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与刘易斯转折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以人口转变为主线,提出中国社会经济已跨越了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结构转型、人口转变、体制转轨等结构性问题相互重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文章认为,解决中国社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加快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其根本途径在于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展较快,社会利益结构调整频繁,社会矛盾容易激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正是要解决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始终把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作为社会和谐道德与信仰建设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还要有道德与信仰的支撑,而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道德与信仰的基础。必须深入分析当前诚信缺失与社会道德与信仰危机的关系,从道德与信仰的角度来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总趋向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资源配王方式从扩散到重聚的趋势性变化,导致以占有大量资源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的弱势群体为特征的两极社会形成,社会利益结构、阶层结构严重失衡.按照共建共享原则,从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两个层面着手,建立利益大体保持均衡的制度框架,成为化解阶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发展积累,中国的经济社会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由生存型、生产型向发展型、消费型社会转轨过渡的矛盾和挑战。当前,制订和实施《国民休闲纲要》,推动国民休闲健康快速发展,是一项调节财富分配、培育先进文化、缓解社会矛盾、提升全民幸福感的幸福和谐工程,是一项多层次、成规模、多样化增加社会就业的就业民生工程,是一项促进居民最终消费、带动服务业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经济结构的经济优化工程,是一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公民道德、文化修养的人力资本工程,是一项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益、提高国家和国民美誉度的国家形象工程,对于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发展和优化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和平稳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多的是通过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由此形成的体制来实现的。这种由于制度性带来的结构问题和社会矛盾,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危害性更大。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中的结构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成都实践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继续坚持从体制和机制创新入手,推进成都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多的是通过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由此形成的体制来实现的.这种由于制度性带来的结构问题和社会矛盾,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危害性更大.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中的结构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成都实践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继续坚持从体制和机制创新入手,推进成都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复杂的多重性质,当前经济的发展阶段、体制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历史进程等四个方面各有其主要矛盾,公共品供给不足、市场体制不健全和扭曲、劳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是四个主要矛盾,或可概括为官民矛盾、城乡矛盾、劳资矛盾三大矛盾。相应的改革重点应当是:政府政绩考核改为按部门专业职能分类型考核、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城乡分割的土地制度、从西部地区率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以集体谈判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框架为中心建立和谐劳资关系、建立覆盖城乡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扩内需不仅是保增长的应急之策,更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长远战略。扩内需在实质上是整个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分配、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结构和制度性因素作支撑。因此,保增长就要保民生,重视和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忌在仓促应对短期困境时加剧长期转型矛盾。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传统的观念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不断凸显出来.传统的信仰价值体系处于危机之中,而新的信仰价值体系尚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社会价值系统处于一种断裂的状态,于是产生了许多法、理、情的观念冲突.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信仰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转型社会的断裂、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当前司法因素是影响法律信仰培养的主要因素,并对法律信仰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四大煤矿城市、大庆、伊春等林区职工再就业及经济转型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之一.资源型城市社会问题集中,国有企业职工众多、社会矛盾突出、牵扯面广,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乏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等问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只有通过经济转型,解决好资源型城市诸多的社会矛盾,才能有效促进国泰民安,才能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流动人口能否完成由外来人角色向本地市民角色的整体转型、实现文化和身份认同、并最终融入城市社会,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融合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有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既是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关键,也是当前社会管理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轨的路径依赖与现代市场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 年中国开始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 这一时期, 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开始的。由于我们重视转型目标而忽视了转型过程, 忽视了转型过程中的制度规范与制度建设, 从而在改革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候, 进入了制度僵滞期。培育新的创新利益集团主体推动制度创新是打破制度僵滞的关键。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政府在现代经济中的调节制度与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是解决我国社会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通过社会利益调节、社会结构理顺、社会共识影响和社会组织助推,创建一套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模式,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转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前,正直企业转型时期,是改革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攻坚时期;是各种利益大调整、大碰撞时期;也是各种观念纷繁复杂、各种矛盾激烈冲突时期。作为基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笔者认为,应全力构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5.
农地征用矛盾是目前中国社会争论的焦点之一。在分析转型时期农地征用矛盾的基础上,我们剖析农地征用矛盾的内在机理,探索农地征用矛盾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进而揭示农村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的中,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既处于改革者的地位,又具有被改革者的双重身份,本文通过对我国过渡时期历史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转移问题,并指出政府应该努力适应这种变化而加快自身转型,把职能集中到提供社会公共需求服务上来,消除新时期的矛盾从而更快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能源资源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链萎缩、社会经济滑坡、失业率上升的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累积,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资源型城市必须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调整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产业转型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往的市场形成价格的方式逐步过渡到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方式,收费管理和价格的职能不断弱化。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各种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价格问题愈加突出,而价格公共服务作为基层物价部门的重要内容,在疏导价格矛盾与化解价格纠纷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如何提高价格公共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基层物价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基层物价部门提升价格公共服务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 ,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转型 ,在转型中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严重。这一结构性矛盾具有综合性、深层次性、萎缩性特征。在转型时期 ,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搞好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 ,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取向的内涵是 :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 ,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 ;解决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制度缺位问题 ;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发展特色经济 ,提升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化解社会矛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既是长远的基础工作,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当前我国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重性和紧迫性。检察机关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是基础,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是根本,加快工作机制建设是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