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行保险是目前国际上盛行的保险销售渠道,尤其是在寿险领域中成效显著。通过分析银行保险在寿险领域中的发展状况,研究了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特征与趋势,以及影响银行保险在寿险领域中发展的相关因素。本文认为,我国保险公司在开展银行保险方面,应首先保证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同时依据现阶段的政策环境,顺应银行与客户的需求,开发新型的银保寿险产品。  相似文献   

2.
国外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保险是目前国际上盛行的保险销售渠道,尤其是在寿险领域中成效显著。通过分析银行保险在寿险领域中的发展状况,研究了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特征与趋势,以及影响银行保险在寿险领域中发展的相关因素。本文认为,我国保险公司在开展银行保险方面,应首先保证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同时依据现阶段的政策环境,顺应银行与客户的需求,开发新型的银保寿险产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员工面临的生命健康等人身风险以及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针对中小企业的寿险产品供给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员工人身风险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寿险产品,保险公司需要对中小企业寿险产品的创新发展进行理论和现实基础的研究,并在创新过程中综合考虑人力资本、国家政策等因素,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员工生命健康风险管理需求的保障型产品,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来随着我国股市的低迷,经营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保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发展分析入手,进一步认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自主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3年以来,寿险短期高现金价值产品热销,呈现以下特点:产品多样化,有分红险也有万能险;销售主体增多,新老公司纷纷参与;产品销售由银保渠道扩展到保险营销渠道;持续销量越来越大,热销愈演愈烈。引起了业界多方关注。短期高现金价值产品热销的原因一、保险公司有需求一是究其恨源,是对现金流的追逐。寿险业务的巨大现金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在新型寿险产品大量销售与银保渠道开发情况下,寿险行业资金融通的优势更加凸显,市场主体快速增加,投资型业务快速发展,行业资金规模和流动速度不断上升,寿险公司在原有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发展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涛 《中国金融》2000,(6):40-41,43
一、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特点随着世界寿险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和投保人需求的变化,欧美一些国家在寿险展业的长期实践中,开发出了新的保险品种———投资连结保险。这是一种融保险保障和投资理财为一体的新型保险产品,它既有传统人寿保险的保障功能,又可以用保费进行投资。这种保险产品有助于保险公司防范和化解利差损失,实现良性经营运作,其保险保障风险和费用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投资风险则完全由投保人承担。传统的寿险产品通常包括非分红产品和分红产品。非分红产品的特点是:对投保人的保险利益保证不变,并由保险公司承担全部风险,但保…  相似文献   

7.
王宇 《西安金融》2003,(10):39-40
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出现了腾飞式发展,一些股份制、民营的保险公司开始出现,国外的大型保险公司通过合资方式相继进入中国。同时国有大保险公司也不甘落后,加快了改革步伐。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这使得公众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大增,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需要一定的知识。笔者以为在选择保险时,应该考虑下面的一些因素。一、主合同的选择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的寿险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传统寿险产品和投资型寿险产品,其中投资型寿险目前主要有投资连接保险和分红保险。传统寿险和投资型寿险都提供基本的保…  相似文献   

8.
由于保险公司经营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的业绩不够理想,保险公司普遍缺乏供给意愿,并导致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市场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尽管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在销售数量达到一个较大规模后,可以降低单位成本进而有望实现规模效应,但是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供给的社会收益得不到补偿,因此供给不足是保险公司作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为此,在政府给予保险公司的社会效应补偿的同时,要实现保险公司的非寿险产品的供给效率,保险公司还应当从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解决当前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寿险业已完成了从保障型产品向投资型产品的转变,但其中的发展过程却非一帆风顺。本文选取了几个主要影响投资型寿险产品发展的因素,通过对中、美、英三国具体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2001-2005年和美国2000-2002年及英国2000-2003年的宏观经济环境相似,但英、美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高的结论,并提出我国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占比不能过高,投资型产品不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而应选择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及一些省会城市,针对中高收入阶层加大推广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近年来河北省寿险产品发展概况 (一)河北省寿险产品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社会公众投资意识提高,对资金保值增值需求增加,寿险新型产品得到迅速发展,种类和形式不断丰富。2011年,人身保险业务累计528.91亿元,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寿险市场新型寿险产品是指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分红保险,以及中国保监会认定的其它产品.自从新型寿险产品推向市场以来,已成为各公司保费规模新的增长点,有的公司新型产品的保费收入已经占到了新单保费收入的80%.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各家保险公司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销售的新手段和新措施,但对新型保险产品的风险防范却有所忽视.一些问题随着新型保险产品的热销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投资、分红型寿险新产品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热销产品。但新型寿险产品与传统寿险产品有很大不同。发展寿险新品种必须具备相8应的条件。而我国寿险业产品推新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否则,将影响我国寿附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寿险产品结构分析(一)我国寿险产品结构。一是传统寿险产品基本保持稳步增长。传统寿险产品具有保险金额固定、保费固定、收益预定以及注重保障等特点,能满足广大居民最基本的保险需求。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和寿险公司营销能力的增强,传统寿险产品的销售保持了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增额终身寿险是在传统终身寿险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一种新型普通终身寿险,其产品特色既明显区别于普通终身寿险,也不同于附加了投资分红功能的投资型终身寿险。该类产品在2013年被引入中国内地保险市场后并未立即受到市场“热捧”,而是在部分中小型保险公司“低调蛰伏”发展多年。  相似文献   

15.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人寿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为切入点,分析了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从企业微观和宏观因素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对不同寿险产品保费收入的影响。寿险公司本科员工比例对个人普通寿险产品保费收入有较大影响,大专及以下员工占比对个人分红寿险产品保费收入有较大影响,公司严格控制资产负债风险可以显著提高各种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金融发展水平对个人分红型寿险有较大的影响,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对保费收入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当人们对通货膨胀持悲观预期时,有利于提升寿险个人业务保费收入。  相似文献   

17.
产品结构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保险监管部门进行的2008~2009年的业务结构调整工作主基调是降低新型寿险业务占比,注重传统寿险和意健险的发展等人身险业务结构的优化,未涉及到非寿险与寿险占比日益失衡的现实。企业会计准则将原保险合同分为寿险和非寿险进行核算,但是实务中,保险业界和学术界很少谈及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保险》2006,(11):5-7
1、制定并实行《上海市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产品服务承诺》的背景和意义?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提升保险业社会公信力,增强广大消费者信心,确保我市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业务能够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经全行业充分协商,决定实行《上海市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产品服  相似文献   

19.
寿险资金投资渠道能否得到拓宽已关系到我国寿险业的长远发展,参照国际保险的发展经验,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是寿险公司盈利、竞争力和偿付能力的重要源泉,尽管现在已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渠道,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基金种类显然无法满足寿险资金的投资需求,尤其是与寿险投资连接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适应的基金品种更为缺乏,本文拟构想一种拓宽寿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方案-专业寿险投资基金,为寿险投资运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产品创新是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生命线。我国寿险业引进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保险和万能产品等新型产品后,促进了业务的快速发展。非寿险业也可借鉴寿险业发展的经验,大力进行产品创新。本文分析了福建省财产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非寿险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