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剖析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1992-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净附加值。中国制造业参与垂直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净附加值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通过实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制造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协同效应的视角,在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协同效应含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形成、协同运行和协同演化等机制,并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源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等三方面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为进一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三地制造业协调发展。以京津冀三地制造业在2003-2015年间2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为原始数据,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计算产业结构相关指数指标,明确各行业产业竞争力差距,分析三地制造业协调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有着不同的制造业格局,但专业化分工不明确,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结构重叠。为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为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长三角地区的湖州、台州、嘉兴、常州、南通等五个次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并从产业结构演变、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企业规模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湖州市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3—2019年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升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析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影响存在基于政府科技投入的单门限效应,相较于少量的政府科技投入而言,较多的政府科技投入会使该正向促进作用有所减弱。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影响还存在基于制造业集聚度的双重门限效应,当制造业集聚度低于第一个门限值或高于第二个门限值时,绿色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推动作用显著,当制造业集聚度处于两个门限值之间时,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业发展模式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旅游协同也是京津冀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京津冀旅游协同既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受到客观因素的推动。长三角自2003年正式开始推动一体化建设,为长三角旅游协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文章从区域协同发展的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多维政策的积极推动、便捷交通圈、复杂旅游策略整合等五个维度总结出长三角旅游协同发展的经验,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与行业差异——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长三角两省一市1985-2010年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为依据,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生产者服务业整体上对制造业具有支撑作用,而且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也与制造业相互影响,但由于发展水平和行业特性不同,影响程度又有差异。并据此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基于长三角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分析及其与全国的对比表明,长三角地区正逐步摆脱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外延型向集约式、内涵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同时也正遭遇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瓶颈”。长三角地区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方面仍有待努力。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一轮技术进步带动全球生产方式和分工格局加速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争夺战将成为国与国之间在劳动力素质和成本、技术创新能力、资本充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完善程度等方面的竞争。本文在分析归纳比较优势演化与产业升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上海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相对地位的变化进行分析,除分析制造业总体情况外,选择劳动力密集、资本密集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作行业分析,获得不同产业比较优势演化的特点。根据相关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与RCA指数进行回归分析,测算上海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中各要素贡献度程度,然后根据上海比较优势的变化来设计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本文以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为基础,从动态视角分析研究2002、2006、2010年上海、浙江等地27个细分产业转移变化,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该区域集聚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部分省市集聚水平正在降低,上海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率方向发展,在其产业转移中,高消耗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浙江主要承接对象,长三角存在集聚特点。最后笔者从资源配置、环境改善及产业发展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为全面认识长三角地区近年来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文章依据现代化的发展诉求,构建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两个评价指标:转型发展水平和转型发展指数,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长三角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横向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尤其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方面;纵向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总体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但是各领域的转型尚不够协调,主要是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进展较慢,今后需要加大转型力度。 相似文献
16.
17.
制造业作为滨州市的战略支柱产业,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与全局性问题.滨州制造业存在规模偏小且生产运行低迷、产品附加值低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滨州市制造业发展需要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运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采取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加大财政资金扶持等保障措施以推动其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1-2018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区位熵测度了中国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的产业集聚水平,然后从产业高端化、产业智能化和产业绿色化三个维度构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后计算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政府支出、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同样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成本则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的聚集地,其特征是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弱。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环境日趋严厉、国外经济形势的压力上升,珠三角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本文分析了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