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货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项目,存货的期末计量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直接关联。企业定期要对存货进行检查,若发现存货因部分原因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应该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企业实际发展中,要对存货期末计量和存货跌价准备做好计量核算,在企业资产负债中更科学合理地反映期末存货的价值。可变现净价值的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是保证存货期末计价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黎岩 《理财》2003,(8):28-29
《存货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根据准则,一般的做法是,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材料作为存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期末价值的计量,主要根据持有目的来确定。一、用于生产的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存货,若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视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是否也低于其成本来确定。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表明用该材料生产的最终产品并没有发生价值减损,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冯涛 《理财》2003,(1):32-32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会计期末能否正确确定存货的价值将直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了客观地反映企业存货的价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按照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那么应该怎样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何正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呢?…  相似文献   

4.
存货的期末计量探究——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英 《会计师》2010,(5):32-33
<正>企业应当定期对存货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相似文献   

5.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项目,期末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程度,而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则是准确确定存货期末计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张英 《财政监督》2004,(10):40-41
一、通常计提跌价准备有以下几种方法 1、接单项计提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按每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逐一进行比较,取其低者计量存货,并且将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作为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应当根据管理要求及存货特点,具体规定存货项目的确定标准。比如,将某一型号规格的材料作为一个存货项目,将某一品牌和规格的商品作为一个存货项目,等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因素确定。虽然《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以举例的方式阐述了持有存货目的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存货跌价准备核算的影响,但对期后存货销  相似文献   

8.
邱淑松 《会计师》2009,(10):21-22
<正>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时间企业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一般应在资产负债表日,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计提的。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状况为基础确定,既不能提前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也不能延后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并且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相似文献   

9.
李伟毅 《税收征纳》2007,(12):31-32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0.
<正>新会计准则规定期末存货的计价要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价,当成本低于了可变现净值的时候,需要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规定是比较明确的,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因素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取得最可靠的证据估计的售价为基础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存货售价发生波动的,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对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则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予以考虑,否则,不应予以考虑。在实务当中如何去理解并操作呢。例如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刘忠玉 《财会学习》2018,(23):109-110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及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做了非常原则的规定,在实务工作中,如果涉及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的跌价准备的确定,仍用可变现净值做为基础,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在工作中的运用,对原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进行了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可变现净值和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列为一起,作为五种计量属性之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5条“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和第16条“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  相似文献   

13.
自测题 ?     
《财会学习》2007,(1):I0017-I0019
1 [单选题]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相似文献   

14.
《小企业会计制度》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条件下,结合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资产减值计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特色。《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仪要求对短期投资、存货及应收款项等流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不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本文仅选择小企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的选择、可变现净值合理界定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金未 《上海会计》2003,(8):62-62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涉及到的资产项目、计价方法及计提减值准备使用的资产备抵账户和相应的损益账户可归纳如下:资产项目 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资产备抵账户 损益账户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投资收益应收款项按估计坏账率计提坏账准备管理费用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存货跌价准备管理费用法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收益孰低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孰低法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  相似文献   

16.
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存货交易的影响.内部存货的抵销处理,除了应抵销内部交易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销售损益之外,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抵销期末对虚增存货价值部分计提的减值损失,即抵销内部的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二是抵销期末由于合并报表列示存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以及计提内部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存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均存在类似的抵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对存货损失的处理上,会计制度规定:由于预见存货可能遭受损失或不合市价,出于会计上的“谨慎性”,企业在期末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税法上不予认可;对于正常的存货损失,会计处理等同于税法,在本年利润中直接扣除;对于存货的非正常损失,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骨干产业和主导产业.在国际大环境面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依靠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也必然顺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存货作为制造型企业最具代表性的资产之一,其期末计量中涉及的可变现净值体现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鉴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将货币时间价值引入存货期末计量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晓燕 《会计师》2009,(2):16-19
<正>存货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对期末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Lower of Cost or Market Value,简称LCM),另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对期末存货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Lower of Cost or Net Realizable Value,简称LCN)。目前对于期末存货的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国家除了英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会计准则关于存货的计量方法 美国会计准则关于存货的计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在ARB 43之Chapter 4中,SFAS 151中也有部分内容.存货的基础计量方法是历史成本,在此基础上使用成本与市场孰低法(Lower of Cost or Market,LCM)进行计量."cost"的含义即通常意义上的"成本",然而"market"却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并不是简单的"市场价",而是指重置价格与可变现净值经过计算和比对后确定的一个价值量,本文简称其为"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