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一体化的融合与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学界也提出"一带一盟"的对接思路,俄罗斯在二者的发展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力,并且对俄罗斯本身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俄罗斯学者的视角来审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一体化对俄罗斯的发展契机,俄罗斯专家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绝不只是一个确保中国商品供往欧洲的货运物流倡议。这是一个推动中亚等国家快速发展的综合项目,且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发展进程,同时对整个亚太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资讯     
今年上半年中国物流增速同比下降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物流运行仍保持较快增长。但与上年较高增速相比,社会物流总规模增长呈现减缓趋势,物流成本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也有所放慢。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国社会物流  相似文献   

3.
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特别是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更需要二者的联动与协同发展。本文以珠三角货运周转量等指标内容作为衡量珠三角物流发展水平指标,选取相关统计数据,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Granger等检验方法,对珠三角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定量分析评价二者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则是西部地区趁势而起的动力引擎。因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一般系统理论,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定量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进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利用科技创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的耦合性基础将更好于西南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契机,继续打好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根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浙江省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年度经济数据,时浙江省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物流周转量、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物流业产值的不断增加;但现代物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应进一步寻求物流产业的整合集聚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有效评价城市物流效率是科学配置和规划城市物流资源的基础。选取2004-2013年我国物流总产值作为研究样本,以等级公路里程、固定资产投资和物流从业人数作为输入指标,以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作为输出指标,构建我国物流业的效率评价模型,对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近年来,公司的整体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物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有待提高。最后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熊怡 《重庆与世界》2016,(25):26-29
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在重庆布局的开放体系中,向西有“渝新欧”大通道,向东有长江“黄金水道”,向南则有今年4月打通的重庆-东盟国际公路联运物流大通道。重庆东盟公路班车的开通,标志着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口岸城市又添一条国际化物流大通道,重庆南向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公路货运通道全面贯通。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在重庆布局的开放体系中,向西有"渝新欧"大通道,向东有长江"黄金水道",向南则有今年4月打通的重庆—东盟国际公路联运物流大通道。重庆东盟公路班车的开通,标志着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口岸城市又添一条国际化物流大通道,重庆南向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公路货运通道全面贯通。  相似文献   

9.
王仁  刘钰翔 《发展》2014,(12):67-68
正在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甘肃应选择特色优势产业,追求边际效益最大化,布好关键子,下好先手棋,加快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五国的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抢占优势领域的先机。一、对中亚五国相关产业及需求分析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  相似文献   

10.
一、追求卓越是玉柴物流发展的动力 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玉柴集团下属的子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从原来只有几十辆普通货运汽车的运输车队(企业物流)发展到如今拥有平板车、箱式车、集装箱车、冷藏车等各种货运汽车6400多辆,年货运量2000多万吨,年货运周转量为62亿吨公里,形成了具有玉柴自身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1.
翟今 《中国经贸》2016,(19):84-84
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本身就属于贯通中亚大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构想,而如果能够实现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顺利对接,欧亚区域的共同发展就将得到新的合力与引擎,为此本文就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进行了具体研究。这一研究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原则与路径选择领域。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成都、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重庆、天津、青岛8市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动力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动力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单位生产产值派生的货运量、物流企业数、物流从业人员、单位从业人员创造的物流增加值,并提出了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东欧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欧盟、俄罗斯、中东欧国家内部以及中亚,对中国—中东欧经济合作在安全、能源、资金与技术、市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提出在强调二者战略关联性的基础上,注重协调化、制度化、便利化和互补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是从东亚开始,途经中亚、西亚联结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在世界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丝绸之路已经由古代最初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演变成为一条东西方文明之间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被认为是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契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并不只是单一的经济问题,丝绸之路的饮食文化传播同样处在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系统调查丝绸之路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总结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通过区域整合、深度开发、提升饮食文化传播力从而带动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时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而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经济带上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的甘肃省作为样本,利用2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相关方法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与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旅游业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加入WTO三年来,在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外开放更加扩大的背景下,中国物流业进入了加速发展期。来自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表明,反映物流需求规模的全社会物流货物总值已从2001年的19.5万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38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30%,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反映物流业社会贡献的物流业增加值也从2001年的6634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8459亿元,增长27%,年均增幅达9%。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国家21世纪能源基地,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中亚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区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西北地区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这不仅不利于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也对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率,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在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通过DEA分析技术和Malmquist指数,对西北五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改造后的C-D生产函数,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西北五省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中亚之行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天津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如何借助国家新的对外开放战略机遇期来加快发展,成为天津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给天津外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专家预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对外开放前沿与经济增长极。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突破了传统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于对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考虑,全国30多个省市积极筹建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特别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更是掀起了新一轮中亚金融中心建设的热议。究竟什么样的城市具有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现状的梳理及对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认为经济实力、金融集聚、地理位置及政府支持是促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最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乌鲁木齐与西安的比较分析,认为乌鲁木齐更具有建设中亚金融中心的综合优势。为此,乌鲁木齐应利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建立中亚融资中心、中亚清算中心、中亚金融市场中心和中亚外汇交易中心来实现乌鲁木齐中亚金融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核心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要冲,是连接东西向和南北向丝路的战略节点,既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之一,也是大国力量的激烈博弈区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交叉辐射区;既是能源与资源的富集区,也是公认的全球经济的塌陷区、国际安全的动荡区和破碎区,同时又是多重地区机制的重叠区。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的规划下,中亚可望成为中国新国际主义原则实施的首要地区以及探索新大陆主义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试验区、示范区和前期成果的展示区。目前,中亚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心态复杂,喜忧参半,一方面在官方层面积极回应与对接,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又担心对中国形成经济依赖,害怕中国将来会干涉中亚政治与安全事务。此外,俄、美等其他利益攸关方的中亚政策也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顺利推进产生影响。缘此,中国既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秉持奋发有为、积极塑造的方针,又要对中亚地区的内外挑战有充分的评估,并以多方合意的路径循序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