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冲销与电子化交易确认是当今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新兴交易管理业务,代表着危机后场外衍生品市场信息更透明、更集中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利率互换交易规模的扩大,制约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的因素逐渐显现。为此,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国际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筹备推出了利率互换冲销和电子化交易确认业务。相关业务的推出与不断完善有效提高了银行间利率互换交易的标准化程度,降低了市场整体风险,提高了市场成员的资本利用效率和授信管理效率,是银行间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利率互换市场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标准利率互换协议中的条款进行变化,市场创造出了非标准的利率互换交易模式。一些市场参与者尝试通过非标准利率互换交易组合用于企业间资金借贷,偏离了利率互换交易的基本功能,有违监管要求,同时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否定其法律效力。资金借贷有资金借贷的合法途径,利率互换不能成为借贷工具。  相似文献   

3.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活跃利率互换交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今年2月人民银行批准利率互换交易以来,国内利率互换业务仍处于初期阶段,广阔的客户需求与市场交易难以找到有效的结合。下一步,国内参与机构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提高利率定价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积极从事利率互换产品的创新,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市场交易的活跃。  相似文献   

4.
利率互换交易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利率互换交易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结构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12月基于Shibor的交易量首次超过长期以来一直居于首位的FR007。该文对2007年末到2008年初这段时间内互换曲线的形变、互换利差变化以及互换交易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对利率互换的研究和交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市场期盼已久的利率衍生产品之一——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2月9日推出。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当日完成了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这标志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这一政策对商业银行、央行及金融市场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冲银行业利率风险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债务风险管理产品主要包括利率、汇率的互换交易及融入期权的结构型互换产品等。20世纪80年初国际金融市场经换(亦称“调期”)交易的产生,迅速成为西方跨国公司、企业及官方机构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金融双语     
2006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市场》2011,(4):83-83
2011年3月2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利率互换交易确认细则》,与此同时.本币交易系统向市场成员提供利率互换交易确认服务。该项服务实现了利率互换交易确认的电子化操作.通过设置统一的确认流程和标准化的确认书模板,规范了利率互换交易确认的流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市场》2011,(9):81-81
交易确认是OTC衍生品交易的重要环节,由电子平台进行集中、自动化确认取代手工确认(即交易双方签署纸质确认书),目前已成为国际市场衍生品交易发展的趋势。利率互换是当前我国银行间衍生品市场较为活跃的交易品种,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拆借中心")于2011年3月28日正式推出了利率互换电子化交易确认服务,同时出台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利率互换交易确认细则》。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试点利率互换。为丰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规范和引导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人民银行2月9日发布了《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