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由此而将可能带来的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冲击,招致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部的束缚和阻碍。一直以来,反倾销都被当作一种“打击不合理价格歧视”的合法手段而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接受,WTO也允许以反倾销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生产企业的利益。但随着反倾销案件的与日俱增,综观众多的反倾销立法,反倾销措施的合法性应当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是WTO允许的贸易救济制度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但在实践中,反倾销并没有起到国际贸易"矫正器"或者国内产业"安全阀"的作用,相反,反倾销滥用正成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毒瘤"。为了遏制这种滥用,大量的反倾销受害国将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立法与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但是,被奉为"皇冠上的明珠"的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不完善的,它在处理反倾销争端方面存在耗时太长、效率偏低和威摄力不足等缺陷。为此,应当考虑在现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反倾销行动快速控制机制,通过设立反倾销常设专家组,扩大争端解决管辖范围,缩短审理期限,同时强化专家组裁决的执行力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反倾销滥用,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反倾销制度的国家之一。然而,自WTO成立以来,在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纷纷采用反倾销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国际反倾销摩擦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同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却很少对外国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相反,日本却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WTO成立以来日本的反倾销摩擦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特点。本文从WTO成立以来日本对国外进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以及日本出口产品遭受的国外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等方面,对日本反倾销摩擦做了实证分析,进而探讨了这一时期日本反倾销摩擦的特点及其成因,并相应提出了对中国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反倾销条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反倾销条例》在中国入世之初及时制定公布,无疑为中国的幼稚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易受冲击损害的其他国内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反倾销条例》以1997年《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基础,参照国际惯例,借鉴他国立法经验而制定,基本上反映了反倾销法的新发展,同时又结合我国国情,适应了入世之后我国反倾销立法与WTO规则接轨的需要。新《反倾销条例》中对有关概念作出了更明确的界定。如新增了“同类产品”这一概念,从而确定了反倾销调查范围、国内产业和进行损害分析的前提。在原《条例》关于“…  相似文献   

5.
中国反倾销实施中的投资跨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倾销造成国内工业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能为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提供保护,但由于反倾销的申诉、调查以及最后征收反倾销税都是针对具体的进口来源地,因此在实施中会引发投资跨越效应。这种投资跨越效应在一  相似文献   

6.
<正> 一、WTO《反倾销协定》中的公共利益原则WTO《反倾销协定》没有直接引入公共利益条款,但是在其两个相应条款对公共利益作了间接的有弹性的规定,为各成员中的用户和消费者行使涉案的陈诉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WTO《反倾销协议》第9条第1款就"较少征税规则"(Less Duty Rule)进行了规定:在所有征收反倾销税的要求均已经满足的情况下是否征税,及征收的反倾销税金额是否应等于或小于倾销幅度,均由进口成员的主管机关决定,如反倾销税小于倾销幅度即足以消除对国内产业的损害,则征税额最好小于倾销幅  相似文献   

7.
一、入WTO后,台当局对两岸经贸政策作出较大调整,除适时应对我经贸政策外,经贸政策更加开放的趋势明显. 入WTO台当局在疲于应付我对其反倾销的同时,将会伺机对我进行反倾销等报复行动.今年初,祖国大陆正式因台湾的冷轧扁轧钢品和聚氯乙烯两项产品的有关企业提出要进行反倾销调查.我对台反倾销对台经贸发展影响较大.一是影响台方的资金流动.二是台当局将面临台商直接投资大陆的压力.三是此举不仅影响台湾销往中国大陆的产品,还会影响到台商从大陆销往第三地的产品价格.四是影响台经济增长.若此次大陆对台提出反倾销调查,就会使台出口下降一个百分点.虽然台当局表示反倾销并不可怕,对于入WTO后两岸贸易仗来得这么快倒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台"行政院长"游锡坤说,他知道入WTO后两岸贸易仗会突出出来,但没想到会爆发得这么快.面对我强调此次反倾销纯属一国内部事务,不必通过WTO解决,并直接将反倾销通知书发到台湾有关的企业单位,台当局虽然意识到此举有"矮化"他们之嫌,但只好屈就于无有效的反制筹码.台多数人希望当局能淡化对此作用,最好能由民间协商解决.面对我反倾销台正酝酿采取措施反制我对其反倾销.一是避免此次我对其反倾销的民间协商解决做法变成一个行使公权力的固定模式.二是将在产品价格上做文章,用以和缓两岸经贸争端.三是在无法源根据情况下将加强口岸海防等工作,加大反"走私"力度.四是台当局也企图对我"反倾销".他们认为WTO不承认大陆的国内价格为正常价格.因此,相对而言,要对大陆出口商品控诉倾销,就比较容易成立.  相似文献   

8.
何莉  崔琴 《理论观察》2002,(4):57-59
反倾销规则是 WTO允许的世界各国均可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秩序、抵制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规则非常严密 ,主要是明确规定了反倾销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及反倾销的程序。WTO成立以后 ,各成员方纷纷修改本国的反倾销法律 ,我国于 2 0 0 1年 12月 1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使之与 WTO的反倾销规则相一致。同时 ,也在积极利用 WTO反倾销规则来反对他国反倾销的滥用。 2 0 0 1年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欧盟对我国石材业反倾销申诉案 ,经涉诉的我国 2 7家企业的积极应诉 ,终以欧盟撤诉 ,我方取得全面胜利而告终。这是我国按照 WTO原则建立自我保护体系 ,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意味着我国政府也将利用反倾销这把“利剑”来保护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经济救济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1997.3~2009.6中国反倾销案例涉案产品以及国内相关进口竞争性产业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中国反倾销措施的经济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但是中国反倾销措施仍然有效地抑制了对国外倾销产品的进口,即贸易救济效果显著;而强硬的反倾销措施为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即反倾销措施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实施对外反倾销措施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在已正式成为WTO成员。进口关税将相继降低,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也将减少。国内企业享受的“保护”将逐步丧失,从而将面临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为了给国内产业提供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我们也必须考虑和选择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这三种国际通用的手段。外国用上述三种手段对付我国由来已久。据外贸部门的统计,已有30多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了477起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调查最多的国家。一个极不正常的情况是涉案企业很少应诉,听说外经贸部仅仅受理了11起国内企业提起的反倾销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