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恍若一夜之间,易中天这个名字炙手可热,如日中天。其当红大作“百家讲坛”之《品三国》铺天盖地,红极一时。据悉,王府井签名售书惹得4000人排队,害得片区警力吃紧。连央视访谈节目也在黄金时段推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易中天靠什么火?主持人与两位专家学者“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地“辩论”了不短时间,末了还是没有说清楚易中天到底靠什么火。易中天,湖南长沙人,三国消亡1667年后出生(1947年),现任厦门大学教授。因近“浪遏飞舟”的楼台,常到“中流击水”。大凡“击水中流”之人,从不乏惊人之举。他的大红大紫,既非天降馅饼,也非投机取巧,而是冰冻三尺另辟蹊径之正果。  相似文献   

2.
王小波十年忌日那天,网友风雨楼在我的博客上留言问,“先生没写点什么吗?”实话说,我从来没有为王小波写点什么,哪怕在十年前,哪怕在他的文集有几个版本摆在书店的时候,哪怕王小波的热度达到“王小波门下走狗”都能够成为一种自诩的符号时。这并不代表我对王小波的轻视。我读过王小波所有的杂文和部分小说。虽然我一直没有觉得王小波的小说有“门下走狗”们说得那么好,中国小说界缺少一个王小波也算不得太大的损失,不过我认为王小波的离去使中国杂文界缺少了一个最富于言说智慧的大脑。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以来,易中天横空出世,迅速窜红,不但讲座人气火暴,而且其作品已垄断畅销书排行榜,有人说他是“学者明星”,有人讥他为“学术异类”,还有女“意粉”放出话来:“嫁人就嫁易中天!”那么,易中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毕业去留问题,惊动过教育部1947年,易中天出生于湖南长沙,6岁时与父母移居武汉。1965年高中毕业后,18岁的易中天奔赴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共青团农场,一呆就是10年。在当地一所中学,易中天成为一名代课老师。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易中天一鸣惊人,考取了武汉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研…  相似文献   

4.
现在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企业家, 言谈中都有朝阳产业和传统产业之分。但我本人是极度反对“传统产业”这一称呼的。事实上,绝对没有所谓的“传统产业”。回顾五十年前,五金零件也是“高科技”产业,而现在所谓的某些朝阳产业也是没有品牌,只是做零件而已,而几年以后,这些朝阳产业还会“朝阳”吗?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希望和目标, 如果你有拿得出手的品牌,怎会一直“传统”下去?  相似文献   

5.
女人的称谓     
单正平 《西部人》2005,(1):56-57
女人有很多称谓,我在这里不想罗列,只就已婚中年女人的称谓发点议论。先说自己的事。我结婚不久,有一次来了客人,我介绍说:“这是我老婆。”她听了芳容失色。又有一次,我在电话里聊天,言及“老婆”二字,她在旁赫然作色,说一个人粗俗还不够?差点把电话给压了。还有一次,我写文章,自以为得意,请她欣赏。她看了勃然大怒,说你竟然把“老婆”叫到文章里去了,这叫自甘堕落!她绝对不能容忍丈夫叫她“老婆”。二十多岁的小媳妇,怎么就成了“老婆”呢?“难道我一结婚就老了吗?”她如此义正辞严,问得我面有愧色,把那篇文章中的“老婆”统统给灭了,以示…  相似文献   

6.
讷言 《走向世界》2006,(9):92-92
前阵子清闲,在各大网络论坛里一通乱转,突然发现世间多了一个火得不得了的名词:博客。网络论坛里的写手们水平没见长进,倒是有很多人在签名落款的后边多了条小尾巴,这条尾巴是一个网址,后边还往往跟着一句话:欢迎光临我的博客。博客是啥玩意儿?仔细看了半天发现是一篇篇的流水日记,文字水平如何遑且不论,单就那份一脱到底的坦诚,也不由你不赞一声好。为甚?为那份胆量。从古至今,济南还是颇出了些文人墨客,但突然多到了这个程度,还真就让咱这靠文字吃饭的“文化人儿”心里发虚,时时担忧我办公桌前的椅子是不是随时可能被换了屁股。于是不禁惶…  相似文献   

7.
乖乖的应门     
慧慧 《西部人》2005,(2):22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演戏,是那出传了多少代的老掉牙的“大灰狼与小羊”。演大灰狼的在门外砰砰地敲门,“小羊们”则一派天真地问道:“请问你是谁啊?”我们早就知道那大灰狼不可能诚实回答,它一定会想尽办法掩饰哄骗,甚至会说:“我是你们的妈妈!”这是怎样的一种不可思议!我们这一群“人生”的小绵羊,不论受过几次骗上过多少当,却还是相信门外那个不熟悉的声音以及那个回答!我试着问小朋友:“为什么小羊们会相信大灰狼的话呢?”一个小孩说:“因为大灰狼假装它是羊妈妈,小羊们就被骗了!”另一个孩子说:“被骗是因为小羊们都太想念妈妈了!”“…  相似文献   

8.
1.资本定价、“资 本流失”与企业改制 国企改革、产权重组、出卖企业(资产),搞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等等,现在已经被大家从观念上开始接受了,也有了一些政策。但是,反对意见还在,有老的反对意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比如有的人说,现在买卖资产,不再有观念上的障碍,但实际障碍仍无法逾越。许多国有企业那么多职工、那么多债务,想卖都卖不出去。所以结论是,靠产权重组来改革国有企业,理论上大概是对的,但在现实中还是行不通。  相似文献   

9.
寓言二则     
人的世界   狐狸抓到一只兔子,要吃掉它。   兔子说:“你还敢吃我 !你看过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没有 ?”   “看过又怎么样 ?”狐狸说。   免子说:“这个节目处处说明动物们总是弱肉强食,人们如此揭发动物世界的残暴,你还要吃我不感到可耻吗 ?”   “你说的那个 !”狐狸说,“那是人拍摄制作的玩意,如果让动物来摄制一部《人的世界》,将会看到他们那里比动物世界残暴得多。——对于我们,谁愿意为动物感到可耻就去可耻好了,那是一种很富有理想色彩的情感,可我现在需要的是一顿现实的中餐。”   1999年 7月 狼 鼠   …  相似文献   

10.
李莉现在在深圳的横岗镇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商店,算是一个小老板了,但在李莉身上,你一点也看不到外面所传说的女老板的那种风风火火,相反,李莉看上去美丽文静端庄。问到她成功的经历,她笑着说:“我这也算成功吗?其实我这人是没有太大志气的,属于那种小富即安的人,我认为我是靠机遇。人们一讲到特区的女人就觉得她们好像大多是做小姐当二奶的,其实那些只是少数,更多的女人还是靠自己拼出来的,加上一点机遇,有时便  相似文献   

11.
八小时这个概念和老总们是无缘的。每天总会有没完没了的会议等着你去参加,有各种各样的文件要你批阅。虽说企业开始转制,但类似这样的文山会海还是令人徒叹无奈。有些应酬,它来自方方面面,谁能说与工作没有一点关系,也许一个疏忽,一个怠慢,就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何况,这当中说不准还能捕捉到新的商业契机!这类“应景”的事情能够拒绝吗? 那么,一味地“忙”是否一定  相似文献   

12.
受四川汶川强震影响,我的家乡甘肃天水也成为了受灾地区之一。5月12日那天,大约下午3时许,母亲来了一个简短的电话,大意就是“家乡地震了,家里人还好,村里部分房屋脊顶受损严重,关键是你那里没有地震就好。”母亲有些心慌,没有多说,匆忙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13.
争议平其俊     
平其俊似乎已经没有争议了。 就连平其俊本人也感觉“自己已是一块黑炭,无法洗白。”在网络上,平其俊或者“平主任”的标签是“拍马屁”和“官腔”。哪怕是一些简单辩驳之辞,也会被众网友一起“扑灭”!多年从事“水利防汛”的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面对网上“汹涌的浪潮”显得手足无措。 十多天前,央视午夜一段3分钟的电话连线采访,让“平主任”闻名天下,骂声一片。“我现在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怎么说,都会招致骂声!”7月3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平其俊还是有些“后怕”。  相似文献   

14.
王凯 《新财经》2007,(4):16-17
在“两会”代表、委员中,企业家是一个很受社会关注的群体。每年“两会”,他们都会带来大量提案,在改善我国经济环境,推动国家进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两会”,企业家代表、委员们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思维呢?本期《新财经》刊发了对全国人大代表、海信团董事长周厚健采访和全国人大代表、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全国人大代表、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两会中的提案。通过提案,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家代表的关注视野已经超越了企业自身,在更大的界面上进行着更有意义的思考。“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参会代表、委员们的许多提案,在会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引发了无数网民在网上参与讨论,我们将在网站上刊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相关提案,对提案中的热点话题与读者进行交流和讨论,希望得到读者们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名老话: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互相串个门聊个天,或打个电话问个安,以表达同事之意、亲友之情,应该说,这是个很不错的习俗。但如今“亲”的含义似乎早被“异化”。逢年过节,那些“县官”或“现管”们相思的越来越多。君不见,那一座座“官邱”来往如织的人流,倘是仅仅问个安,道个好也就罢了,要紧的是那一个比一个“一点意思”更多的意思,一个比一个“一点心意”更多的心意。与其说这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如说是“每逢佳节倍思物”、“倍思钱”或“倍思权”更为合适。难怪我的邻居那尚在幼儿园上小班的女儿也会唱道…  相似文献   

16.
争议平其俊     
平其俊似乎已经没有争议了。 就连平其俊本人也感觉“自己已是一块黑炭,无法洗白。”在网络上,平其俊或者“平主任”的标签是“拍马屁”和“官腔”。哪怕是一些简单辩驳之辞,也会被众网友一起“扑灭”!多年从事“水利防汛”的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面对网上“汹涌的浪潮”显得手足无措。 十多天前,央视午夜一段3分钟的电话连线采访,让“平主任”闻名天下,骂声一片。“我现在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怎么说,都会招致骂声!”7月3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平其俊还是有些“后怕”。  相似文献   

17.
“如日中天”,对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来说,眼下的行情就如他名字一样,火得发烫。“我已经没有人身自由了!”易中天必须像明星一样带着墨镜出门;在上海书城为“品读中国书系”签名售书时,整整4小时,签到手发酸;在上海图书馆作题为《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品读三国及其他》的讲座时,老少书迷把报告厅挤得无插足之地,易教授甚至还让出了主讲人的座位,站着给大家“上课”……继余秋雨之后,易中天又成为一位被电视塑造出来的学者明星。无独有偶。今年6月,上海纪实频道《往事》栏目与葛剑雄、姜龙飞、李天纲、骆玉明、马驰、薛理勇签约,他们将分别担任该节目的历史地理、民国档案、近代史话、文化思辨、经典记忆和上海民俗等板块的首席学者。当越来越多的学者不甘于书斋之寂寞,纷纷与大众传媒结缘时,他们是在媚俗还是让传统文化回归大众?当厚重的文化以娱乐的方式传达给忙碌得没时间阅读的老百姓时,文化还能保持其原有的价值吗?多元的视角,必然是多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一种简称SNS的招聘形式广受企业和求职者青睐,QQ、MSN、博客、论坛等人们常用的网络软件都成为它招聘的工具。然而,SNS招聘,是坦途还是陷阱呢?求职者张乾林和记者分别踏上SNS招聘之旅,为读者揭开其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9.
向文波的博客文章发表之后,立即在业内和资本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众多学者对此纷纷质疑:“博客要约”究竟是向文波的个人观点还是三一的企业行为?是民营资本挑战外资大鳄还是在恶意渲染炒作抬高股价?与此同时,这种以博客方式发布企业经营或市场运作信息的行为是否符合监管的要求?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2004,(9):31-34
第二年的春天,董老接受了本刊的邀请,到故乡为经济界人士作形势报告。在与董老电话联系中,董老一再强调安排普通的住房,语调还是那样的坚定,让人不能推却。在作完报告以后,当时的张慰丈市长闻讯赶来拜望,记得张市长的第一句话是:“董老,您来宁波,为什么没告诉我?”董老回答说:“你们政府工作很忙,我不想打扰你们的工作啊。”张市长又环视了一下房间,面对着我,问:“房间是你们安排的吗?怎么不安排套房?”董老赶紧接上回答:“这是我要求的,不关他们的事情。”回忆起这件往事,也让我想起了董老的封笔之作《守身为大》。坚守自身的节操不仅仅表现在董老的学术良知和理论良知上,同样还表现在董老的生活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