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志刚 《中国经贸》2012,(10):280-280
随着当前人们对各种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大,审计制度的完善成为当前社会健康良好发展的关键。建立企业型政府、实现政府再造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当前政府审计制度完善的主要手段和措施。随着企业型政府概念的提出,当前各种政府部门和管理者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变化,企业型政府是推动当前政府部门进行创新和改革的关键,是提高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权利和义务运行的关键。本文就当前政府审计工作的监理策略进行分析,对企业型政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各种f.-j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金融在当前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现阶段科技金融创新工作,重视对金融风险的分析与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成因,并总结了几点有效建议,助力金融机构在当前科技金融背景下的创新应用,以供借鉴分析。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正第一,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第二,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第三,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第四,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第五,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受到短期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表现为2008年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和当前的欧洲债务危机作用,全球经济不景气。矿业行业与短期宏观经济波动具有高度强相关性,海外矿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当前表现出超低位的状态,而且当前的趋势还是不明朗。文章的观点是当前的矿业行业不景气主要是受当前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而不是未来二三十年的工业化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完成后出现的矿业资源产业进入平台期的作用,所以在退出时机的选择中需要监控短期宏观经济波动来选择适当的财务投资。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当前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现状,借鉴国外医学伦理学教育特点,着重阐述了当前国外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育培养模式,并对当前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育做出正确的判断,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当前的信息化科技不断提升,我国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数据科学的关注度越来越提高,也为当前的供应链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创新,因此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的日常管理。当前的互联网以及信息化发展已经将数据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职能领域中,因此,是否对于大数据进行合理的运用,成为当前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就从数据类型、数据质量、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张帆 《中国集体经济》2021,(15):162-163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和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逐步提升企业职工幸福感,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针对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社保基金征缴的特殊性及难点,如何破解建筑施工企业社保基金征缴难题,发挥社保基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平衡器作用,成为当前做好施工企业社保基金征缴的关键。基于此,文章从当前施工企业社保基金征缴难的成因着手,结合当前社保基金征缴政策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飨众同仁。  相似文献   

8.
孟霞 《中国经贸》2012,(14):241-241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企业内部会计认识的不断增加,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是当前各个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点。文章从加强和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入手分析,针对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分析与处理,提出了优化健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旨在为当前企业的合理发展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旨在为建立良好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苏科技信息》2019,(32):29-31
文章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用智能化方法来解决当前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根据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的情况,列举并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智能化角度着眼,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及各单位间的后勤保障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丽萍  于伸 《发展》2012,(2):98-100
当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为了满足当前老龄化社会的需求,适老住宅作为一种新的住宅应变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老龄化社会现状的分析,总结当前养老机构的种类及特征,提出建设适老住宅的必要性,并从适老住宅现存问题及设计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适老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使财务人员能够更加轻松灵活地完成会计工作。但同时它也对传统的财务岗位产生了冲击,替代了部分财务人员原来的工作。面对财务机器人的冲击,财务人员必须适应科技发展的脚步,观念、知识和技能需从传统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此,本文从财务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财务智能化冲击的方法,以期促进财务人员从业能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各国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处于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中。由于国内外学者已经具体介绍了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及其内容,并对国内外相关准则作了详细比较,但对我国海峡两岸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尤其是与新准则)的比较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试图从海峡两岸金融工具会计准则(CAS22、CAS23、CAS24、CAS37与TAS33、TAS34、TAS36)的系统比较入手,包括总体比较和具体比较,明了我国海峡两岸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差异,从而在比较的基础上加深对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理解,并对海峡两岸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越来越重要。当前只有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运行机制,才能提升国有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为企业全面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运行体系建设要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及相关问题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替代了旧会计准则中的短期投资,相应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主要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及相关纳税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的争论从其诞生至今就一直没有平息过,从被寄予很大希望到被冠以"金融危机的帮凶",公允价值饱受质疑。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实务中都运用了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区别和联系。文章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两大会计分支角度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运用等方面进行辨析,分析其应用异同及其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中谨慎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的背景,将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与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并结合了"美的电器"2008年批露的2007年度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核算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实施MRPⅡ的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会计核算由于采用分期核算、汇总结算等方法 ,致使按会计核算时间制定的企业财务策略很难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因此 ,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企业的财务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杨俊旭 《华东经济管理》2000,14(4):80-81,21
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及其蕴涵的巨大风险 ,要求财务会计将其作为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适当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在衍生金融工具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应考虑交易性质及交易方式的不同及财务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能适应企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提高中小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优化配置会计资源。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 an experiment to examine how qualifying an income‐decreasing accounting change in years of strong financial performance affects financial report users' assessments of strategic reporting, current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future financial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We find that without the qualification, users viewed the income‐decreasing accounting change as relatively nonstrategic and that user assessments of current and future performance were not differen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qualification, users believed that the accounting change was relatively strategic, and they discounted the income effect of the accounting change. We find further that their assessments of future performance were below their assessments of current performance but no different from the assessments of future performance in the absence of the qualification. Although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udit qualifications encourage users to be skeptical of income‐decreasing accounting changes,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they impos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n management in terms of lower assessment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