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界》2008,(1):72-73
SOHO在飞速发展,潘石屹也一直是媒体聚光灯的焦点,但老潘却感觉自己有东西丢了。  相似文献   

2.
申思 《广告大观》2006,(10S):146-147
我一直坚守着这座古城,如同长久以来对某种感情的执着一般。那份感情,源于曾经的那场爱恋,成就了我对广告不变的信仰,我始终相信,那是彼时爱恋给我的伤害背后最大的收获。在这座古城中,还有一个“小城”,第一次来到“小城”的那一年,我并不知道这里便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处于CBD核心区域的“SOHO现代城”。我也不知道,它的主人,就是地产界的风云人物——潘石屹。  相似文献   

3.
走近潘石屹     
王雷 《商业文化》2007,(10):24-25
简单管理、危机公关、建立个人品牌,是其管理经营上的三大利器——一则SOHO中国也递交了上市申请,有望6月份在香港主板挂牌的消息,再次使潘石屹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不久前,《中国企业文化评论》记者去拜访过潘石屹——对公司申请上市这事,他讳莫如深;倒是谈到的一些管理经营之道,颇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4.
尚希 《华商》2012,(8):37-37
眼下。潘石屹欲当“包租公”遭到热议。8月16日,一直因散售模式深受诟病的SOHO中国宣布将告别以往的散售模式,从“开发一销售”转向“开发一自持”。如此转型,意味着SOHO中国将成为北京、上海优质商业物业的最大拥有者,同时还将成为上海外滩上最大的业主。  相似文献   

5.
潘石屹言论     
《品牌》2005,(5):60-60
<正> 在中国房地产业他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强的,但他却是最奇的,商界奇才潘石屹,总是在奇思绝论中,打出一连串奇招怪式。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管做什么行业,只要纯粹就好,人就怕不纯粹。不赚钱的商人是不道德的,不赚钱你就只能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能给员工好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给国家上缴利税,不能给客户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6.
叶檀 《商界》2008,(10)
潘石屹宣布,从9月1日起,SOHO中国旗下项目平均价格上调5%左右。此举遭到希望房价下跌的网民们的围剿。  相似文献   

7.
胡安胜 《理财周刊》2006,(1):98-100
在SOHO中国3个楼层打通的办公室里,明亮巨大的落地窗贪婪地吸纳着阳光并洒满整个办公室。潘石屹位于SOHO现代城的办公室颇为艺术化,扑面而来的是一幅幅后现代风格的大型人物组画。记者走在3个楼层完全打通的巨大空间内,怀疑自己是否来到了某个国外艺术展览馆。画中人用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每个从门口进入的人,让人不由得收拾起都市的浮躁,平静祥和地进入这个颇为艺术化的办公空间。  相似文献   

8.
《三联竞争力》2008,(11):18-18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国内地产商集体为钱发愁的时候,手握95亿元现金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却苦无项目。SOHO中国“一号工程”——前门改造项目进展缓慢,不仅打乱了SOHO中国上市后的部署,更让潘石屹及所属公司成为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9.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在网上通常被称做老潘。作为一名地产商人而拥有如此众多的Fans,可以说前无古人,目前也后无来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潘石屹谜底     
  相似文献   

11.
魏贵芳 《华商》2014,(14):23-27
在中国的地产商中,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无疑是最著名的两个。这不仅因为他们均实力雄厚,更因为他俩都爱在媒体上发表“高见”,当然,还因为他们常常在博客和微博中论战,互相嘲讽,互相攻击,互揭老底。  相似文献   

12.
《三联竞争力》2004,(9):35-35
衡量一个公司是好公司还是坏公司,是有前途的公司还是没有前途的公司,是给社会创造价值还是没给社会创造价值,不能按大小划分,只有好和坏的划分,人们常常说宏观调控的时候,一定要让小房地产商淘汰出局,我说不对,只有谁的资金链条紧,谁给社会创造价值小,就应该淘汰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商人》2020,(4):14-15
尽管没有承认有关黑石私有化的传闻,但潘石屹和SOHO中国确实"有动作"。3月11日傍晚,SOHO中国发布公告,确认公司在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早前有消息称,黑石集团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交易价值40亿美元。若这次私有化成功,SOHO中国这一上市平台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郑伟建 《中国工商》2002,(5):144-151
他做生意不说,不看,只是闭着眼睛去安静地想,他是快乐的猪,不是痛苦的哲学家,他的商海生涯被他称为是一个“寻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伯倩 《三联竞争力》2007,64(7):38-41
在地产圈内.潘石屹是秀场上的名角。在群众的眼中.他是“反派角色”.但不招人恨。这不仅因为他是温和方式.更在于他高超的演技.温柔地呵护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6.
潘石屹     
《三联竞争力》2009,(7):34-35
星评 能扮演月己的人 地产与IT是中国企业家明星最扎堆儿的两大行业,而且地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王石登山,任志强放炮,冯仑写书,地产明星们的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与潘石屹相比,都稍逊风骚。  相似文献   

17.
他从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促进产品销售的机会,甚至可以利用别人对他的批判“草船借箭”式地宣传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三联竞争力》2009,93(12):23-23
在自己开发的小区里遭遇停电和挨冻危机,业主兼开发商潘石屹的这一尴尬境地,堪称中国式物业难题的最高境界。这是潘石屹后悔,无奈?还是借题发挥,另有图谋?一时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潘石屹 《商界》2008,(2):47-47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公司不断扩充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东西。我觉得丢掉最多的,就是自我。  相似文献   

20.
张翼 《广告大观》2009,(10):151-152
博客被认为是新兴的自在媒体,是一种强调个人权利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与大众媒体不同的是,博客没有把关人,传播的自由度更高,博客因“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等特点深受网民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