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和关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应遵从以下原则:服务生产,促进增收,提高农民生活的原则;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保证实效的原则;内容全面、结构合理的原则;宏观建设与微观建设相结合,国家和地方共同努力的原则;试点建设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投入充足有力原则。要高度重视,共同努力,使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早日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
从领导中央苏区法治建设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整个政法工作的法治实践过程中,董必武始终坚持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他提出: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围绕中心任务、突出重点;法治建设为经济服务必须健全法制、完备机制;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3.
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信息化体系由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谁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构成,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两项内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第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第二,决策的及时正确管理措施的得当,要靠完整、可靠的信息和快速的综合分析能力来保证;第三,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等提供智能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思想认识层面,某些高校领导干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在制度建设层面,制度不完善,执行力较弱;在监督层面,监督程序和手段不完善。对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在指导思想方面以创新精神指导该项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规范制度架构;在监督方面建立立体的监督体系,多层面、多系统地做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5.
理性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理性精神是当代中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内在需求;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有搞好调查研究,做好宏观规划;探寻建立有效的文化建设机制;努力走好文化下乡之路,积极发挥其有力的功能;做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抓好农闲季节和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搞好文化服务;抓好物质性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会泽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36.01万人,截至2010年底,解决了19.71万人饮水安全建设任务,成功探索出农村供水经营管理模式,运营健康发展。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介绍了会泽县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加强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创新建设机制,激发群众建设热情;创新资金构成模式,破解地方配套资金难题;建立项目前期经费投入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四个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陈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2,(16):214-215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举措。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深化宣传教育,奠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丰富载体与手段,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建立廉政文化建设成效评估体系,检验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构建了相应指标体系,提出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乡风文明、民主管理四大目标,以此作为一级目标,分别作了细致的分解形成了三级指标体系;建立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体系,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整洁、住宅外观、安全设施分别建立了标准,形成了三级标准指标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水平进行了评估,大体上分为达标、基本达标、改进和不达标等四级达标情况,并用设计的指标体系对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进行了评估,结果与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中国的社会建设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最终归宿,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两者在内容上又是交叉重叠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马益宝 《江南论坛》2006,(11):46-48
按照“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标准。近年来,无锡的社区建设和和谐社区建设得到了持续快速的推进。以2004年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街道职能和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标志,全市的社区建设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开拓创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加强了社区组织建设,确立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服务向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发展,全市已建成各类社区服务设施5200多个.建成各级社区服务中心250个;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卫生事业得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社区环境不断美化;社区治安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和合规文化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履行内控职责,加强案件风险防控;深入开展员工行为排查专项治理工作五个方面,论述了农行临海支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正在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政治文明的助推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着精神动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的发展水平、繁荣程度影响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生态保障作用。文章以甘肃省泾川县为例,总结提炼了一般意义上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在生态意识文明上,以培育生态文化为目标;在生态环境文明上,以整治农村环境为基础;在生态行为文明上,以突出环境友好为关键;在生态产业文明上,以实施循环经济为支撑;在生态制度文明上,以构建制度体系为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新疆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的基础差、水平低,新农村建设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增收难;制度创新难等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专业设置、专业教学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龙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和管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逻辑构成和理性选择。凸显市场性的要求设置专业,是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凸显就业性要求确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定位;凸显务实性要求建设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核;凸显开放性要求确定资源结合方式。是专业建设的基本途径;凸显特色,是专业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我国改革的鲜明特色和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陈家骥 《经济问题》2008,342(2):65-67
回顾山西农经学科的学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学风建设的首要原则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是学风建设的根本宗旨问题;坚持以增加农民的福利为本,是学风建设的终极目标问题;坚持多学科兼容并包,坚持理论创新而拓宽视野,是学风建设的发展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现代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迫使企业加强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本文阐述了人才梯队建设的涵义,探讨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的合理化组成结构及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路径,通过案例分析,论证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路径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企业应树立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理念,加大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根据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的结构组成和能力结构分布状况,综合采用各种方法,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化人才;疏通信息化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信息化人才的合理化流动;及时解决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企业信息化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层建设是涉及基层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建设工作,必须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管理能力;必须强化班组建设,提升基层队伍技术业务素质,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