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本文使用中国金融市场和原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数据及人民银行组织的信用评级等数据资源,在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基础上,借鉴国际信用风险模型中违约模式代表KMV模型原理,实证建立由判别函数和违约强度共同构成的中国金融市场违约预警模型;探索违约预警模型在中国信贷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实务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金融市场和原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数据及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信用评级等数据资源,在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基础上,创新建立起国内企业信用等级转移概率矩阵,借鉴国际信用风险模型中盯市模式代表Credit Metrics模型原理、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实证建立中国金融市场信用组合计量模型,探索盯市模式信用风险模型在中国信贷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实务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违约数据库的缺乏,我国经验EDF函数还没有建立,这极大地制约了EDF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本文在我国EDF模型现有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尝试建立我国经验EDF函数,并用试点试验(PilotTest)方法对EDF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EDF模型能够在上市公司违约前1~2年预测出其信用质量的下降,同时EDF模型对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将EDF模型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喏全球金融市场信用违约事件多发喏利用各类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管理、组合、规避风险成为重要课题喏信用违约互换工具在各国普遍应用.本文对中国CDS工具业务模式、运营机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喏对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实施和银行对动态化风险管理的追求推动了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技术的兴起和发展。鉴于违约损失率在现代信用风险量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际及国内对违约损失率计量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银行业违约损失率模型开发与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管理信用风险的手段,但若使用不当,可能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在分析全球CDS市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CDS合约特质、违约风险的不稳定性、交易集中和信息不对称四个角度,分析CDS产品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为了完善中国的CRM市场,必须丰富产品品种;引入影子银行体系,优化投资者结构;完善CRM市场的定价机制;完善中国的中央清算机制,由市场选择估值方法,健全信用评级体系,提高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EDF模型在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违约数据库的缺乏,我国经验EDF函数还没有建立,这极大地制约了EDF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本文在我国EDF模型现有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尝试建立我国经验EDF函数,并用试点试验(Pilot Test)方法对EDF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EDF模型能够在上市公司违约前1~2年预测出其信用质量的下降,同时EDF模型对公司信用风险度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将EDF模型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 KMV 模型、Credit Metrics 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 Credit Portfolio View 模型这四种国际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四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 KMV 模型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2013年45家 ST 公司和与之配对的45家非 ST 公司以及2014年20家 ST 公司和与之配对的20家非 ST 公司为样本,对样本的违约距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 KMV 模型基本上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违约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也说明该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识别能力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模型所要求的一些假设条件在我国尚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等因素有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债务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综合利用KMV 模型与债务公司的财务数据会使信用风险的度量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9.
《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版的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的正式启动,彰显我国坚持金融创新和继续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下一步,需通过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引导市场参与者正确认识信用衍生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机制、促进市场参与者多样化等途径,推进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准确测度信用风险相关关系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资本计量至关重要,为此全面总结了当前信用风险相关关系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将其分为非模型方法和模型方法并进行了借鉴比较。其中基于历史数据方法和基于信用利差方法等为非模型方法,基于资产价值相关系数计算违约相关系数、渐近单风险因素模型、Copula函数方法均属于模型方法。我国由于数据积累较少,方法创新性不够,没有能够在新巴塞尔协议参数制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议我国政府和学者加强数据积累和实证研究,增强在国际银行风险管理参数设定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信用衍生品主要类别、积极作用及交易蕴含风险,分析评价了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监管层也有推出信用衍生品的计划,并于2010年11月开始市场试点,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构建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加快制定包括信用衍生品在内的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为市场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以解决《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有关规定与现行法律冲突的问题;适时修改监管规则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多采用信用衍生品管理风险;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12.
We analyze the market assessment of sovereign credit risk using a reduced-form model to price the credit default swap (CDS) spreads, thus enabling us to derive values for the probability of default (PD) and loss given default (LGD) from the quotes of sovereign CDS contracts. We compar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models allowing for both fixed and time-varying LGD, and we use these values to analyze the sovereign credit risk of Polish debt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ur results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a low LGD and a relatively high PD during a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13.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它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使信用风险变得可以交易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尽管信用信息缺乏、金融法规不健全、债务交易二级市场滞后等问题限制了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但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王乃嘉 《征信》2020,38(2):45-48
从总量的角度来看,信用债违约主体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违约主体的行业、地区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各主体的违约特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受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民企再融资收紧、股票质押爆仓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结合微观企业违约的最新特点,在信用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发生了投资激进、短债长投、公司治理风险、财务舞弊等问题。建议正本清源,加强对财务造假的惩治力度,强化企业信息披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民营企业信用缓释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market for credit default swaps has developed into a well‐functioning, global multi‐trillion dollar market, wherein investors price and transfer corporate financial instruments on the basis of credit risk.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the market. Next, I introduce theory and evidence on how investors price credits risk and explain how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 information plays a unique rol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credit spread. I then review the nascent empirical accounting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This review sheds light on several accounting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might be understood better in the setting of the credit default swap market. The final section summariz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16.
当前,商业银行以越来越快的步伐拓展自己的投资业务。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投资业务主要应从改变商业银行投资管理模式、丰富金融产品、提高商业银行投资市场的流动性、完善商业银行投资的信用风险和定价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田晓丽  任爱华  刘洁 《征信》2021,39(3):65-72
随着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飞速发展,数字金融正在逐渐取代传统金融模式而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金融服务方式,然而,数字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用风险.在对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数字金融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和重要特征,梳理了数字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模型,最后结合我国数字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Federal Reserve's announcements of 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 (LSAP) programs on corporate credit risk is complicated by the simultaneity of policy decisions and movements in prices of risky financial assets, as well as by the fact that both interest rates of assets targeted by the programs and indicators of credit risk reacted to other common shocks during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This paper employs a heteroskedasticity‐based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structural coefficient measuring the sensitivity of market‐based indicators of corporate credit risk to declines in the benchmark market interest rates prompted by the LSAP announce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SAP announcements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cost of insuring against default risk—as measured by the CDX indexes—for both investment‐ and speculative‐grade corporate credits. While the unconventional policy measures employ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have substantially lowered the overall level of credit risk in the economy, the LSAP announcements appear to have had no measurable effect on credit risk in the financial intermediary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