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7月22日,中国南汽集团成功竞购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历时甚久的上汽、南汽罗孚竞购战就此结束。中国汽车业的并购重组从未像今天这样热烈,本土汽车企业希望借此扩大规模、获取优质资产、打造强势品牌的愿望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跨国汽车巨头中国布局的初步完成已将国际化竞争引到了中国本土.本土汽车企业突围在即。在这新一轮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能利用并购占据先机?还有没有可能打造出强势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全球采购的机遇.促使中国成为全球零部件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罗兰·贝格公司的专家根据全球经验从三个方面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增长的放缓、价格的下降、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新车型的层出不穷,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正愈加趋于白热化,优胜劣汰的过程也在加速。在“熊市”和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汽车企业如何成功?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长期行业观察,总结出成功企业的四个核心要素:研制出中国消费者心仪的汽车、提供出色的品牌体验、建立有效的经销商网络、降低成本。而麦肯锡公司的专  相似文献   

3.
孙健 《中国企业家》2005,(23):100-102
中国汽车企业可以通过全球化来克服弱点以发展自主品牌和扩大生产规模,而走向全球化最核心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全球化作为未来世界第二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所有成规模的汽车整车或零部件公司都已进入了中国。然而,中国汽车企业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地位目前与其所处的市场是很不相称的。中国汽车企业的整车产品刚刚开始有规模地进入市场,中国的企业和品牌还远未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作为未来的汽车大国,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全球化汽车企业,而中国汽车企业也需要利用全球化来实现规模增长和品牌/技  相似文献   

4.
《江苏企业管理》2009,(4):27-27
美国汽车业多位知名人士日前表示,当前经济危机给中国汽车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各大汽车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获胜,就必须在中国市场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5.
走自主之路 创民族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整个汽车业都在谈论自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我们采取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产品主要采用外国汽车品牌和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逐步发展成熟,乃至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但我们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的自主品牌虽然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向榜样学习     
雷霆生 《经营者》2013,(4):135-139
从客户购买、低成本汽车、产品组合和综合竞争力四个维度的榜样案例中,中国自主品牌可以学到什么?我们是一家独立着眼于未来汽车工业技术和市场咨询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业务范围遍布欧洲、南美和亚洲。另外,在日本东京设有分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我们在技术与经济各个领域,协助汽车制造企业,从产品定位、产品开发到制造工程,来探寻未来市场趋势。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的主办方要我研究一下中国汽车业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入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关税减让以及逐步减少配额、许可证一类的非关税保护措施,为汽车进口创造了条件。汽车维修业作为汽车工业的派生行业,无疑将随着汽车进出口的增加而繁荣。根据国外的实践,一个汽车制造工人将会带来7个后续的汽车维护、保养、清洗等工作职位。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扩大,将带来一个庞大的汽车售后市场,这一市场同样成为全球汽车业关注的焦点。中国汽车维修业也将迎接挑战:外资进入中国汽车维修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管理人才将存在很大的危机,外商高薪聘请,我们的技术尖子难免流失;市场份额将会重…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制造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传统营销理念受到冲击,现代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和挑战。服务营销理念在中国市场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特别在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中,管理人员对该服务所能带来的增值理念意识不足,尚处于认可、接受过程中。笔者发现服务营销在中国汽车装配系统的成功方法,改善服务营销在中国汽车装配系统的现状,来提高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线的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生产力。同时,也为进口工业装配系统在中国汽车制造市场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营销手段及理论。  相似文献   

9.
白柯 《中国企业家》2005,(23):103-104
相对于前两年的高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在2004年、2005年滑入“熊市”。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能走出“熊市”?在这样的市场中如何获胜?波士顿咨询公司根据观察,总结出了成功企业的四个核心要素:开发出中国消费者心仪的汽车、提供出色的品牌体验、建立有效的经销商网络、降低成本。本刊就此采访了该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汽车专项领导人林杰敏。  相似文献   

10.
编辑指引7月22日,中国南汽集团成功竞购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历时甚久的上汽、南汽罗孚竞购战就此结束。中国汽车业的并购重组从未像今天这样热烈,本土汽车企业希望借此扩大规模、获取优质资产、打造强势品牌的愿望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跨国汽车巨头中国布局的初步完成已将国际化竞争引到了中国本土,本土汽车企业突围在即。在这新一轮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能利用并购占据先机?还有没有可能打造出强势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全球采购的机遇,促使中国成为全球零部件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罗兰·贝格公司的专家根据全球经验从三个方面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受加入WTO的影响,2002年1月l2日起,以天汽集团为首的轿车企业掀起降价狂潮。这次降价说明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标志着中国整体上摘下“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帽子,使私车进入家庭成为可能。这本应是中国汽车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契机,然而,迎接中国汽车业的却是世界汽车工业严重生产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工业应当如何应对呢?本文就是通过天汽降价的原因分析,针对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出路和发展提出了建议,这就是:借助外力激发企业…  相似文献   

12.
跨国并购可以使得企业在短期内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快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实现全球化进程。我国汽车行业在全球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因此,较多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途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交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以小博大的成功,而成功背后的原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长安汽车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已近半年,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如何在多元化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在与众多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博弈中领衔市场,成为真正的领袖品牌?如何在品牌背后通过强大的创新体系构建基业长青的成长基石?如何在中国高端制造业创造质量、技术和成本的完美结合?长安汽车之道给人们的启发很多,对那些希望可以找到自己创新模式、正在和准备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中国企业,尤其有借鉴和学习价值。  相似文献   

14.
谢祖墀  朱利安  罗威 《经营者》2013,(6):158-161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不必要悲观。这篇文章认为,中层市场企业正在迅速地重塑各个行业的格局,包括农业、建筑业、医疗保健、交通运输等,但许多企业,尤其是外资公司都没有意识到此类企业的存在。当下中国的汽车业竞争虽然激烈,但是外国汽车公司并非总是占得先机,中国众多中层汽车公司正在兴起,它们的产品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市场所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史彦 《企业导报》2003,(7):25-26
<正> 中国汽车业即将驶入以营销服务为核心的“第二竞争擂台”,价格战只是最表面的竞争而已。 在经过几年的高期望和低增长之后,200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突然起飞,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曾预测中国去年的汽车销量有可能增长15%,但事实上,来自国家计委的统计表明,中国2002年汽车行业完成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增长60.94%,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6.
大奖归政府     
2009年中国汽车业的成功不能归功于汽车企业,而要归功于政府,它是四万亿元投资的成功,是《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的成功。中国政府理应获得2009中国汽车年度大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产业的逐渐成熟,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汽车制造基地。然而,中国的汽车业仍处于世界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末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同时,我国汽车企业已经完全进入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中。我国汽车企业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根据当前的行业形势,分析了我国汽车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4(9):122-123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万钢 在第七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其前所未有的魅力吸引了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在内的世界汽车大国的目光。中国汽车业应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抓住历史契机,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私车市场是最具有潜力的巨大市场。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据专家预测,全国汽车行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微型汽车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潜在的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行业整体水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私人购车开始与集团消费平分天下。从1987年-1997年的十年间、私人汽车保有量平均每年增长24%。是汽车保有量增长率的2倍。尤其在1993年、1994年、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分别超过了30%、是近年来私车市场发展的另一个迅猛时期。汽车市场的…  相似文献   

20.
外资并购——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捷径(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业是我国保持未来数年较高经济增长率的支柱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产业的未来仍离不开与国外厂商的合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大规模的汽车企业外资并购必将成为市场的持续热点之一。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已是我国汽车工业取得更大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先回顾了中国汽车业外资并购的历史,分析了外资并购中国汽车业的原始动因及并购形式,最后是面对汽车业外资并购,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