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中西方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禁忌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种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了解禁忌文化,就很可能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下面简要介绍了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下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禁忌文化中的几方面,以及禁忌文化对中西方交流的意义和影响,探索禁忌文化的内涵,以便人们更好的交流,避免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2.
罗淞文 《魅力中国》2010,(23):279-279,283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除了从正面了解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还要从反面了解他们的文化禁忌。语言禁忌是文化禁忌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说起,揭示了种种语言禁忌现象,进一步分析了语言禁忌的本质和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磊  王洋 《黑河学刊》2013,(1):37-38
禁忌,是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传统或风俗的原因使人们有意识的避免触及到一些事物。而禁忌语(taboo)是指语言中特定场合下能引起听者不满的词语。一般来说,这种语言极不雅致,但仍是语言的一部分。禁忌语,顾名思义,是犯忌的词语,是无形的戒律规范着人们的语言和行为。在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语言禁忌,中国的汉语如此,英美国家的英语亦是如此。由于文化的差异,禁忌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禁忌语已成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障碍,了解从英语和汉语禁忌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有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文化和习俗以及节日文化习俗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中国春节的节日文化习俗和西方圣诞节的节日文化习俗以及节日禁忌习俗,对比分析了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异同点,以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指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对这种习俗产生敏感性,了解它们的异同,有利于我们进行交流,防止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文化冲突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及两种文化间的文化差异.为了解决跨文化交际冲突,以案例分析说明中西方文化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以及文化因素在人们跨文化交际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针对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障碍和误解,提出了减少交际冲突的可行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婷 《新西部(上)》2013,(Z1):248+244
本文对中西方的数字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禁忌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这是受宗教影响、历史与神话影响、民族文化心理影响而产生的差异。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礼仪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规则。礼仪的本质是文化,是文化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中西方社会因其历史发展背景不同,社会文化起源不同,因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从日常表达、称谓表达、吃喝宴请、民俗禁忌等几方面比较中西方礼仪文化,以期为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流提供有效的交际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萌  何江胜 《新西部(上)》2009,(6):108-108,110
本文分析了中西方饮食习俗的不同,认为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差异充分体现了饮食与文化的差异。在愈来愈频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掌握语言与文化差异有益于民族间消除误解,沟通顺畅。  相似文献   

9.
郭静 《新西部(上)》2009,(12):168-168
本文介绍了英语中禁忌语和委婉语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特点并探讨了他们的应用和发展。作者从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礼节等几方面探讨了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以期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得跨文化交际更顺利、更成功。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严 《黑河学刊》2006,(2):71-72,125
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的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化是千变万化的语言用法和语言习惯产生的重要原因,现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并且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跨文化”的关键就是跨越文化障碍。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汉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言谈举止更需谨遵"非礼勿言"的原则。所以,探讨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文化内涵,对了解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旭 《理论观察》2006,(2):165-166
禁忌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它像一个无形的戒律束缚着人们的语言和行为,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设置了障碍。使人们不得不注意避开它,以期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把某些重要禁忌归纳于众,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一、社交禁忌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需事先预约,因为突如其来的拜访会打乱主人生活、工作安排,造成了不便,会令主人感到不快。中国人除了大事,常常没有预约访客的习惯。在英语国家里一个最大的禁忌是个人的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非本人乐意,他人是绝对不能过问的。一般来说,隐私包括年龄、财产、工资收入、婚姻、恋爱等…  相似文献   

13.
游佳 《魅力中国》2011,(14):281-282
这篇文章旨在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研究口译。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可能会遇到文化障碍和冲突。培养译员的跨文化意识是解决文化差异的主要途径,也使他们在口译过程中成功完成跨文化交流。口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还是一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转换。这篇文章,通过中英文口译中的例子,解释了文化转换的重要性。跨文化意识是一种跨文化思维方式和对文化因素和文化认同的敏感性,它对于高质量的口译是不可缺的根本因素。因此,坚持不懈的培养跨文化意识是译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在语言的交往过程中,又以多种而复杂的方式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文化现象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文章通过中英语言(特别是词汇)对比了解其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多方面对语言的影响,使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时更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语言对比,冲破语言和文化障碍,更有效地、准确地掌握和使用外语.  相似文献   

15.
李东娟  马冬 《理论观察》2011,(5):164-165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只重视语言本身的内容,而对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很容易忽视。语言的功能之一是表达言外之意,通常需要非语言行为的配合来实现"言下之意"。本为主要简单从非语言行为的分类、特点、功能及作用来浅析不同国家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应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产生的误解,从而提高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死亡的忌讳、对性的忌讳阐述了禁忌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相同点的体现;通过对隐私的不同态度,对数字的不同理解,动物禁忌的阐释,说明禁忌语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点的体现.了解禁忌语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可以促进人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达到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层层面面。从广义上讲,宗教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而语言又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裁体。研究佛教与基督教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正确的认识宗教的作用,以利于我们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现象,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推动东西文化交流向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隐喻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英汉隐喻因环境文化、风俗文化、宗教历史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大学生不应仅依靠在课堂上的学习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韩清桦  徐丽华 《中国经贸》2011,(10):155-155
语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言运用同时也会限制语言运用。文化语境是语境中的一种,会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一定的障碍。本文从语境角度出发,分析影响英汉习语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20.
赵茜 《新西部(上)》2010,(2):154-154,161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方面分析了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主要是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所提供和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创造更多的真实语言环境;拓宽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用途;在跨文化教学中应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