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协调共生机制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海外人才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我国的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海外人才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引进和使用海外人才过程中,也存在海外人才水土不服,与本土人才协调不当等问题.通过对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含义的界定和区分,分析了两类人才的矛盾症结在于政策分配的失衡,从共生理论和共生效应出发,对构建两类人才的协调共生机制进行了探索,包括:遴选评审机制;人才特区机制;双轨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创建无锡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建无锡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无锡坚持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保证人才投资、优先创新人才制度、优先创建人才环境的重要举措,将加快推进无锡人才"金字塔"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无锡应用型本科院校必将成为无锡创建科技创业家摇篮城市和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的重要的人才保证新渠道。  相似文献   

3.
以人才体制改革为研究视角,基于人才特区战略的实施现状,详细阐述了21世纪以来人才特区战略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认识异化、政策趋同、动力失衡以及体制机制困境等问题,并从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良性互动、注重整体性战略思维与治理模式、坚持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的发展思路以及强化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建构等四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健康有序推进人才特区战略,实现人才体制改革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在央行文化建设中,中国文化的共性,是央行文化建设的根本;央行文化的个性,是央行文化建设的基点;地域文化的特性,是央行文化建设的亮点;实现"三性共融"是央行文化建设的基本取向.央行文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贴业务、创新发展、开放共建和系统建设.必须创建组织领导、联动协调、创新推进、宣传教育和考核评价等五项工作机制、才能推动央行文化建设的科学、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和利用的背景下审视大运河无锡段文化带建设现状,发现大运河无锡段文化带建设在生态、文化和经济方面具有基础优势,但也存在着水文化传承发展空间受限、“金色地标”影响力不大、保护和宣传缺乏协同机制、建设同质化现象较严重等问题。基于此,无锡需从突出文化引领、注重生态优先、持续创新推动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先导,带动无锡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协同发展,把大运河无锡段真正建设成“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实施"双高计划"的重要抓手,是专业建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小学教育专业群,是师范院校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其组建的逻辑机理包含了学校与专业的共生逻辑、群内专业的共性逻辑、牵头专业与群内专业的共进逻辑,从而形成资源共享、互惠共生的小学教育相关专业建设的新生态。在小学教育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通过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优化课程结构、重构课程内容、打造创新团队、探索协同机制等策略,构建小学教育专业群发展的良性生态,彰显类型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7.
提升苏南酒店行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水平,国际化人才是关键。文章在国际化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南现代化建设背景下酒店业国际化人才的特殊素质要求,即具有服务特定客源国的外语能力、丰富的苏南文化知识、生态文明和"绿色酒店"经营理念以及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能力。据此提出构建包括制定与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苏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传统文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信息化综合酒店实训及创新创业体系等在内的酒店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旅游的交流和创新发展,文章运用共生理论,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的发展条件与基础,从加强和增加动力机制,减少和缓存共生阻尼机制,完善和共塑环境诱导机制三个方面来整合和开发文化遗产游径。希望推动大湾区内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大湾区互利互助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相互作用的过程,创新创业人才内涵的确定宜宽不宜窄。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其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是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实现良性互动的过程。研究表明:广西人才市场需求的产业和行业分布与广西"十三五"规划的产业和投资方向吻合,其创新创业人才在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大。虽然广西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政策取得一定绩效,但是从其政策激励效果、组织管理和信息沟通体系、保障体系、教育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看仍需完善。广西应建立引人、用人、留人的良好机制,实现人才的组织、信息沟通、智库建设的"一站式"服务,从风险担保、资金保障、社会保障、人才服务等方面加强其保障体系建设,并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把文化产业迅速打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文化创新为旗帜引领社会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已成为共识。以"工商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无锡,虽然其经济活力强劲,但是文化内涵缺失,迫切需要用其曾经有过的诗性精神植入其中,从而让无锡人以及来体验无锡的人真正感受到诗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理念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创新.创新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首先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本文通过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以人为本"、"张显个性"、"文理融合"、"人才竞争国际化"、"以德为本"等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理念的论述,旨在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康峰 《西部金融》2009,(8):47-48
央行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人民银行咸阳市中心支行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确定主线,完善行动方案;让"家园文化"走入机关,让"学习文化"走入生活,让"主题文化"融入工作,让"爱心文化"浸润心灵;培育职工工作热情,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工作创新;强化行为领导,创新民主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家族制企业文化基于原始血缘伦理关系,具有"和而统"的特点.要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就必须在普适法则的基础上包容多样性,并保持一种有张力的平衡,实现真正的"和而不同".这需要制度制衡机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精神制度化,创建竞争制衡的"和而不同"企业文化.广东温氏集团的成功就在于它实现了这种文化整合与创新,使传统家族制企业在普遍秩序中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论无锡高职院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院校发展在无锡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无锡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成为提高全民素质、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载体。纵观无锡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有着三个重要的发展循环,表现出无锡高职院校科学的"持续"发展特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手工艺等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机制与教学阵地建设,引导学生从乡村传统手工艺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汲取创新创意灵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人的全面发展与美好社会建设两种视角,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线,通过研究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程式、创新教学机制等三个方面,形成"淡化专业与博雅教育、文理并重与中西并举"的创新教育理念,搭建"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教育平台,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科学文化与艺术整合的生态教学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共同文化根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现代学徒制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被大多数职教工作者认可。从长期的工作可以发现,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促使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核心。文章结合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2014级影视动画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将班级的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和职业素养提升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普遍面临支撑体系缺失的问题,产业集群能将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支撑有效融入到集群的内部共生.基于集群内部共生机制,充分发挥集群融资、创新、人才、社会服务等优势,着力构建适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代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9.
惠山泥人"大阿福"是吴文化的代表,打造其品牌形象,能使泥人产业保持活力,同时有助于推广无锡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分析无锡泥人的产业现状和打造"大阿福"品牌形象设计的价值与方法策略,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体现品牌形象设计在现代经济模式下的创新与所发挥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职教集团的具体目标是要创新校企共生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集团资源共建共享、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政策环境、形成鲜明的行业特色。重点建设内容包括体制机制建设、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同时,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办学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健全监控体系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