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手段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革命,其软件的开发、研制及商品化已成为计算机产业、教育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2.
简讯     
1939年11月1日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计算中心高级研究员安德略·别尔斯和系统程序员谢尔格·鲁德涅夫应邀来我所讲学。安德略·别尔斯在计算机软件领域长期从事研究工作,有较高的造诣。安德略·别尔斯首先介绍了苏联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50年代初苏联开始研制大型计算机БЭСМ,到60年代初,苏的计算机发展很快,并开始软件研究工作。60年代末,苏联的硬、软件都取得很好的发展,软件研究已达到国际水平。进入70年代,苏联计算机的发展有一个  相似文献   

3.
跨越式发展开辟了高效益的捷径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采用最新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时意味着用创新的设计,绕过按常规方式发展会遇到的巨大困难,走一条高效益的、事半功倍的捷径。北大方正1988-1995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在出版系统方面三次重要的跨越式发展。1.跳过第二、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1975年北京大学开始研制汉字照排系统时,当时日本流行的是光学机械式第二代照排机,欧美流行的是阴极射线管式第三代照排…  相似文献   

4.
1、软件产业链形成经历过程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主要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进入期和发展期四个阶段. 1978年,以计算机工业管理局的成立为标志,我国的计算机工业真正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此期间,中国计算机服务公司(中软前身)、中国计算机软件公司、中国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等相关公司相继成立,对于中国的软件产业而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榆林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开业【本刊讯】榆林顾问有限公司(ELM)日前在北京成立,并宣布在中国实施“Cognos教育赞助计划”。这表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中小型计算机的PowerHouse4GL产品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榆林集团总裁曾濠生先生...  相似文献   

6.
国防军工研究一直是我校发展的特色,我校从“六五”时期就开始承担了国防科工委的军事电子预研项目,项目内容涉及军用微电子设计、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通信、信息安全等领域。我校是浙江省属高校武器装备科研和国防军工科研唯一定点单位,是省属高校唯一通过认证的武器生产、研制保密资格单位,也即将是省属高校唯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  相似文献   

7.
电子储蓄咨询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实现目标电子储蓄咨询系统(简称系统,下同)实质上是由人、计算机硬件和一套咨询软件组成的系统。系统中的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系统设计人员,负责选定硬件,研制软件,并使系统投入运行;另一部分是系统的操作者,负责学会操作系统,为储户咨询服务。系统中的硬件是指系统的设备,计算机设备有巨型、大型、中小型与微型之分,基于我国国情和价格性能比之考虑,系统的硬件以采用单用户或多用户微型机为宜。系统中的软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系统软件,随机器由厂商提供,开发人员只需了解掌握它后用以研制自己的咨  相似文献   

8.
孙娜 《时代经贸》2010,(14):20-22
本文以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托,选择16个影响计算机与信,皂、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利用SPSS软件构建了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计量经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因素主要是人才素质结构的优化以及制造业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的浪潮已汹涌而至,信息产业是其先导。早在九十年代初,电子部、航天部、邮电部、财政部以及海关、银行等部门就联合开展了"金"字系列工程的科研攻关,以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化进程。例如,金桥工程旨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信息高速公路,金关工程将对我国海关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发挥巨大作用,金卡工程将加快我国使用电子货币的步伐。航天金穗高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金税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的研制与推广,并从事税收征管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领域的计算机软件和相关电子设备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公司研制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我国档案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步入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时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我国档案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步入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时期。  相似文献   

12.
“红箭”-8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性能先进,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然而,“红箭”-8荣耀的背后又包含着几多艰难,几多曲折。对此,曾见证了“红箭”-8反坦克导弹研制任务的蔡寅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更是有着切身的体会与感触。本文就是他在和本刊记者闲谈后的整理文字,期间有着“红箭”-8研制过程中较多的细节回忆,很是难得。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使用开源软件的双重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斌 《经济论坛》2011,(3):207-209
中国计算机教育的失误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我国高等院校使用开源软件的必要性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改进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改变我国计算机市场格局和改变中美在软件市场上的力量对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从问世后,主流软件为美国Autodesk公司的AutoCAD软件,该软件不断升级现已有2004版。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D软件推广之前,该软件以其功能强大、快捷方便占据了国内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保护知识产权已不再是句口号,随意使用盗版AutoCAD软件已不再是选用CAD软件的首选,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AD软件——CAXA软件以其优异的性价比、易  相似文献   

15.
会计电算化的实用,给会计人员参与决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培养高科技的计算机人才来开发计算机软件,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得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员。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审计应伴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发展,但是目前会计电算化已走上有组织、有计划、高速高效发展的阶段,而计算机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计算机审计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审计人才资源贫乏、审计软件短缺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中国:谁主沉浮阿瑶抢占滩头:中国人再现东方文明1992年10月,由我国年轻的计算机博士陈肇雄主持研制的“快译通EC863A”走出科智公司大门,进入国内外销售计算机产品的商店。此后短短两年间,这种巴掌大小的英汉翻译机,年销售额便迅速上升到6亿...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企业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的现状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策一台电子计算机,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系统、工程计算用,1954年Ic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用计算机算工资,迈出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的第一步。近四十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它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和深入。在几个主要发达的国家中应用于企事业管理中的计算机占全部安装的计算机总数的80%。我国早在1958年就研究完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只是在70年代后才逐渐开展起来。计算机在我国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  相似文献   

19.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设备安装在单独的大房间中,后来出现了批处理和分时系统,分析时系统所连接的多个终端必须紧接着主计算机。50年代中后期,许多系统都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这样就出现了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70年代至80年代中第二代网络得到迅猛的发展。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相似文献   

20.
对“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定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设备安装在单独的大房间中,后来出现了批处理和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所连接的多个终端必须紧接着主计算机。50年代中后期,许多系统都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这样就出现了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