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于10月圆满落下帷幕,四家企业分别荣获了大赛与美国棉花公司首次合作设置的单项奖——“最佳棉纺工艺品质奖”与“最佳棉纺科技创新奖”. 其中,“最佳棉纺工艺品质奖”侧重于实现服装品质,全棉面料是最佳选择,主要从品质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评审,包括手感不仅要软而且贴身,视觉外观在各个方面均十分美观,具备突出的性能,如出色的悬垂性等.“最佳棉纺科技创新奖”则侧重具有某种新颖或罕见的特质,创造出手感或外观方面的全新审美,或具有契合当今消费者生活方式要求的新功能和全新领域的市场应用性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市场上称为“半精梳”的毛纺产品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在工艺技术上日趋完善,在行业中也初具规模。作为半精纺在设备配置上,前道为粗纺的和毛设备、棉纺的梳棉机和并条机、粗纺的粗纱机、棉纺的细纱机,后道为精纺的落筒、并线、倍捻设备,可以说是多种纺纱机型的全新组合。半精纺纱有其自身品种、工艺、管理的一些特殊性,设备选型需要探讨和改进。滨州亚光毛绒制品有限公司不仅在半精纺主要产品的技术开发上解决了许多难点,而且在半精纺设备的使用方面也做了深入的探讨。合理选择梳理机及毛斗喂入部分棉纺设备的部分型号正处于追求“高速…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王丽媛)两年前,苏拉提出为纺织企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2005年借助新加坡纺机展,苏拉“全面解决方案第二进程”启动,它以“创造纺织价值”为理念,以拓展亚洲市场为目标,在设备、工艺、服务上三管齐下,全方位拓展市场,使公司在纺织增值链中越做越大。与金昇成立合资公司——扩展纺纱元件和棉纺设备的中低端市场2005年12月底,苏拉与坐落在江苏省金坛市的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二家合资公司这两家合资公司将分别从事棉纺,清梳联设备和钢领的生产。苏拉将持有两家合资公司各自70%的股份。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深化和推动棉纺细分领域的产品开发与棉纺技术运用,2017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首次携手美国棉花公司,在常规赛事基础上共同设置了"最佳棉纺工艺品质奖"与"最佳棉纺科技创新奖",向广大纺织服装面料企业征集优质的棉纺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十一五”发展及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新型纺纱设备是今后我国棉纺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型自由端纺纱技术不但纺纱质量好,产量高,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工艺流程,比环锭纺减少了粗纱及络纱工序,大大节省了用工人数、占地面积、用电等生产费用,越来越受到棉纺企业的青睐,成为棉纺第二大纺纱设备。  相似文献   

6.
利用国产普通棉纺设备,采用两次精梳工艺,提高精梳棉条的质量,从而生产高支纱线的生产实践,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纺设备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市场竞争和优化重组下,初步形成自主创新的开发能力,开发出了不同档次的棉纺机械,扩大了品种系列,基本适应了我国棉纺工业的需求,为整个纺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国产设备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基本满足企业生产的质量要求,主  相似文献   

8.
棉纺设备进步突出还有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纺机械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市场竞争和优化重组下初步形成自主创新的开发能力,开发了不同层次的棉纺机械,且扩大了品种系列,其发展基本适应了我国棉纺工业的需求。这些设备结合国情,基本满足棉纺企业生产的质量要求,主要设备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末国际先进水平;这些设备普遍应用可编程(PLC)或计算机控制,变频调速或多电机传动型式,采用同步齿形带、平  相似文献   

9.
"棉价问题带给中国棉企的灾难甚至超过经济低迷所带来的影响."我们的棉纺企业如此评估由于棉价倒挂所引发的企业经营问题.采访中,限产、停产、转产……等此类词汇不绝于耳,当前形势下,棉纺企业以及棉纺设备企业该如何苦谋新法,以走出颓势?  相似文献   

10.
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关键技术及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见闻在恒天集团无锡经纬纺织科技实验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见到了由该公司研发生产的高效现代化成套棉纺设备。据了解,该套设备在缩短与国际成套纺纱设备之间的差距,提高国产装备自动化、连续化水平,提高纺纱企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纺织企业的全程在线控制、网络管理,加快产业升级,进一步增强我国纺纱行业  相似文献   

11.
“高效工艺”已成为当前棉纺行业的热点话题有兴趣的同行可积极参与“重定量大牵伸高效工艺”试验“高效工艺”可能还不是很完美,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再来指导实践衷心希望与全国的纺纱同行共同探讨交流“棉纺高效工艺”,共同提高我们的纺纱水平  相似文献   

12.
嘉桐 《中国纺织》2006,(4):88-91
2005年下半年,产业日益扩张中的棉纺领域传出了一个震撼行业的专业名词:高效工艺,这是一个涉及到棉纺生产的设备、工艺、管理、效益以至于上游的原料和下游的纱线应用的课题。采用高效纺纱工艺后,前纺设备的产能提高50-100%。即在同样的前纺设备配置条件下可以大幅提高前纺的生产能力,供应的细纱纱锭数量可以增加50~100%:或者,在同样的细纱设备配置条件下可以大幅减少前纺的设备配置,前纺设备配置的减少量为40~50%。现代纺纱设备采用高效工艺后,能有效改善投入产出比率,其在厂房空间、设备配置、用工、用电等投资和运行成本方面有着极其显著的经济性,成为纺纱企业大幅降本增效的一条捷径,是广大的棉纺企业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产棉纺成套新设备已基本上达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棉纺企业的装备60%左右接近和达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水平,国产棉纺成套新设备已基本上适应当前棉纺织企业更新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气田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旋转喷射泵新设备进行使用评价,提出分类随机抽样与“四维”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批量化、不同品牌、不同工艺条件下泵的评价工作,得出该泵可在气田水、废锅给水等介质增压输送中使用的结论。从工程能力、技术质量、运维消耗和综合效益等维度,比选出效能更好的旋转喷射泵,可用于指导该类泵的选型、购置与运行管理。是完善重点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棉价暴涨、优质棉难买、新疆棉出疆困难……近一个时期以来,棉花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棉纺企业正常生产的最大问题,企业对于棉花环节的诉求相比以往更为迫切,急盼政策施手,以解棉纺企业燃眉之急。而此时此刻,政府在考虑什么?如何看待当前的棉花市场?有哪些调控措施出手?中国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在国家对纺织工业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扶植下,我国棉纺机械制造厂商经过不断的努力,开发了一批新型棉纺成套设备。其整体技术基本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中期水平,在棉纺设备的发展上取得较大的进步。它们以优越的性能、合理的价格赢得了市场,在“九五”末棉纺企业技术改造中被广泛地采用,并出口创汇,开拓了国际市场。近年来,随着棉纺机械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我国棉纺机械制造厂商密切关注国际技术发展动态,听取用户的意见和结合国情,在采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提高整机可靠性、提高纺制质量和自动化程度上;在品种的适应性、使用操作的简便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性能,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又开发了一批新产品。为使读者对国产棉纺设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创新型毛纺半精纺工艺技术研讨会受到了来自纺纱生产、设备制造和原料供应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大家普遍看好这一创新型工艺技术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半精纺产品介于精纺与粗纺之间,在设备配置上,前道为粗纺的和毛设备、棉纺的梳棉机和并条机、粗纺的粗纱机,棉纺的细纱机,后道为精纺的落筒、并线、倍捻设备,可以说是多种纺纱机型的全新组合。在原料应用上,半精纺产品采用各种短纤维进行混纺,既可应用在精纺面料、粗纺面料上,也可应用于针织毛衣上,产品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经过三年来的市场销售,市场己经接受“半精纺”这一概念。但专家指出,“半精纺”毕竟是一个新事物,不论在工艺技术、设备选型、还是在产品开发上,都需要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创新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与盲目。为继续关注“半精纺”,本刊将陆续介绍一些企业的做法和经验,欢迎广大读者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快讯     
[CTEI]为巩固纺织压锭成果,防止棉纺行业再度发生重复建设,促进棉纺行业健康发展,今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局、国家质量技监局《关于严格控制新增棉纺生产能力的规定》(国办发[2000]40号,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提出,“‘十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监督所有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新增棉纺锭,继续对棉纺细纱机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准购证制度。”,还对今后违规新增棉纺能力的行为提出了处理意见。与此同时,国家经贸委对个别违规新增棉纺锭的地区给予通报批评,要求违规新增的棉纺生产设备不准投入生产或转移,并要求各地立即对1997年10月以来擅自新增棉纺生产能力的情况进行认真清查,将查处结果报国家经贸委。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西经堡纺机配件公司(原经纬配件十厂)终于攻克长期困扰棉纺企业生产中罗拉纺纱机械波这一“棘手”的难题,研制生产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无机械波罗拉产品。目前该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经国内多家棉纺厂使用,得到了一致认可。随着棉纺市场对成纱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精梳纱生产规  相似文献   

20.
冀新 《中国纺织》2009,(1):18-18
青岛纺机在1978年以前,主要生产棉纺配套设备梳棉机,台时产量只有15公斤左右,每万纱锭要配20~22台,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多年来徘徊不前,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在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和中国纺织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青岛纺机于90年代初提出“攻清梳上络筒工艺上水平”的技术进步方针,从清梳联、自动络筒机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全面提高制造工艺水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