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在我国保险市场的起步阶段制定的,不但已落后于目前的市场形势,更不可能解决如何与世贸组织有关服务贸易协定相一致的问题,因此,修订和完善<保险法>已显得非常现实和紧迫了.修改<保险法>对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新保险法>实施近半年,保险销售误导问题仍然存在.在此,专家教你慧眼选购保险. 涨价传言 "新法实行后,我公司对旗下多款产品实行价格调整,涨幅至少达三四成,要买可得抓紧了."  相似文献   

3.
"财产保险合同有受益人概念适用"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受益人概念是否可以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我国<保险法>做出了明确的否定.<保险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然而,在保险理论界,仍然有学者认为受益人概念可以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而保险实务上也出现了投保人在财产保险合同中指定"受益人"的情形.财产保险合同中是否有受益人概念,关系到受益人概念与体系的完善问题,因此,本文拟对相关观点予以分析,以廓清受益人概念的适用范围上的迷雾.  相似文献   

4.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法》要求保险人和投保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保险人业务操作不规范或投保人的过失等原因。目前,因双方违反“如实告知”法律义务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日渐增多。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如实告知”是双方的法律义务,任何一方都应严格遵守,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超值重复保险制度在<保险法>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以贯彻财产保险的损害补偿原则为根本出发点,但其功能和意义又远不止防止被保险人获得超额利益、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实践中,它还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加安全保障.我国<保险法>第41条对超值重复保险作了规定,但有关各保险人的赔偿问题确有些缺陷,不利于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针对上述问题,参考已有资料,结合我国<保险法>和国外保险法制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对<保险法>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老龄化是各国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应对老龄化、维护社会稳定,也成为所有国家不得不重视的工作.自1889年德国《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实施以来,各国都在逐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1994年,世界银行提出了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的思路,被各国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7.
钟凡 《中国保险》2002,(3):54-55
在保险法出现以来,关于保险利益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对保险利益原则缺乏完善的规定,导致了很多困惑和争议.对此,笔者将结合英美国家相关规定、判例以及我国保险法、海商法的规定,对保险利益的含义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第一年,中国保险业会迈出哪几步? 修改<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95年颁布,迄今实施5年有余.近年来业界修改<保险法>的呼声日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认为:修改、完善<保险法>已是刻不容缓.由于<保险法>与新形势的不适应是如此之多,更要命的是有些条款会严重制约民族保险业的发展,比如<保险法>第104条关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规定,与现实需求相违背,也与国际惯例不符.  相似文献   

9.
保险受益人是人寿保险合同中的关键人,其利害关系直接关系到被保险人的生前意愿及保险人履行责任的有效性.虽然《保险法》中对受益人做了诸多规定,但是在实际保险业务中,因其复杂性和突发性,导致很多案例需要法官亲自裁决,无章可循.本文主要对新《保险法》第42条与原《保险法》第64条进行了比较和阐述,通过对《保险法》的较为整体的研究,主要针对部分受益人死亡或者丧失受益权时的保险金给付做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罗涛  刘琨 《海南金融》2006,(8):40-42
现行《保险法》虽然较旧版修改了很多内容,但其实质性变化并不多,依然存在着一些漏洞。特别是“谢某诉信诚人寿保险合同纠纷案”的发生,使得保险合同法部分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尖锐。本文试图通过“信诚案”来说明当前《保险法》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义栋 《浙江金融》2002,(11):42-42,36
于199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作为一个行业的基本大法,它对于规范我国保险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保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根据我国同世贸组织各成员国达成的协议,现行<保险法>就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修改我国的<保险法>.  相似文献   

12.
保证,起源于英国海上保险法.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共有九条有关保证的规定.在我国,保证是海上保险合同中特有的一项规章制度.但是在<保险法>和<海商法>中都没有对保证这一概念作出定义.我国法律中仅有的关于保证的内容就是<海商法>第235条关于违反保证条款的后果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袁继尚 《金卡工程》2009,13(10):86-87
我国保险法在人身保险中明确规定了受益人制度,而财产保险中一直未时此做任何规定,处于法律空白状态.保险法的此处空白.随着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法律缺位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本文以保险法的此次修改为切入点,从专家学者的观点谈起,逐步引出笔者对完善保险立法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适应新的形势和客观环境的变化,我国对原<保险法>进行了修改.本文从新<保险法>对宏观保险市场的影响,即促进保险进一步市场化和保险市场进一步规范化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谢文华 《中国保险》2002,(12):1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新<保险法>)于2002年10月28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通过.这是保险界的一件大事.这次对自1995年颁布以来的<保险法>进行的第一次修改,标志着我国保险法制建设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新<保险法>在规范保险市场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加强保险监管、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对于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建亭 《中国保险》2008,(10):42-44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二次修订草案面向全国征求意见.可以说,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王达 《中国保险》2003,(6):52-53
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新《保险法》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保险法》对原《保险法》的条款作了一些调整,涉及到整个保险业的方方面面,其中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强化保险监管问题.从新《保险法》调整的内容看,强化保险监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化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力度,二是强化保险公司自身监管力度.从目前来看,强化保险监管部门呼声比较高,而对强化保险公司自身监管则显得弱一些.因此,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当今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迈入实质性阶段,我国保险体制和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自身监管力度和效能,如何按照新《保险法》规范好各保险公司的行为和准则,已成为当今保险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09年2月28日,中国保险法迎来了重大修正,新法经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后,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在新的保险法里,针对投保人的保护有了更为明确的措施. 根据目前施行的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相似文献   

19.
英国海上保险在全球占有领先地位,其海上保险条款是许多国家模仿的对象。英国《2015年保险法》在《1906年海上保险法》基础上的诞生对海上保险法进行了重塑。本文通过比较英国《2015年保险法》和《1906年海上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具体内容的变化,分析我国《海商法》的完善方向,使保险法更加适用于实践,为海上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正式实施.新<保险法>的目的在于强化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引发社会各界对新法实施工作的广泛关注.该如何看待新<保险法>的变化?与消费者自身利益相关的看点有哪些?消费者购买保险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法务与合规部律师张海姣女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