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露霞 《经济论坛》2009,(13):65-68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汇率是我国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和杠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化,汇率安排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明显。近期美联储做出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通过购买长期债券的办法来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常规金融货币政策已经失效,美国联储进入了前途莫测的深水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简单地调整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思考社会对经济的运行如何调节和控制,决定于社会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从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上,必须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建立以价值控制为基本手段的国民经济调控体系,这样才能既搞活微观经济,又实现宏观经济控制的目的。直接掌握在国家手中并能够直接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价值运行状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成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需协调运行才能使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为此,应强化财政调控力度;明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各自侧重点;搞好国有企业,重构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寻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这些措施对调节我国经济的平衡和健康运行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是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列举了各经济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从近几年央行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阐述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通过回顾我国近十年来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历程,以及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实施合理财政货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它是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用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介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般概念,随后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主要分析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经济”使美国国民经济基本上保持了约10年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这对我国今后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忍气吞声发展有三点启求:后劲十足的科技创新、功能良好的股票市场和积极谨慎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动态测度,量化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效应,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不论是价格型工具还是数量型工具,均会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负面溢出效应;相比于平稳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期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面溢出效应更大,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美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在2015年股灾期间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力度最大,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在新冠疫情时期的冲击力度最大。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应将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外溢效应纳入风险监测体系,有力推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效体制机制建设,实施差异化管理防控手段,尽可能降低不同阶段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0.
央行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着围绕央行各项活动所的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使用配置情况,通过其发展变化可以透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手段、方式和调控力度的变化,将这些变化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相比对,对于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如何修正至关重要,因此构建合理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对于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金融运行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政策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调节器,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经济周期,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政府应利用好社会保障政策的反经济周期效应,避免经济的大幅波动。本文结合经济周期和反经济周期理论分析了社会保障政策与国家可以运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样都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除了频繁的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外,社会保障政策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在西安召开“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国际研讨会“.会上,美联储Thomas F.Brady先生做了题为“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的法律结构,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在西安召开"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国际研讨会".会上,美联储Thomas F.Brady先生做了题为"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的法律结构,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在西安召开“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国际研讨会”。会上,美联储Thomas F.Brady先生做了题为“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的法律结构,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由于美国实施货币政策有着比较长的历史,且比较灵活和有效,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因而,Thomas先生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同一  相似文献   

15.
自从以费里得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便开始了现代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在货币领域中长达近二十年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货币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是通过利率还是直接通过货币供给量,亦即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选择利率还是货币数量。这场争论在里根、布什年代以“放松管理、控制货币”为特色的金融政策的实施,并取得一定效果的背景下暂告段落,似乎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在争论中占了上风。实非其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8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过程,便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理论思考,想必其思考的结果对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手段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改革中的宏观经济:国民经济的增长与波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状态 1979—1986年是建国以来第二个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和最终产品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2%和9.7%。按可比指标与过去相比,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一五”时期的高水平(见表1.1)。由于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均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高于“一五”时期。同时,由于注意运用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调节手段对  相似文献   

17.
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刘青刘美清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否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国家只能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地调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启动内需、遏制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显著,经济区域化差异的直接表现为各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区域金融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导,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此通过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突出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机制及创造GDP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这种不对称效应的存在。货币政策是决定美国虚拟经济兴衰的直接变量。因此,从长期看,美国要恢复实体经济,实现"再工业化"就不能仅仅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必须考虑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从结构性政策入手来调整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面临名义零利率约束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作为新的货币政策手段,系统研究非常规货币政蓉的传导机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系统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不同传导渠道之间的内在关系,包括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扩大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机制,为深入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