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德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阐述了政府部门和矿业公会各自职责、相互关系及其监管特点;从标准层次和标准制定与管理两个方面,介绍了德国矿山安全健康标准体系,揭示了德国矿山安全健康标准体系的特征;为我国矿山安全健康管理与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2月26日,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发布了11项联盟标准,主要包含节能子体系与清洁生产子体系。该联盟标准参考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国际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安全标准和联盟成员企业标准,其中产品的机械物理、化学性能等重点指标紧跟国际最新标准要求。这体现了产业对产品安全标准的迫切需求,将有力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26日,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发布了11项联盟标准,主要包含节能子体系与清洁生产子体系。该联盟标准参考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国际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安全标准和联盟成员企业标准,其中产品的机械物理、化学性能等重点指标紧跟国际最新标准要求。这体现了产业对产品安全标准的迫切需求,将有力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领先性能源与环境设计评估体系(LEED^TM)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推出的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以下简称LEED)。该标准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部可度量、具体化的市场解决方案。被认为是设计、建造和认证世界最绿色、最好建筑的前沿性评价体系。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和《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均借鉴了其中的内容。LEED所体现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互动关系,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暖通给排水专业是我国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将根据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设计的标准体系,和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现状,深入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和其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有效并合理控制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超 《价值工程》2012,31(3):42
美国建筑健康管理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本文重点分析建筑标准体系的供应体制、构成特点以及健康理念的体现方式,这对我国建筑健康管理具有极大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筑供暖和供水消耗的能源占德国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德国十分重视建筑设施的节能,并采取了许多卓有成交的措施。目前德国的建筑节能体系、节能技术在欧洲以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研究标准的构成,旨在揭示标准体系是否在质和量的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以便从宏观上不断建立和健全我国的标准体系,使其具有高度的完整性、最佳的协调性、较高的先进性、最大的适应性和适当的比例。 日本、法国、美国、德国、英国等5个工业发达国家标准都处于长期持续、稳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6,(16):76-78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各种评价标准和体系也相继出炉。文章通过阅读大量的海内外文献及相关网站,首先,总结了中国绿色建筑30年发展进程,进而从评价指标、评价权重、评价等级三个方面将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国外几个比较著名的评估体系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最后,给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缺乏与我国经济环境相适应、与建筑行业特点相适应的业绩评价体系是造成国有建筑企业激励不足、运行效率低的直接原因;构建以EVA为导向、适合现阶段国有建筑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而设计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各层次的评价侧重点和评价指标内涵应随着企业委托代理层次关系不同而有所变化,评价标准应以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相结合,并对具有行业特色的重要项目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开彦 《北京房地产》2009,(4):102-105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建筑节能体系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建筑节能技术更是独具特色。本期会客厅将诚邀各位赴德嘉宾对德国建筑节能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进行详细的评析和对比,以汲取有益于中国节能建筑发展的养分,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思考中国绿色节能建筑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张鼎祖 《会计之友》2006,(15):59-60
笔者认为,缺乏与我国经济环境相适应、与建筑行业特点相适应的业绩评价体系是造成国有建筑企业激励不足、运行效率低的直接原因;构建以EVA为导向、适合现阶段国有建筑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而设计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各层次的评价侧重点和评价指标内涵应随着企业委托代理层次关系不同而有所变化,评价标准应以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相结合,并对具有行业特色的重要项目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是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模式。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波兰、德国等建立起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包括专业性认证机构、规范的认证程序、健全的认证标准体系等。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认证制度,在评估主体、程序、标准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HDU)和部分德国企业的实际考察.本文对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及教学体系做一简要介绍,并将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我国的职业教育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对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与教学体系建设的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5.
叶凤平 《活力》2013,(24):78-78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筑节能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在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对推动我国在建筑领域内节能工作的进展,推广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及其结构体系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进行,医疗保险体系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纵观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其中德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与我国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本文介绍了德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与我国作比较,为我国的医改获取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开发》2016,(13):9-11
现阶段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BREEAM,LEED,CASBEE,DGNB以及新加坡Green Mark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国外标准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德国能源匮乏,石油几乎100%依赖进口,天然气80%依赖进口。节约能源是德国政府能源开发利用的一贯政策,一直以来,联邦政府通过信息咨询、政策法规和资金扶持等多种手段,调动个人和企业节能的积极性。在德国,消费者在购买或租赁房屋时,建筑开发商必须出具一份“能耗证明”,告诉消费者这个住宅每年的能耗,主要包括供暖、通风和热水供应。这得益于2002年2月生效的德国《能源节约法》。按照新法规,新建筑的允许能耗要比2002年前的能耗水平下降30%左右。而早在1978年,德国就修改过一次建筑节能标准,使得其后建设的建筑能耗比老建筑减少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郭政 《上海质量》2013,(10):22-26
引言 德国是一个崇尚严谨的国家,标准在工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德国,标准不仅仅是一套技术规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个战略体系,一项国家战略。在重大的国家级规划中,总能发现标准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正>绿色博览建筑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博览建筑。过去的十年,我国的绿色建筑实现了从无到有且规模化推广的飞速发展,在绿色建筑标识数量、标准体系、组织机构、政策法规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