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而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中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受到了很多压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做好后盾,所以需要注重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通过技术资源、社会人力推动农业稳步向前发展,保护好农村环境,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态型农业,推动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经济、资源、环境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作为研究工具,评价1999—2010年安徽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各系统间协调发展的程度。结果显示,近年来安徽环境系统对经济、资源对经济的协调性较差。在此基础上构建并测算了安徽省经济、资源、环境三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得出安徽省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基本能相互协调发展,但环境仍然是制约三者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粗放型增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与资源的协调性,文章通过对山西省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农业资源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通过农业资源与社会经济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发展模型计算两者间的协调关系。[结果]2007~2016年山西省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且社会经济的增长远高于农业资源的增长速度。山西省社会经济和农业资源一直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农业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在2008~2016年均大于0.5,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尤其是2016年,两者的协调性处于中级协调发展。[结论]社会经济和农业资源相辅相成,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应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减少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导致的农业资源污染问题,同时完善对土地资源、农业资源等监督管理,实现社会经济和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和气候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多变,资源承载能力较低。受此影响,至今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仍旧分布在西部地区。实践证明,西部地区要摆脱贫困,必须要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通过人类的积极活动实现生态环境的重建和恢复。还要制定促进区域发展的各项有利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人口素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化带动贫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庆市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进行评价,了解重庆市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方法]基于鲍尔丁系统学原理,通过区域协调理论中协调度模型的构建,以重庆市农业发展8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当前重庆市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性总体处在中级协调发展阶段,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相较而言比较滞后;重庆市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表现出突出地域差异,其中双桥区协调发展度最高,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石柱县、城口县、酉阳县协调发展度较低,还处于初级协调发展类;除城口县外,研究对象中其他地区协调发展度均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相对滞后。[结论]重庆市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且资源环境保护相对滞后,重庆市应提高对农业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重视,积极推进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选择一条适合黑龙江省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黑龙江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的加剧,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本文首先对保定市近几年来的经济状况与环境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保定市经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选择一条适合黑龙江省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黑龙江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思考之一: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问题】.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与理论抽象持续发展是目前世界上最热门、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可以认为是来源于人们对自然永恒和自然持续的哲学思考。就我所知,哲学对发展的思考从来就认为发展是无限延伸的,只不过不同学派对发展方式存在不同看法而已。由此,我们可以解释,人类社会从发动之初就是持续的,至少是具有再生产性。从农业、畜牧业的栽培及驯化,可说明持续发展早已成为人类的社会实践。当今提出的持续发展问题当然不能说没有意义。从哲学上讲,它是思维方式的飞跃,是在社会发展客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以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支持了连续25年平均13.4%的发展速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资源、环境的现实掣肘越来越明显。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这成为当前广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纯粹的市场经济运作不可能使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从法律手段、经济政策、行政干预、思想认识、科技创新等几方面制定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从而保证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山西的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国家对山西的定位使得山西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产业结构低级化,所有制结构不协调,高新产业发展滞后等等;如何实现山西经济的振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3年间江苏省的水资源环境和城镇化发展的交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水资源和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并不具有一致性。水资源环境水平波动上升,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保持上升的态势。这决定了两者的耦合关系呈现出独有的特征:2004年之前处于波动的较低水平耦合阶段(拮抗或磨合阶段),2004年起迅速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并随后一直保持在此水平。据此提出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水灾风险防范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谈飞  史玉莹 《水利经济》2019,37(3):8-12
在构建江苏省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秩和比法(RSR)分别对江苏省2002—2017年的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档,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研究发现,在该时间段内:江苏省水资源环境水平波动上升,而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江苏省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增长,耦合协调度由极度失调逐步转型升级为优质协调。  相似文献   

15.
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以武汉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武汉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可看出武汉市近10年来总体有长足的发展,但是环境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与经济的协调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提出武汉市协调发展的3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外向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外向带动”已作为安徽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对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投资环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渔业政策导向从单纯追求产量到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转变,渔业生产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资源环境友好型转变,渔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在我国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资源环境、水产品加工及贸易、产业结构、渔业执法与管理等方面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国际渔业经济发展趋势,对应国内渔业经济现状及暴露的问题,对我国渔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因而有必要对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研究;试图以此为切点分析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失衡的原因,进而提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环境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持系统;选用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等指标,运用数理模型和GIS技术,对衡阳市农业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支持能力的动态变化和地域差异进行定量评价的结果是,衡阳市农业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支持能力呈下降趋势;7个县市中以衡东县环境资源支持能力最强,农业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支持系统处于良性状态;祁东县环境资源支持能力最弱,农业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系统处于危险状态;其余的5个县域处于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对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详细阐述。从我国整体与沿海11省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三个角度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展开叙述,幵做出2001-2013年各产业产值变化图;从制度、科技、不平衡性等多个角度提出我国陆海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我国陆海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