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小老板,就是有钱,却还没有到财大气粗的地步。虽然也奔波,却也有别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任何一条街道,有商铺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当然,看到他们影子的地方,也一定能看到保险营销员的影子。他们是中国未来中产阶级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这就意味着他们也同样是未来中国保险最重要的客户群之一。他们怎么看保险?他们怎么看保险营销员,以小老板为镜子,或许更能找到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修思禹 《英才》2012,(2):127-129
他们长着标准的东方人的面孔,在中国土生土长,却拥有国外身份;他们在国内和国外都建造了一个"家",却不好抉择幸福在哪里……现在中国的精英阶层正悄然兴起候鸟般的生活,他们被冠以"季父"、"月父"等充满戏谑的称呼,却坚持跨洋生活。他们完成了原始积累,非富即贵,但却没有心灵的安定感;他们长着标准的东方人的面孔,在中国土  相似文献   

3.
方芳 《经营者》2011,(24):100-107
这群人薪水很高,时间很忙,品味很独特,他们不喜欢“撞衫”.更不喜欢“撞车”,当连自食其力都没有的孩子都开车SUV在四处横行,他们却被西装革履包裹着塞在格子间里,但是他们有一颗爱撒野的心,就算没有时间去西藏远行,也要将自己放归城市最近的森林,所以他们要有自己的独特选择,开启城市精英的撒野记。  相似文献   

4.
张锐 《企业研究》2004,(5S):53-56
虽然温州人用自己血液中流淌着的顽强经商本能创造了当代中国一个又一个商业经典,但这帮中国的“犹太人”却始终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那瞪大着的双眼正在快速地搜索着市场缝隙中冒出来的每一个商机,在城市中崛起的一座座高楼面前,他们如今也下起了赌注。  相似文献   

5.
有一段话这样描述他们:“他们优雅、智慧、收入丰厚;他们着眼未来,创造财富;他们是那些随着社会和法制的逐步完善而合理地获得较高劳动报酬的人,是受社会尊敬的劳动群体;他们是改革开放20年后出现的社会宠儿;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收入,追求化品位和生活品质,虽然不是导演阔绰却也生活优裕,是人群中令人羡慕的一类;他们中有医生、专家、律师、职业经理人……”还有一段话这样描述他们:“在目前的中国,他们面临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基本上既没有家庭背景又没有太多的财产,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职业前途。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讲,一旦失去就意味着破产,既然不是祖传的富有阶层,因此收入增长的希望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他们愿意社会向上发展,并不愿看到动荡的出现,他们是经济动荡最大的受害。富人经济实力雄厚,忍耐一阵,损失一些财产也就挺过去了;贫困阶层本来就没有什么,无非也就变得更穷;可怜的是中产阶层,仅有的一些财产一下子全都失掉了,只能从头再来,其中一部分人落入贫困,从此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6.
东方愚 《东方企业家》2009,(12):102-107
女富豪越来越多,中国的女强人开始大行其道,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相比女富豪而言,那些富豪大佬背后的贤内助们,是更为庞大却同样不失精彩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走到商业舞台正中央显露身手,却分明是中国商业变迁史上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导报》2009,(12):20-21
提起军人,人们想到的大多是训练场上的矫健男儿,或是驰骋战场、抢险救灾的英雄好汉。可是有这样一批军人,他们可能没有上过战场,也不曾经历硝烟的磨练。但他们却在复员转业后,在曾经引以为豪的军人生涯结束之后,用他们在军营锻炼出的坚强毅力和特殊品格,在没有硝烟的商海中挺立潮头,成为另一种杰出的战士!  相似文献   

8.
海归二代     
他们没有父辈们“报国”的倾向,却苦于自己表外是个“中国人”,内里却是个“外国人”;他们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叫“香蕉人”  相似文献   

9.
11月17日,一篇题为《快递员改变中国》的文章被刊发出来。这篇报道对就业增加的解释是令人信服的,但结论却可能有些冒失——我想问的是,"快递员"真的能够改变中国吗? 这样说对快递员没有任何不敬。我们今天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快递员——我和家人也一样。我跟几位送快递的小伙子聊过天,对他们的辛苦是有了解的,借此机会向他们表达敬意。我的理解,就业格局正在改变恐怕没有什么异议。  相似文献   

10.
接受主义     
王冉 《中国企业家》2011,(1):108-109
在中国,即使像我这样一个在主观上试图尽力把想法说清楚的人也不得不把文章写得七拐八绕,原因是有很多话在中国不能说。中国人讲究什么身份说什么话,而并不在意什么人说什么话,于是我们看到很多身份在为自己的身份而说话。这里面有什么差别?差别是,在中国,很多人的身份决定了有些话他们没有权利说,而另一些人有可能很不专业却可以说。  相似文献   

11.
很多外贸业务员认为开发新客户是非常困难的事,付出了许多,也做了很多努力,可是效果却很差。他们都希望能有某种方法,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其实在开发外贸新客户这个问题上没有哪种方法是最好,也没有那种方法可以立竿见影的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关键还是要看方法有没有用对,细节有没有做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安徽乃至全国,只要说起刷子制品,几乎没有不知道午马牌和玉桐牌的。在桐城市范岗镇,有两家名声显赫原本却为同一家族的大制刷企业,它们就是分别创出这两个知名品牌的三环制刷有限公司和玉桐制刷有限公司(http://www.51yutong.com)。20世纪末,省内国内一些大型制刷企业大多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纷纷败北,而午马牌和玉桐牌却很快成为中国市场上的新秀,后来居上。现在这两公司几乎统领着中国市场上一半的制刷业务,他们甚至打入了欧倍德、家乐福、东方家园等这样国际性的商家,在同行业中绝对算得上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3.
反思郎张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年的中国经济学界,郎成平和张维迎两位学者之间的争论可谓是一道风景。尽管这场争论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争论带给世人的思考却没有因此而结束,这场争论至少带给我们如下几个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不知道当初央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的人士有没有预料到,在他们洋洋两万言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最后部分,提出的那一句“可以考虑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的建议,虽仅廖廖数语,却在业界激起极大波澜,堪称是对地产生态链的深度撞击。  相似文献   

15.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现在,一方面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界,都深感所需人才在质量上和数量上的严重短缺。然而另一方面,事实却又表明,我国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能人很多。在一些条件适宜的单位和地方,他们正在崭露头角,大显身手。看来怎样有效地识才、用才的问题,是急迫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中国企业已不满足于仅在国内发展,他们纷纷走出国门,到海外建厂。出国办厂的路虽然艰辛,但由此带来的兴奋与挑战却让企业家们跃跃欲试。许多企业也开始做着向外发展的准备,但同时他们也正在困惑中选择:有没有必要到境外建厂?该到哪些国家建厂?如何保证成功率?近七成投资不赚钱 在境外扩张的热潮中,许多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有许多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7.
林勇 《房地产评估》2007,(11):20-27
空间上的“脏乱差”,不过是城中村冰山之一角。中国可能有一夜之城,却不可能有一天内完成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还农民以发展的权力,他们自己就会因应市场,成为城市化中积极行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职业经理人阶层在中国还是个较为稚嫩的群体.他们还没有独立站稳脚跟昂首前行,边学习、边历练、边成长乃是他们目前彰显的个性。企业家呼唤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追逐老板,而老板却又在不断玩味中脱胎换骨,进而成为众目睽睽的类企业家明星。  相似文献   

19.
张翔 《乡镇论坛》2008,(36):10-10
在2005年秋季的一天,有两个失落的少年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林场里玩,恶作剧地点燃了那片丛林,他们想像着消防警察们灭火时的慌乱和焦灼,得意不已。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这一次火灾,一名消防警察在救火的时候不幸牺牲了。  相似文献   

20.
主打中国品牌的洋VC已形成一股势力。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与背景:主体是一群“海归”,管理的基金来自海外,他们在中国很成功,但在本国却不声不响,甚至没有人知道VC还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他们具有难得的机会把握好西方投资管理的“科学”和中国市场商情的“艺术”;他们贯通中西文化,在中国企业和西方资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