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但是,近几年来在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个别复合肥生产企业不是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生产、经营过程,提高产品质量,而是以标准作掩护逃避质量监督,生产不台格化肥.甚至是假冒伪劣化肥,值得引起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6年第5期刊载的《这批化肥合格吗》一文,对“某化肥厂生产的氮钙肥。提出4种不同的处理意见。笔者以为,正确处理此案的关键在于明晰地方强制标准《含中、微量元素养分肥料的标识和要求》的适用范围,该化肥厂执行氮钙肥企业标准是否有效,以及“氮钙肥”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国家质检总局对灭菌调味奶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在哈尔滨、沈阳、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南京、上海、杭州9个城市19家经销企业抽取了32家企业生产的33种产品,合格25种,抽样合格率75.8%。抽查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部分产品的理化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个别产品的卫生指标未达到标准的强制要求;产品标识不符合要求,部分企业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对产品名称标识的规定,有些是将含乳的饮料直接标为“××奶”,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或混淆。  相似文献   

4.
去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整治假冒伪劣化肥行动中,发现部分化肥生产企业以新产品为名,以标有含磷名称的化肥为诱导,生产磷含量极低的所谓“新产品”——“钙镁磷肥”、“硫钙磷肥”。由于植物需要的主要养分为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农民购买化肥也主要是购买这三大类肥料。为此.一些生产企业便在包装袋上把“磷”字印得很大,其他字印得很小,由于包装袋上印有醒目的“磷”字,这类“化肥”价格又远低于磷肥.许多农民受其误导而大量购买。但是,按单一含量磷肥的国家标准,化肥中磷的有效含量必须达到12%,而这类“新产品”磷含量仅1.2.农民施用了这类肥料,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严重影响,不少农民因此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5.
审计中了解到,现行法规中对企业开办费应如何摊销的规定不明确,用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导致执行单位和监督部门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很难掌握执行。嫡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开办费应当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以后一定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此规定中“一定期限”等于对摊销期限没有限定,不利于企业和监督部门执行与掌握;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此规定中的“不短于5年”,没有规定.上线要求,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农资市场上出现了用磷石膏作原料,加工生产以“游离酸钙”、“硫酸钙”等为名的所谓新化肥,有些在包装袋上标注为“土壤调理剂”,有些则标为“××肥料”。笔者就能否以磷石膏为原料生产化肥的问题进行探讨,求教行家里手。以磷石膏为原料生产的所谓化肥产品,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可循,执行的都是企业标准。如2005年春季某质监局在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中,曾查处了一种名为“硫酸钙”的化肥。在调查时,企业提供了一份经过备案的企业标准,其中硫酸钙是以磷石膏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外观为灰白色粉末状。主要质量指标为三氧化硫(SO3)≥…  相似文献   

7.
《监督与选择》2005,(7):24-24
“含乳饮料生产企业在标签上做文章.混淆牛奶和含乳饮料的概念,是这次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含乳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人士指出,含乳饮料是种常见的营养型饮料.这种饮料的配料中除了牛奶以外.一般还有水、甜味剂、果味剂等,以风味独特等特点在软饮料行业中独树一帜,但其营养价值不能与纯牛奶相提并论。本次抽查含乳饮料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签不合格。  相似文献   

8.
近日卫生部查处18种微生物指标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酱卤肉产品,并要求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继续经营这些不合格产品。据卫生部相关人员介绍,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日前对商场和餐饮单位经营、加工的酱卤肉产品进行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时,发现这18种酱卤肉产品微生物指标不符合卫生标准,大多为大肠菌群超标,个别产品菌落总数超标。  相似文献   

9.
各地传真     
《大众标准化》2014,(4):74-75
正朔州开展农资专项监督检查近日,朔州市质监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内多家农资经营企业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在较为集中和规模、销量较大的山西农资集团朔州分公司、朔州兴雁农资公司等农资经销企业,执法人员认真宣传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细致查看企业经营资质、化肥和地膜的进货渠道及台账、产品检验报告、储存条件等,对产品外包装标识、执行标准、定量包装和生产许可证使用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要求农资经销企业全面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严格把好农资进货关。  相似文献   

10.
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亟需深化企业党内监督。深化企业党内监督,要着力解决“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三个问题。明确为什么监督,增强党员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失误,一些党组织党内监督的质量不高。在承包经营中少数党员干部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不开展正常的党内生活,过分地强调个人对企业生产经营中人、财、物的决策权和支配权,权力运行缺乏透明度,不愿接受监督,或监督流于形式,实际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致使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于质监部门打假治劣力度加大,上半年化肥产品出现无淡季和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8月14日,广东质量技监局在召开的秋季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动员大会上宣布,将对两次以上被省级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化肥企业,提请国家质检总局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对两家化肥企业的严重违法生产行为,已提请吊证。一些特邀参加会议的化肥企业,深有感触地称赞今年广东春季以来农资打假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入春以来,黑龙江省虎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春耕生产,全面开展了以“为农服务保春耕,合格农资进乡村”为主题的打假下乡活动,在监督检查农资生产、经销企业的同时,把打假重点转移到了乡下,深入到村屯农家、田间地头,先后查处了含量低于规定标准和标识不合格的复混肥、复合肥、磷酸二铵等化肥500吨;超期变质农药400余公斤;出芽率低于标准的玉米种  相似文献   

13.
入春以来,黑龙江省虎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春耕生产,全面开展了以“为农服务保春耕,合格农资进乡村”为主题的打假下乡活动,在监督检查农资生产、经销企业的同时,把打假重点转移到了乡下,深入到村屯农家、田间地头,先后查处了含量低于规定标准和标识不合格的复混肥、复合肥、磷酸二铵等化肥500吨;超期变  相似文献   

14.
日前,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在全省开展消毒剂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共抽查15家企业生产的17批次消毒剂(含漂白粉、二氧化氯消毒液、过氧乙酸?肖毒液、含氯消毒液、碘伏消毒剂等),合格16批次,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94.1%。  相似文献   

15.
华晶 《监督与选择》2006,(11):40-41
化肥是重要的农资产品。根据化肥的生产特点,国家对部分产品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制度。但是,近几年的化肥抽检发现,部分利欲熏心的商贩们在钻法律及标准的空子,以新产品为名,用企业标准做幌子,生产不合格的、虚假的、夸大其词的产品,使广大农民受损,也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无法进行。从近年来质检人员对市场中肥料的检测情况看,肥料市场存在着很多问题。质量病灶复合肥料标识欠缺根据GB15063-2001的规定,复合肥是指以氮、磷、钾三大元素为基础养分的,以化学法或掺混法制成的三元或二元肥料,属于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GB18382-2001规定,生…  相似文献   

16.
化肥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生产的收成。每年我区化肥需求量约250万吨左右,而西部地区的化肥需求量占全区总量的50%。随着我区农业生产活动的启动,化肥市场呈购销两旺的趋势。日前,内蒙古石化检验测试所受自治区工商行政部门委托,对呼市、包头、巴盟和鄂尔多斯等地区的化肥市场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此次共抽查了该地区56家经营单位销售的复混肥、尿素、磷肥和碳酸氢铵4个种类100个批次的化肥产品,涉及58家生产企业,代表批量为7820吨,其中区内生产企业6家,区外生产企业52家,检查中发现,我区西部地…  相似文献   

17.
近日,某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依法对某化肥厂生产的氮钙肥进行监督检查,现场抽取化肥样品送检,经市质检所检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经执法人员调查核实:①该批氮钙肥于2005年8月10日生产,共生产20吨,成本价400元/吨,销售价430元/吨,立案调查时已经全部售出,违法所得600元,货值金额8600元;②化肥包装袋标注的产品标准为企业标准,其中氮含量标示值为≥12%;  相似文献   

18.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1年第4季度对灭菌调味奶产品质量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显示,灭菌调味奶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5.8%。此次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1、部分产品的理化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此次抽查的8种不合格产品中,有5种产品的理化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62.5%。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放松了对原料奶的质量控制,导致产品的理化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另有一些企业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生产时配料控制不严造成产品的理化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2、个别产品的卫生指标未达到标准的强制要求。此次抽查中,天津康奶乳业2001…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WTO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成为一切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企业管理有机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必须适应这一要求,要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会计的控制、监督作用,使会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既起到促进生产和加强管理,又能抑制超支和限制浪费,从而使企业达到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不塞则流,不止不行”,我们只有辩证地认识会计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会计“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职能,才能有效地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最终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由于质监部门打假治劣力度加大,上半年化肥产品出现无淡季和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8月14日,广东质量技监局在召开的秋季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动员大会上宣布,将对两次以上被省级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化肥企业,提请国家质检总局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对两家化肥企业的严重违法生产行为,已提请吊证。一些特邀参加会议的化肥企业,深有感触地称赞今年广东春季以来农资打假取得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广东省质监系统农资专项打假行动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抓得早,准备充分。年初省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春季农资打假工作。二是抓得实,效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