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势在必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0年代以来,国内石油市场屡屡遭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更使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缺乏自我调控和抗风险能力。随着今后我国进口石油的增加,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将对调控国内石油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利用国际油价将持续走低及国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尽快将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提到国家规划的议事日程上来。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步骤上,应动员多方力量作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石油储备法,依法建立和管理石油储备;确定石油储备的目标及分阶段实施方案;选择经济、安全的储备方式和合理的储备布局;以建立价格调节性储备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在储备类型和资金来源上,应两条腿走路,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上,可由储备公司代国家行使储备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三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阐述了石油的战略资源地位及对我国的深层影响,指出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的战略石油安全体系,其中包括实施能源的战略调整、实施石油的战略储备、与国际接轨创建自己的石油市场。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给石油和化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增添了明显的压力;国际油价的巨幅变动,给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平稳运行与发展带来了危机.然而,危机背后也潜伏着巨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我国石油战略要兼顾安全与代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国内石油资源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未来我国石油供应长期大比重依赖国际石油市场已成为必然。国际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但并不存在短缺问题;局部的、暂时性的石油供应中断风险仍然存在,但风险性趋于降低;石油价格的频繁变化仍将是国际石油市场今后长期的主要特征。因此,我国石油战略的核心要从保证石油安全向以合理的代价实现石油的长期、稳定、持续供应转变。目前,我国缺乏有效规避石油市场风险的手段,被动接受国际油价的变化并在石油进口方面“追涨杀跌”,往往造成对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冲击和国民财富的净流失。为此,应建立市场化的风险防范体系,更主动地融入国际石油市场,通过更多地引入竞争,分散风险,从而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5.
保障石油供应 维护石油安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我国与美国石油工业供需发展情况的对比,在分析美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石油工业自身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石油供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7.
8.
9.
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能源的主要矛盾是石油的供不应求。因此,有必要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发挥我国煤炭资源的优势,研究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产醇类燃料等能源优化和替代措施,来缓解石油供需矛盾,还应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石油供应形势和资源及安全战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相对不足,而世界石油工业一直处于资源保证程度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中,石油储量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鉴于和平时期的石油供应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石油安全问题的核心,我国应采取如下的石油资源战略:(1)树立全球化的石油资源观,优先利用世界上廉价的石油资源以实现经济发展;(2)经济开采国内石油资源,不以降低经济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产量的稳定;(3)把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区域重点放在中东、俄罗斯,并积极进行中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区的工作。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战略的构想是:(1)把石油进口战略部署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有机地联系起来;(2)在石油进口方面进行认真的经济比较分析,实行进口渠道多样化(俄罗斯天然气东输管线的建设可一并考虑);(3)从建立和增加民间商业储备起步,逐步达到战略储备的目标;(4)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5)开展区域性能源合作,建立互利的集体石油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石油问题引起了业内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关于石油战略储备的话题沸沸扬扬。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或长期供应能力不足;也不是由于政治、军事冲突而对我国可能实行的石油禁运,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东地区突发事件引起的国际油价波动,以及其他国家间的重大冲突造成短期石油供应受阻而波及中国。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而且应根据我国的生产和消费状况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我国石油储备、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作为我国能源消费主体的煤炭储备已提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基于供应链管理,实施全球化资源整合,满足客户的独特价值,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立足于煤炭供应链管理模式,探索建设国家煤炭储备体系之策。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22年以来,在俄乌冲突升级、全球需求旺盛、库存低位运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时隔8年再度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与2008年、2011-2014年的高油价相比,本轮高油价伴随着全球能源大转型。全球石油市场呈现高油价、高贴水、高毛利、高需求、低库存、低供应、强结构的“四高两低一强”特征。与此同时,国际石油贸易格局深刻调整,原油贸易流向发生重要变化,同类资源竞争加剧,出口国定价权和话语权显著增强,进口国成本大幅抬升。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建议中国在高油价下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国内增储上产,牢牢端稳能源饭碗;发挥消费市场潜力,持续增强贸易能力;完善战略石油储备轮换机制,尝试开展市场化操作;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石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石油法律主要是以《矿产资源法》为主体、以国务院颁发的几个行政条例为补充来构建的,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整体规划,对于如何保护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如何处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问题,并未在法律规范中体现出来。我国的石油法律制度体系应既有以反映市场规律、以物权法理为核心构建的石油资源法律制度,也有以规范政府与石油产业关系为中心的石油行政法律制度,还有以保护石油天然气工业安全为目标的石油刑法制度。《石油资源法》是石油法律制度的核心,面,艋与《矿产资源法》等的协调问题。石油行政法律的核心内容应包括:明确管理、调控石油产业的行政主体;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石油监管体制;制定石油储备法;完善节油与实行能源多元化的法律制度。针对油气领域的犯罪,首先应加大打击力度即提高犯罪成本;其次,要在制度上逐步完善中央石油企业与油气田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关系,提高地方政府保护油气田和油气设施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伊拉克、海湾乃至整个“大中东”的影响力大为增强,但是,美国在“大中东”并不能为所欲为。对“大中东”的战略与对策成为美国总的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美国的战略目标不不仅限于石油。伊拉克战争是确立美国对欧亚中南部地区霸权进而称霸整个欧亚大陆的更大行动的一部分。美国政府打算以伊拉克为突破口在“大中东”地区推进民主化改革,但“后萨达姆时代”伊拉克的政治整合,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国改变“大中东”社会制度的构想能否实现,仍然存在一些变数,而剧烈的社会变动不可能不对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东石油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开放体制下经济安全体系指标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彭宇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是指在贸易和投资高度自由化的条件下,一国必须具备的抗衡跨国公司垄断本国国内市场、损害本国权益和传导外部冲击的能力。外资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20.
2014年5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一份为期30年、总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长期供销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多了一份保障。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问题,从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和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石油供应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在石油和天然气缺口逐年上升的新形势下,我国应该加快建设和完善石油资源保障体系,多措并举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