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黄更 《糖烟酒周刊》2005,(12):33-34
2005年3月12日,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商界名流品酒会,宣布中国首个酒庄俱乐部——张裕&;#183;卡斯特VIP俱乐部正式投入运营。张裕发言人表示,此举目的是为了实现与国际营销方式接轨,率先占据中国葡萄酒文化创造者和引领者的地位;张裕&;#183;卡斯特VIP俱乐部的正式成立令张裕实现了从单纯的产品营销到以文化为内核的服务营销的转变,同时将对中国葡萄酒营销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7,(20):61-61
张裕是国内葡萄酒企业中的一个“另类”。在市场运作方面,张裕坚持自己的三级营销体系,有意识地规避超级经销商。业内人士分析,张裕的这种营销策略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还带有一点老国企的色彩,但这种完整而严谨的销售体系,使得张裕成为渠道网络最为稳定也最为安全的葡萄酒企业。  相似文献   

3.
2003年,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提出了两个等式的营销思路。一个等式是酒业和药业发展并重,另外一个等式是葡萄酒和保健酒并重,同时不断培育白兰地和香槟酒市场,张裕希望新的营销思路能够成为市场快速发展的引擎。张裕生产白兰地、保健酒和香槟酒多年,但是将这几个酒种提到和葡萄酒一样的高度来强调,这在张裕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裕是国内葡萄酒市场的第一品牌,但并非在每个地区都能居榜首。通过张裕对宜昌终端市场的开发,可以看出百年老品牌的地区性市场的现代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梁剑 《华糖商情》2001,(32):18-18
近日,烟台张裕集团公司已在精心设计,推出一条特色旅游专线,专线以张裕化博物馆和山庄为中心。这条专线正式成为该集团化营销的组成部分。为了推出这条专线,该集团投资8000万元的张裕酒化博物馆改建扩建工程和张裕葡萄酒山庄正在建设之中。张裕化博物馆改建扩建工程自2000年开始动工,它以独具特色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传播化的窗口,全面展示张裕乃至世界的葡萄酒化。  相似文献   

6.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5,(34):B0022-B0022
作为中国红酒界的钻石品牌,龙徽一向走的是国际路线:北京世界500强财富论坛、上海APEC会议、海南博鳌论坛,龙徽葡萄酒都被选为唯一指定用酒或宴会特别用酒,使其在驻华洋人、高级白领、高层官员等顶尖消费群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其近年来在重大国际葡萄酒比赛中获得的60多个奖项,更为中国葡萄酒赢得了国际声誉。然而与王朝、长城、张裕等三大知名品牌相比,龙徽的高美誉度却没有在普通消费群中赢得相应的高知名度,成为了中国红酒界“曲高和寡”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所记载的1892年所发生的4件大事中,张裕公司的创建是其中之一。当年,我国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由此,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被永远载入了中国葡萄酒史册,“张裕”二字,冠以张姓,取昌裕兴隆之意。114年过去了,百年张裕历久弥新,品牌形象不断得以提升。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8.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16):28-29
西安,被称为西北地区的桥头堡,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近来,随着沿海地区葡萄酒主销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市场格局的大体成型,诸多企业开始向西北地区进军,西安葡萄酒市场也随之活跃起来,葡萄酒年消费量以每年15%的幅度递增。长城、张裕、王朝三大品牌加速“圈地”;莫高、皇轩则亳不示弱,凭借各自优势成就一方市场;此外,西夏王、茅台、通化股份、  相似文献   

9.
作为葡萄酒市场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张裕过去3年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4.8%和41.1%(而同期王朝的增长率分别为9.1%和18.6%,长城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已跻身全球葡萄酒20强行列。外表低调的张裕异常重视市场营销。在十年的时间里,张裕利用种种手段完成了品牌扩张,并把自己塑造成中国葡萄酒行业领导者,销售网络开始向乡镇延伸,分支机构达到500家,经销商数量达到3300家,遥遥领先于其他葡萄酒企业。按照公司规划,张裕的新目标是在2008年进入全球十强。我们认为,因其选择了与行业发展节奏较吻合的品牌运作、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和对市场渠道的控制,3年内张裕将以年均36%的销售增速进一步拉大与对手的距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葡萄酒信息     
《糖烟酒周刊》2005,(43):32-33
上海:“2005国际葡萄酒节”在家乐福开幕,天津:澳洲酒商“先做文化后卖酒”,通化:“通化山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通过专家评审,厦门:瓶装葡萄酒进口大增,张裕:改制获批重归民营路……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5,(10):A044-A047
在过去的2004年,国内葡萄酒市场上呈现出了一些新气象,包括原料层面强调典型性的变化,比如张裕在扩大蛇龙珠种植基地,将葡萄酒终端的竞争引向原料层面典型性的竞争;产品层面的特色升级和开发。比如华夏长城推出华夏葡园A区,沙城长城推出唯尊橡木桶干红,新天稚出橡木型玛纳斯干红;以及操作层面的新尝试和促销层面的理性化,比如说张裕的“包厢策略”和多家葡萄酒品牌专卖店的开业等等……应该说,中国葡萄酒业正在走向成熟。在2005年,中国葡萄酒业又将会出现哪些流行趋势?哪些产品可能成为市场热点?操作方式如何发展?促销手段能否出新?把握中国葡萄酒流行趋势,就把握了未来市场的先机!  相似文献   

12.
葡萄酒布道     
《成功营销》2012,(7):69
正虽然是面向普罗大众的快消品,但是葡萄酒这一品类却更倾向于影响成熟、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受众。因此,葡萄酒品牌在网络营销中显得定位精准而更润物细无声。在很多快消品牌参战微电影的时候,张裕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出现在了快消品营销江湖。  相似文献   

13.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5,(37):A0042-A0043
手头有两份资料。一份是近期的数据,反映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长城、王朝、张裕三大品牌占据了市场总额的近70%。另一份是来自《经济观察报》的文章。讲东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差异——“中国葡萄酒文化是低度不确定性规避,表现为葡萄酒的法制法规不健全。消费者对市场的乱象不以为然,即便对山野葡萄酒这种似是而非的酒也处之泰然,产品忠诚度低;西方葡萄酒文化是高度的不确定性规避。法制健全,品牌忠诚度高,一旦碰到疯牛病那样的事反应很大。”  相似文献   

14.
在进口葡萄酒的进攻浪潮中,卡斯特来了,并且来势凶猛。 作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制造企业,中国业界对卡斯特的名字并不陌生。2001年,卡斯特与张裕合资成立了张裕&;#183;卡斯特酒庄,目前,“张裕&;#183;卡斯特”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的代表品牌,“卡斯特”亦随着这一品牌的扩张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业界思维中形成了高端、专业的印象。不过,卡斯特的此番到来并没有沿用其原有策略,而是直接将多款原装进口葡萄酒提供到中国市场。业界人士分析,卡斯特对高端葡萄酒市场必将带来重大冲击,很有可能改变高端葡萄酒市场的现有格局。 卡斯特的进入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在经历多年的鱼龙混杂之后,进口葡萄酒的品牌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5.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4,(36):A031-A034
前前后后有许多品牌进攻过华东市场,比如野力、云南红、西夏王、香格里拉、新天等等,往往都是猛烈地打过一阵儿,露个头儿后就走了下坡路,除了杭州市场威龙葡萄酒占优势外,整个华东几乎只有三大品牌沉淀了下来。华东市场,张裕、长城、王朝各有千秋。总体上来说,王朝销量最大,分省来讲,山东、福建是张裕的优势市场,上海、浙江,王朝以绝对优势领先,但是,无论是在上海、福建还是在江浙,从发展势头来看,长城(尤其是华夏长城)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本文的主旨不是描述市场销售状况,而是希望透过市场表象,理清三者不同的运作思路,探讨三大品牌的攻防策略。防守策略上三家大体相似,通过抬高各自优势市场的门槛,遏制竞争对手发展,而在进攻策略上,差别很大,也体现出三大品牌不同的风格。比如,长城进攻江浙、上海,好比是暴风雨,雷声大,雨点急,而王朝进攻福建,给人的感觉好比是一条小溪,不露声色,潜滋暗长?华东地区,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福建五省市葡萄酒消费比较集中。山东市场,张裕唱独脚戏,其它两大品牌切入很少,即使是烟台中粮,在山东市场也没有发力,可能发生的变化只在青岛,张裕放出风来要改变“华东葡萄酒”主导青岛市场的局面,因此,山东市场没有在本文研讨的范围之内。本文力图通过对福建、上海和浙江三省市市场来集中分析三大品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葡萄酒行业有两件事情非常引人关注,并且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日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格局和走向。第一件事情。法国卡斯特集团和北京东海鑫业商贸公司携手,共同在中国市场推广卡斯特原装进口葡萄酒。第二件事情,张裕在成都糖酒会期间宣布要推进国际化战略,并对高端产品构成进行大幅调整,推出和筹备推出张裕钓鱼台、张裕北京酒庄等系列高端产品,力图规避卡斯特策略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打造多元化的高端品牌矩阵。  相似文献   

17.
唐山,形成了现代唐山人独有的消费观念和特点,在葡萄酒消费方面,表现出的则是一种尚需培养成熟的情况。品牌上,长城的整体认知度较高,尤其是在中高端干酒市场上受到青睐;张裕的甜酒、新天的玛纳斯系列以及野山葡萄酒则在低价位市场上有一定的销量。  相似文献   

18.
葡萄酒信息     
《糖烟酒周刊》2005,(32):26-27
蚌埠:张裕中秋节走俏,淮北:雪兰山推出干红新包装,广州夜场:想说爱你不容易,烟台长城掀起红色风暴,新天品牌构架规划完成,张裕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5成,进口烈性酒、葡萄酒不同的价格策略……  相似文献   

19.
福州和厦门葡萄酒市场不太一样,虽然也是张裕占据了市场主流。但是不如厦门市场上的优势大。华夏长城和云南红紧随其后,对张裕施加了一定压力。华夏在酒店几乎可以和张裕抗衡。而云南红则成功抓住福州市场上的空隙。拓市成功。西部葡酒品牌在福州市场上也比较活跃,莫高的宣传攻势,新天的低价葡酒普及成为市场上最大变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葡萄酒要实现国际化,走怎样的道路还是个未知数,任何意义上的尝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张裕再次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如果把张裕寻求国际化的道路看作是一个方程式,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张裕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