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陈攀  李永勤 《全国商情》2007,(9):107-107,111
农民工问题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着特殊意义,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农民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在城市的各种权利、利益问题,将其市民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得以解决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城市区域发展的基础和主导,城市化是城市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城市化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城市区域发展的规律.按照城市化规律调整社会经济活动是城市区域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城市拆迁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拆迁问题也在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中逐渐显现,通过在N市有关拆迁社区的实证调查,我们发现老年群体作为被拆迁群体的组成,影响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经济负担增加、养老方式受冲击、情感生活被打断、原有社区支持体系被打破以及生活不便等方面。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愈发凸显。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既是人类发展权的现实写照,更是外来人口的希望所在和奋斗的着眼点。通过里克特量表对杭州市外来人口的就业满意度进行测量,并采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从外部法律环境、政策制度、社会公平、社会组织、个体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提升外来人口的劳动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结构转型与高速经济增长,以及贫困人口数的下降和不均等现象的上升,城市化无疑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化对地区间、城乡间的不均等以及城市和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城市化能有效减少农村和农民工的贫困,也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城市劳动力市场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化与城市贫困正相关,关键原因在于农民工与城市工人之间的就业竞争和政府扶贫政策的失效.提出一个对农民工没有歧视的、更具包容性的政策组合可以构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如何让这些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探讨了农民工如何被城市排斥问题.笔者认为,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的关键是如何适应的问题,包括职业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等,而影响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能力弱、行为修养不得体等,因此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单体城市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城市群体的形成就成为支撑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成渝经济区城市群是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中西部地区城市数目最多的城市群.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城市间空间联系现状的分析并与发达地区作比较,以期加快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8.
随着发展重心由城市向郊县转移的"十二五"规划的确立,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对远郊农村地区带来的结构性弊端更加剧烈和显著,郊县农村人口的动态结构给发达城市带来无法回避的巨大行政压力,并呈现以城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与农村自身发展之间、政府有限公共服务能力与日趋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外来人口与本地社会之间不协调等多重矛盾,既拉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也影响了城乡基础设施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缺乏积极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中国城市化整体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旨在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思路模式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理性选择。基于扩大非农就业的路径选择,城市化促进模式体现为一个政策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收入,降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成本,扩大非农产业市场的劳动需求,完善城市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水平偏低的成因与提振策略经济学博士李力行在2010年12期的《浙江社会科学》上发表题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一文,对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的现状进行了学理性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采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城市和农村的要素市场被割裂,通过价格扭曲等方式从农村提取剩余来补贴城市,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重视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能够容纳的就业人数少,因此城市化水平低.二是自1997年县改市停止以来的十几年间,中国一直缺乏一套合理的城市设立标准,城市数量保持停滞.中国的建制市,不像西方的城市型行政建制,而是被赋予了行政级别,与省、地、县这样的广域型行政建制混在一起,既要管理人口密集的城市核心区,又要管辖下辖的农村区域,导致许多城市功能定位不清,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行政管理体制的僵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城市化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是城市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们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纽带。然而,农民工却生活在城市生活的最底层,他们的社会保障处在无人问津的境地,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国民待遇,尤其是社会保障权益。本文认为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制基础。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得到了落实就会促进城市社会化的进程.反之则会带来更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加速城市化进程成为中国21世纪的历史选择.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还很不合理.造成西部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产业结构老化,技术水平低以及小城镇主体虚弱等.为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以加速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英国,早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农村移民严重的住房问题,政府干预也极少;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农村移民和工人阶级的努力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干预,到城市化完成之前,农村移民和工人阶级的住房问题才有了有限的改进;只有到了“一战”特别是二战之后,随着国家住房社会政策的强有力干预,以农村移民和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住房问题才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进而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时,将带来人口、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人们的居住地由相对分散且规模不大的村落向城市集中,人们的就业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增强,从而带来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促使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明显,新社会阶层经济地位加强,价值取向多元,政治诉求、社会参与欲望明显加强,引致社会变迁。义乌新世纪以来,工商业经营户快速成长,成为资本所有者阶层;外来人口形成群体,加深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城市扩张致中等收入阶层开始形成。这种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引发利益诉求变迁,利益集团初具雏形,游说政府、影响政策;非政府组织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需要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进行政治参与和社会事务参与,加强阶层融合;高度重视城市化、国际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妥善处理各种阶层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在近13亿人日中有70%即近9亿农民.因此,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主要是乡村城市化问题,农业、农民的现代化问题.根据一项统计,我国1995年的城市化水平只相当于世界上1950年的平均水平,落后了45年.80年代费孝通提出“小城镇是大问题.”“现在看来,城市问题很大,解决问题靠农村;农村问题很大,解决问题靠城市:农民问题很大,解决问题是让他不是农民.”据我们近年来对浦东农村城市化的调研,在浦东一些准城市化地区,已形成的“镇管社区”模式值得关注与推广.浦东新区的城市化过程不是自然演变而是经济开发外力推动的结果,乡村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提出了"城市=社会"而"乡村=自然"的哲学隐喻,把握了城市和乡村在社会化进度和程度上的差别。但黑格尔过于强调城乡差别而将农村被排除在社会化体系之外,这就致使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圆融性大打折扣,也不符合现代世界农村城市化的潮流。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所继承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局限,其"乡村城市化"观点也构成对黑格尔城乡差别观点的超越。通过这种对比阅读,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及其必然性,同时警惕中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与土地制度双门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都不高,主要是受到一系列城乡隔离制度的约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约束,它们分别形成户籍和土地双门槛,用以阻挡城市的社会福利被外来人口分享。城市规模越大,双门槛越高。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应当着眼于减少城市中分配成本高昂的福利,降低户籍与土地双门槛,并放松对市场力量的束缚,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不仅是推进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动力。甘肃省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 ,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 ,激活农村市场 ,这关系到我省现有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市场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面临体制创新。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随着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量的迅速扩容,不少城市正在变成“区域中心城市”或“国际大都市”、“都市群”,等等。在中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唤醒了沉寂多年的边城、矿城,这些地区城建工地的热闹张扬着西部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同时,农村的城市化也进入了“中心城镇+卫星乡村”的新阶段。然而,我国现有城市管理体制还不适应迅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如何改革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特别是城市基层管理模式,是本文所要探索的基本问题。城市管理面临的困境我国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