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历史成本和收入与成本相配比原则出发,制定了相应的税务处理方法;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从及时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稳健经营的谨慎性原则出发,制定了具体会计核算办法,两者存在较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李伟毅 《会计之友》2008,(19):85-86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资企业问的统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因会计与税法的分离,使得新企业所得税条例与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处理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定期盘点.因不同的资产类别,盘点结果(盘盈、盘亏)的财务处理亦有所不同.特别地,新准则对固定资产盘盈改变了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程序、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财产报损的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4.
《会计之友》2008,(3):112-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就条例的相关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投资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变化较大,将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主要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部分.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在两部分中都有涉及,其具体会计处理还需要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合并准则>等具体准则,业务比较复杂.本文通过阐释新企业准则的变更对企业初始投资成本的影响,归纳和总结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张义杰 《会计之友》2007,(21):83-84
本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新准则)和旧<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比较,指出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较大的调整.除了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科学的定义外,新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本文拟根据无形资产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新的经济环境下,为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其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计提、期末计价以及新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等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然而,笔者认为准则在一些具体问题、具体会计处理上的规定还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本文在此试就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和报表披露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定,更突出了真实性原则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彻底地贯彻了谨慎性原则和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明显地扩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对会计人员的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比较,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以期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更加准确的操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日,酝酿已久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税法),本着积极协调税法与财务会计差异的原则,取消了若干原税法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之间的差异,但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所服务的目的不同,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本文主要分析新税法与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于2017年5月下发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 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以下简称新准则),旨在进一步规范企业对政府补助业务的会计处理.新准则将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方法,增加了确认营业收入、其他收益、冲减资产购建成本或成本费用等不同选项,由此会对多个税种的计税依据、税收优惠等要素产生影响.本文拟对不同类型的政府补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做一分析讨论,限于篇幅,侧重于比较分析其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及其纳税调整和申报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准则、法规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对企业固定资产范围、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等方面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的差异及协调进行了分析,为会计人员对这些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税务人员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有效的征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已于2008年9月18日正式颁布施行,<实施条例>重点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比较原则的规定和社会上存在误解的条款,作出具体的规定和必要的衔接.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实施以来,修理费用的规定引起成本核算发生一些变化,这使得众多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会计人员以及教学人员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会计处理产生了困惑,文章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核算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凤英 《会计之友》2008,(34):84-85
2008年1月1日,酝酿已久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税法),本着积极协调税法与财务会计差异的原则,取消了若干原税法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之间的差异,但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所服务的目的不同,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本文主要分析新税法与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2004年公布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卓越绩效国家标准")的新修订已定音:新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19580)从8000多字精简约1000字;<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GB/Z19579)则增加2000多字.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了.  相似文献   

18.
阳春艳 《会计之友》2008,(7):100-103
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以下简称IAS17)、<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3号--租赁会计>(以下简称FAS13)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cAS21)中有关问题的比较,达到探寻三者存在差异原因以及三者进一步趋同的原则和途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1.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20.
刘文辉 《财会通讯》2008,(6):11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所得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同时实施,加大了企业会计工作的难度。如何正确理解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