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社会进入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新时代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最具价值和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物质资源,而是信息和技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监督机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强化财务监督职能促进国企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改革的方向.然而,由于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长期在旧的经济体制下运行,国有企业的管理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解放出来,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财务监督职能弱化问题,是目前导致企业亏损和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阻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及和谐运转的主要问题.因此,要促进国有大型企业和谐发展,就必须强化财务监督职能,着力解决财务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已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公司结构尚不十分健全,运行也不够规范,存在着董事会“空壳”监事会职权不明确等现象。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可归结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及财务监督被架空。因此,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就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架构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强化国有资产监督…  相似文献   

4.
张英明 《会计之友》2001,(11):14-15
为了解决国企出资人缺位、财务监督被架空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包括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和稽察特派员制在内的各种措施,旨在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然而,这些措施是否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否能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监督、有效地维护所有权益?下面就对此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约束机制,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稳定有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有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国有企业审计陈宋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指明这是今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适应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约束机制,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稳定有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有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已使古老的中华大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国有企业通过内部配套改革也出现了蓬勃生机。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活力仍然难以显现,难以摆脱干预。那么,当务之急是什么呢?改国有企业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答案。本文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相互作用"方面作些粗浅的探讨。思考之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切合实际,有自己的特色。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其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是《决定》中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中把内部审计监督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决定了内部审计监督的突出地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中规定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使加强和改善内部审计监督成为企业…  相似文献   

10.
舒奇 《财会月刊》2006,(7):21-22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约束机制,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稳定有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有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一些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集团企业,在强调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权益被侵蚀,违法违纪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产生及蔓延,不仅是导致国有企业严重亏损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重要因素,而且还使国有企业本身以摆脱困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层次改革举步艰难。无疑,在取消了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情况下,在国务院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稽察  相似文献   

12.
职业企业家的产生机制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政  黄群慧 《经济界》2003,(6):51-56
职业企业家的产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没有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的分离、职业企业家阶层的产生,也就没有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无疑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涉及到许多旧体制和企业自身的深层问题,本文仅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等有关问题进行简单探讨。因为推进企业改革,不能撇开投资体制改革,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投资体制改革积极配合企业改革,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否则就可能走更多的弯路。过去,我国实行的是以传统的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国有企业也均由政府投资形成。其简单程序是:先由政府投资筹建项目.项目竣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指出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在国有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股份制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来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是深远的,但难度也是很大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像以前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也有别于经营机制的转换,它强调的是制度创新,要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进行经济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时刻注意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省委、省政府决定向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派驻监事会,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现结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举措。按着《条例》第三条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  相似文献   

17.
蒋黔贵 《河北企业》2002,(10):11-12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上市公司不仅在组织形式上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而且在制度建设上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重组上市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辉 《现代企业》2000,(2):37-3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是相统一的。但是,目前有的地方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削弱;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有人否定企业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主张党组织应退出企业;有人以西方没有“老三会”来竭力排挤企业党组织,使企业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这表明,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徐融 《基建优化》2000,21(2):26-2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中,企业如何从战略管理的高度重新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培育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谭安萍 《企业经济》2007,(5):175-177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怎样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现实表明,这一制度创新推进并不理想。本文从论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阐述现代企业和公司治理结构内涵入手,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