行为是其直接原因;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新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为避免“民工荒”再次出现,有关方面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待转移和城市“民工荒”问题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出现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分不开.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要妥善解决上述矛盾,应当着重促进农民工素质的提升并且加强农民工的权利保障,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出口的增长除了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之外,还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造成影响,从而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完整地考察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必须同时考虑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按此方法估计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每增长10%,基本上能够推动GDP增长1%。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民工荒”问题为出发点,以民工输出地河北沧州为主要视点,将农民工和农村青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输出地区农民工和农村青年的就业意愿、就业需求情况,从中得出结论和对策,为解决当前形势下的“民工荒”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用工短缺现象,即"民工荒"问题。"民工荒"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工的工资太低。文章从农民工的工资与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的关系角度出发,构建了供小于求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与企业关于工资的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与农民工工资密切联系的各因素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得出双方能否达成协议主要取决于农民工对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的估计,并提出农民工可以通过组建工会集体议价的形式来提高贴现因子以及通过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揭示农民工为其创造的真实价值的建议,从而可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缓解"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出口导向增长假说的检验一直是有关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文献中的热点问题。大量旨在解释各国长期经济增长率之间差异的经验的横截面增长回归结果显示,反映经济开放度的出口占产出的比例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出口导向增长假说似乎得到了证实,但在利用国别时间序列数据对出口导向增长假说的检验却没有获得一致的支持。1978年以后,中国推行开放政策,和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出口的增加导致了国内生产总值的迅速上升。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出口导向性增长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这类代表性的文献有Kwan和Cotsomitis(1991)、Kwan和Kwok(1995)、Jordan Shan和Fiona Sun(1998)、沈程翔(1999)和王坤和张书云(2004)等。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大小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发展我国的经济,成为目前我们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要在千方百计稳定经济的同时,淘汰、清理一批过时的生产力,着眼于扶持一批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危机之后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莞地区在2004年开春时首次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此次"民工荒"持续时间不长,影响范围也较小,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民工荒"的影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至今,它已成为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导致劳动力供求不均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给相关企业带来若干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杜卉 《时代经贸》2011,(10):75-76
提起“民工潮”,估计大家都不会陌生。最早的提法出现在1989年,由于春节铁路客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拥挤状况,因此诸多媒体开始引用这个词——“民工潮”来了。缘何经过20多年发展,“民工潮”已逐渐转变成如今的“民工荒”“民工荒”问题已经成为危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经济法为视角,分析了“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问题,一直是加剧我国社会矛盾,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弊病。如何解决"民工荒"问题是摆在当前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反思的问题。以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来分析出现"民工荒"问题的原因。同时,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企业由过去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产业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民工荒特点与中国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将问题症结归于中国产业发展对低端劳动力需求旺盛导致的结果。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趋向老化的趋势下,解决民工荒唯有进行产业升级。企业在升级过程,一方面提升利润空间,高工资吸引劳动力以缓解民工荒;另一方面,加强自动化,减弱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同时增强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  相似文献   

13.
该文试图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对我国“民工荒”现象进行探讨,利用劳动经济学的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从微观层次找出影响个人劳动供给行为决策的因素,进而运用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从宏观层次分析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以期找出影响农民工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最后,为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和改善“民工荒”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考察2009-2020年RCEP框架下的中国商品出口特征,借助CMS模型分解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构建综合出口竞争力指数并剖析其提升前景。研究显示,中国商品在RCEP域内的出口增长韧性高于域外,产品集中度与市场多样性同步提升;规模需求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主导作用减弱而供给效应增强,竞争力对需求调整的滞后性阻碍了出口增长,上述结论在产品域和国别域分解中依然成立;中国在从需求驱动型向竞争力驱动型的增长模式转变中暴露出结构优化缓慢、内外部市场联动缺失、供需契合度低下等问题;中国对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老五国”以及资本品、中间品的出口竞争力较乐观,能源品和消费品则面临瓶颈。中国应系统研判RCEP税则、培养多元竞争优势等以促进中国商品的高水平“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已是不争的事实,估计短期内仍将持续。要解决“民工荒”的问题,珠三角地区首先要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其二,提高民工工资待遇,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其三,要有制度创新,适度放宽珠三角地区的户口限制;其四,要充分促进本地人的就业,让当地自愿失业和半失业人员转变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7.
民工荒问题困扰着我国企业的发展,但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并没有枯竭,只是有原来的无限供给变为现今的相对有限剩余。由于农民工主体和观念的改变,惠农政策的效果显现等原因,我国出现了民工荒现象。通过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政策可以缓解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存“民工荒”问题的实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元经济发展的框架下,中国经历了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发展过程。从"民工荒"问题入手,探索中国现存"民工荒"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话题。"民工荒"现象与刘易斯拐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刘易斯拐点出现的条件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斯科特的生存伦理视角入手分析当前的民工荒问题,认为生存取向的农民工着眼于预期收入和全年收入的最大化,而不是季节性收入和瞬时收入的最大化,选择在家乡附近或中西部地区就业谋生,而不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东部迁移。要想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转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强农民工失业时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他们进城的准入成本、生活成本和迁徙成本。  相似文献   

20.
葛春苗  徐明 《经济师》2009,(12):267-268,271
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国和浙江省的外贸出口额都持续大幅下降的严峻背景下,义乌小商品的出口形势却保持了连续几个月的逆势增长,这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及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必须冷静看待义乌出口形势的率先回暖,仅凭几个月的统计数据就断言义乌出口形势全面转好仍为时尚早,义乌出口状况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增长任重道远,有待时间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