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农牧交错带属于生态敏感区,因其生态和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受到广泛关注,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结构调整的焦点区域.康平县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边缘.本文用景观生态学指导康平县生态规划,并提出指导其生态建设的建议,试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等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0—2018年北方农牧交错带各区域面板数据,从农牧民收入及收入差距两个维度,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慢,农业结构发展方向并未呈现出一致的规律性;(2)农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但是不同区域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全区对农牧民收入影响最大的依次为农业、牧业、林业和渔业;(3)农业结构调整对农牧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结构调整对农牧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资源禀赋性;(4)在不考虑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牧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前提下,新疆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最高,华北地区最低。综合全区以及各区域状况来看,农牧民收入差距较为合理。最后,从如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牧民增收角度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贫困与环境恶化不断加剧。为了寻求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文章在系统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分布、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作用机制,提出了建设生态补偿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统筹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北农牧交错带优势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培民  刘富铀 《现代财经》2003,23(10):48-51
为了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但许多做法仍不够科学合理。建议把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以稳定的农牧系统为特征,形成具有奶牛养殖和家畜育肥及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集约化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业信息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民—信息—市场的互动为视角,在分析我国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信息化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效益增长空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信息化的合作效应;基于农业信息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盐都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寻找农业产业调整的根本出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 1、农业经济特色已经形成,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一是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在农业经济构成中,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物技术由于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对农业产生产质的划时代变革,而被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这是因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农业生物技术的较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进行奠定了基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本身的发展要求,必将带来农业生产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是西部农业的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西部农业面临的生态困境,提出了西部农业的出路是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农业,当前主要是要进行结构调整,把退耕还林(草)视淡西部开发中的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也应视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结构调整的战略和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农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德敏 《经济师》2004,(10):188-189
农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政府行为 ,其原因在于农业基础薄弱 ,市场失灵 ,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信息服务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等。因此 ,为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政府必须履行宏观调控、规划指导、政策扶持、信息提供、科技服务、法制保障等经济职责。政府在履行上述经济职责时 ,应注意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的约束,因此,规避制约因素,挖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优势,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怒江州的约束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提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立足怒江州丰富的林业、草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构建怒江州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推动怒江州构建高原山地特色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农牧交错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选择退耕还草,发展苜蓿草业,对该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该区贫困人口占大多数,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退耕还草和草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以旱作农田增产技术、农田保水保土耕作技术、农牧结构优化调整及苜蓿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该区草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柯 《经济经纬》2006,(4):120-12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市场失灵。我国各级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还存在运用计划经济手段的倾向。这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妨碍了市场经济作用,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主要应是为农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运用各种政策等引导结构调整、为农产品开拓市场等。  相似文献   

13.
农民投资的行为的演变,是农民在边际收益规律作用下,受利益驱动,相机决策的结果,由此推动着农业结构的转换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激发农民投资的欲望,强化投资能力,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和气候干燥等因素是干旱区的主要特征,在该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农业现代化模式含义的理解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模式的研究,借鉴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适合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将模式定位于滴灌大田精准农业现代化模式、滴灌设施农业模式、滴灌特色林果(药)复合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以湖南省2011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和产出数据为依据,在计算系统所消耗的不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能值-货币价值基础上,对系统的能值绿色GDP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经过调整后研究年度湖南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绿色GDP为1953.48亿元,占传统GDP(2768.03亿元)的比重为70.6%。说明该生态系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凸现,并成为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只有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才能促进新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区农业是云南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依托地域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态能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云南山区农业令人担忧的现状,以生态农业产业为出发点,对云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云南山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化学农业的负外部性,利用能值理论建立了基于农业生态需求的农业外部性分析模式。理论分析表明,在兼顾粮食产量目标时,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生态化可以从源头纠正化学农业的负外部性。以涟水县高沟镇为例的实证分析表明,通过60%的化肥替代,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可以纠正85.49%的化学农业负外部性。较之“税费”“标准”“行政监管”等手段,通过产业政策手段将农业补贴政策聚焦于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生态补偿是一种科学性与现实性较强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体系作为支撑。文章针对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支撑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及研发与推广的技术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