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经济的不断增长会不断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变,而产业结构的变迁会导致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这已经被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事实不断证明。本文在深入分析西藏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藏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贯通对西藏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发展模式是以中央财政补贴为保障的典型的输入型模式.青藏铁路的贯通对于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和重大的影响且会在经济流、物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等方面有非常重大的转变.西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的开通将使西藏的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旅游人口将成倍增加;同时,人口收入和人口素质也将大幅提高,对人口分布、就业及城市化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政府应抓住机遇,修订若干人口发展的评估指标,增加对西藏人口发展的政府专项投入,建立西藏人口发展援助基金制度,启动内地帮助西藏做好人口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西藏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及对我国节能减排的促进性。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以期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契合我国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5.
从两个角度考虑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度量: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H);三次产业中各增加值比重变化与就业人数比重变化,以此定义一个产业结构优化度(RO).选取金融服务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M2/GDP比率两个指标,分别建立对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贡献模型及间接贡献模型.模型结果得出:金融服务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每变化1个单位,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将同向变化1.366个单位;金融相关比率每变化1个单位,产业结构优化度将反向(最优优化度方向)变化0.624个单位,当金融相关比率达到2.5时,产业结构达到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协同集聚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影响。(2)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在中、西部为促进作用,在东部呈抑制效应;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非线性影响存在于东、中部地区,在西部为负效应,说明要素拥塞和“路径锁定”效应存在。(3)交通运输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合理化水平提升,科学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高级化有促进作用。(4)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在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影响中具有相反作用,前者为正,后者为负,工资水平和政府支出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而高级化则受市场化程度、消费水平、净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常来说,经济增长与工资水平提高是呈正相关关系的,经济高速增长产生的收入效应会使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却是:经济高速增长与低工资水平同时存在。通过从资本形成率与消费率失调、就业规模扩大、“三农”问题以及工资谈判机制不健全等角度分析我国低工资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工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制度与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地处中原的人口大省,在经济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如何适应我国新金融体系格局的变化发展经济,提高综合省力,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本课题拟立足于此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三次产业生产商品或服务提供中间投入,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并且一般通过产业先导效应、同步效应及关联效应来促进社会就业增长.近年来,广西贵港市加快发展以交通邮政业、金融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促使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吸纳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此过程中还存在行业空缺、行业就业效应差异大等问题.建议分类制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促进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开展重点招商工作,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空缺;充分依托产业园区平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联动发展;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完善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以国有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断发展,走向成熟。个体私营经济从被视为社会主义的“补充”,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不难看出,个体私营经济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不断壮大的。根据权威资料显示,1994—2000年期间,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由全国的4424.02万人已增加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业FDI迅速增长,逐渐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使用1997—200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于服务业FDI对北京市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北京市服务业FDI与服务业增长、服务业比重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黑龙江省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可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失衡的问题严重。构建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在黑龙江省,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处在三次产业的最末位,因此,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势在必行,而找准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就是其中的关键。黑龙江省应该加快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发展、优先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旅游业尤其是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对航空、造纸、园区开发、房地产、通信运营、通信设备等行业构成利好,但除了航空行业外,对其他行业的利好程度不高,而对钢铁、视听器材、石油开采、纺织服装、元件等行业有一定的利空。  相似文献   

14.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工业智能化将对社会生产产生颠覆性影响。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断收紧的当下,世界主要国家不断加大智能生产设备研发投入,旨在通过智能革命实现经济新一轮跃升。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加速推动工业智能化改造是快速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转型,抢占经济发展先机,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途径。在综合梳理工业智能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工业智能化引致的生产效率、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出发,系统梳理工业智能化相关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工业智能化相关研究的不足,并进一步分析该领域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也是我国一项重大税制改革,本文基于北京、广东、辽宁、内蒙古四个地区的试点情况,分析了"营改增"试点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本文分析辽宁盘锦市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中国省级对外贸易数据和海关数据以及交通数据,从基本的贸易引力模型出发,对出口贸易和交通设施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质量公路与以其他公路(低质量公路)之间的贸易流量的距离弹性的差异在0.26~0.70之间。对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内生性问题,使用1958年的铁路里程数据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了处理。作为稳健性检验,分析了一级、二级公路的发展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表明,修建高速公路可以促进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电信产品进口的定量分析与预测 为了研究电信产品的进口规模,以及进口产品对国内相关产品生产的影响等,首先要确定影响我国电信设备进口的主要因素.在本文建立的模型中,主要考虑电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国外产品的相对竞争力、以及电信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等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及其缩减指数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电信产品的进口价格指数、各种电信产品的进口平均关税数据由中国海关编制的<贸易统计指数和海关税制>数据加工整理得到.拟合中的时间段选用1989年~1999年,其中1999年数据用于进行外推检验.  相似文献   

19.
利用我国276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所得结果均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可信性;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要素供给的直接效应、就业岗位创造和技术创新驱动的间接效应,且这一因果关系在东部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服务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城市表现更为突出;人力资本高级化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高级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正向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20.
广西服务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金融业欠发达等问题,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大力发展金融业和扩展融资渠道、构建区域金融体系,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