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粮食新体制马凯我国是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而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体制改革不断迈出重大步伐,粮食生产大幅增长,人民的吃饭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粮...  相似文献   

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吃饭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命题,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注粮食问题,但但从2004年开始,我国已悄然进入了国际粮食净进口国的行列。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低下的种粮效益、频发的自然灾害,更是一次次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粮食消费国。   众所周知,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国家要发展,人类要生存都离不开粮食,必须首先解决好粮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把解决 12亿人的吃饭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目前我国粮食人均年占有量只有 400kg,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水平,粮食问题始终不容乐观。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仓库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五十年的建设成就是巨大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有的粮食储藏设施,无论是仓库容量、仓型设计、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小视.文章就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保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2004年至2011年,粮食连续8年增产,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约合5.71亿吨),创造了国内粮食年总产量新的历史纪录。面对粮食连年丰收,在珍惜农业发展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但是人均资源占有率较少的发展中大国,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的粮食工作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但是通过历史经验教训以及世界频发的链式危机都提醒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维护。本文具体阐述了中国粮食安全的状况以及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粮食流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国内贸易部中国新良储运贸易公司李为民众所周知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古今中外绝无例外,任何国家要发展,人类要生存,都离不开粮食,都必须首先解决好粮食问题,我国是一个有近12亿人口的大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农业特...  相似文献   

8.
“国家大事,食足为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安邦治国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跨越,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今后,为了长期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居安思危,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9.
牟玉梅 《农机市场》2010,(10):44-45
你知道吗?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现在的65亿增长到90亿。为满足新增25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到2050年全球必须实现农业产出翻番。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十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重要问题。粮食问题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各项改革才有宽松的经济环境。要解决粮食问题,实现粮食产需平衡,从我国国情和粮食的实际出发,一要增产粮食,二要节约消费,三要搞活流通。粮食商品流通搞活了,可以促进粮食生产,满足粮食消费。本文仅就当前粮食流通中的几个问题,作些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粮食流通布局 粮食流通环节中最简捷的路径,莫过于农民把生产出来的粮食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没有了中间环节,省了仓储设施,减少了粮食损耗──而事实上,这种理想化的流通方式是难以实现的。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流通过程自有特点。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9亿,粮食播种面积1.05亿hm2,年粮食总产量近5亿t,流通量最高达2亿t。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粮食品种较多,作为调剂,我国每年还进口少量粮食(如小麦、大豆),同时还出口少量粮食(如玉米、大米),这样就形成了产区、销区、产…  相似文献   

12.
粮改过大关     
《财经界(学术)》2004,(7):10-10
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千百年来.让老百姓吃上饭、吃好饭始终是执政者首先考虑的大事。鉴于历史上多数时候不能做到丰衣足食,在改革开放后,即使粮食走出短缺状态,政府对粮食的控制也是稂严的,粮食市场的计划特征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 世界各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已超过5000亿元,占国民经济总量的第三位。食品工业覆盖24大门类,包括粮食、油脂、糖果、糕点、乳品、饮料、调味品等加工食品。下面就以上食品门类中的几个大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一简要介绍。 粮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供养世界22%的人口(12亿人口)。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人口增长,到2000年人口将为13亿,2010年人  相似文献   

14.
陈书平  ;陈艳巨 《商》2014,(28):53-5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兴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民族自立的基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中国尤其如此。鉴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应该运用公共产品政策如增加财政投入来保障粮食安全;又由于粮食生产受市场因素影响,政府应该给粮食生产者予以一定的补偿,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以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从而保障粮食安全。由此看来,对粮食直补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不足,进而挖掘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我国民生安全提供安全性保障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增长前景与粮食需求压力曾毅(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人口的增长,必须兼顾人口总量和人口老龄化水平两个因素。根据人口预测的结果,如果老年人口比例控制在15%以下,则到下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总数将达23亿以上。如果人日总数控制在10亿以内,...  相似文献   

16.
《农机市场》2009,(5):67-67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4日于北京发布的《亚太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报告》中指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同时引发了一场粮食危机,估计亚太地区将有5.83亿人口面临粮食短缺。而由于收入匮乏导致贫困人口无力购买粮食是导致这一危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邹德萍 《计划与市场》2001,(6):20-22,27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对于近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粮食则更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上了三个台阶,达到总产4900亿公斤以上,年递补增率达3.4%,基本解决了人们吃饭问题。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自1996年粮食2总产量冲上历史新高后,已经连续两年徘徊、两年下降,而且这种下滑势头还在继续,因此,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面积、稳定粮食产量,为进一步巩固扩大开放成果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严峻的事实与解决的对策冯立天(首都经贸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教授)王义国的人口与粮食关系面临以下严峻事实:一是我国人口还要持续增长近半个世纪,人口达到15—16亿后才能稳定下降。二是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7亩,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业人口约有9亿多,而有效耕地面积有限,据统计,去掉退耕还林、还草的坡地,实际耕地面积只有1.23亿hm2,人均耕地面积还不足0.1hm2。所以,粮食问题历来是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近3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每年均超过5亿吨,2009年粮食生产总量达5.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流通量高达2亿吨。因此,建立起快捷、流畅的粮食流通体系,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库仓型的选择作为粮食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不仅直接影响到粮食流通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到流通体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