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永 《企业活力》2008,(10):44-45
<正>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但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却与此极不相称,呈现出口大国、品牌小国的局面。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品牌缺位国际市场的原因,对培育知名品牌、完  相似文献   

2.
品牌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品牌已经进入国际竞争时代.我国企业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于低成本,最大的劣势就是品牌劣势.我国是公认的制造业大国,却是国际品牌弱国,在品牌百强榜上无名无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产品质量差,相反,在全球各大都市的高档百货公司、精品店中,并不难找到挂着别人的商标却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产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历初创阶段、合资模式主导的发展时期、自主品牌涌现及竞争发展时期、产业相对成熟及对外投资起步阶段四个阶段之后,中国汽车工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2010年连续两年产销量世界第一,中国已然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汽车消费大国.但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在长度、深度和宽度上还是有着巨大的鸿沟.随着国际汽车巨头不断渗透中国汽车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如火如荼;潜在的国内市场虽然给了自主品牌汽车巨大的空间发展,但市场份额的瓶颈最终会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想要谋取长远的发展;就只能响应“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寻求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但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却与此极不相称,呈现出口大国、品牌小国的局面。文章对当前中国企业缺少世界性品牌的问原因作了分析,指出了中国企业缺少世界性品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家具企业在国际家具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已然成为家具生产大国。许多国内企业在缩小制造技术水平差距的同时,却忽视了同等重要的品牌建设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中国家具企业继续发展壮大、迈向国际成为家具品牌大国的进程。本文从国内家具品牌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切入,综合分析强势品牌构建的基础因素,通过整合营销传播路径,以投入服务、注入文化、有效积累等方法来寻求家具企业强势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6.
《上海质量》2014,(3):19-19
第九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定于2014年9月在上海举行,由上海市质量协会和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主办。本届会议主题为“质量?品牌?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加速更新、顾客体验要求的变化,以及全球化贸易和供应链、资源和环境变化等,质量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中心,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并没有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广泛的品牌影响力,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品牌附加值不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上仍处于“贴牌大国,品牌小国”的尴尬境地。自主品牌的缺失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乡桥》2002,(11):10
随着中国产品大量畅销国际市场,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中国制造"就成了社会关注最多的话题.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日本<产经新闻>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韩国<经济先驱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已经接替韩国成为工业制造方面的地区性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每两台空调中就有1台是中国提交的,电视机和洗衣机也分别占了国际市场的1/3和1/4,到2010年,它会在所有的重要的工业领域超过汉城.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品牌成为企业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载体,代表企业的信用,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加入WTO后的今天,中国本土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国际著名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品牌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许多企业却一直停留在"跨国公司加工车间"的状态,用自己的努力为他人培养品牌竞争力.因此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已成为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启     
8月1日出版的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商业周刊》刊登最新一期的"全球品牌100强"的榜单上,没有一个中国品牌上榜。这个评选至今已有五届,而中国企业一直无缘排行榜。这似乎更进一步证实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国际品牌小国。在全球各大都市的高档百货公司、精品店中,并不难找到挂着别人的商标却印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许多人都为此感到疑惑:我们可以为别人生产优质的品牌产品,为什么就不能创造出得到国际市场认同的品牌呢?笔者认为,缺乏核心价值是中国品牌不能打响的主要原因。在如今这个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都在惊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中国品牌--这个关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制胜力的经济要素却发展滞后.在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的同时,中国却又是不折不扣的品牌小国、弱国.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研究》2010,(11):84-8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产业资本推动了中国成为国际重要制造基地。但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廉、档次低,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末端。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业追求全球品牌地位的道路坎坷而坚定,从TCL的失败到海尔、华为、直至李宁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10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却严重缺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发展品牌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品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品牌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依然偏低;同时,在地区品牌发展中呈现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品牌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具有影响力和声誉的自主品牌。我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制造业已占整个世界的第四位。我国已成为无可非议的制造业大国。但又是品牌小国。在价格、档次、营销及研发能力上都不具有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优势。这与我国贸易大国、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品牌存在着“三缺”:即缺少自主品牌、缺少强势品牌、缺少全球性品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已成为全球高级时装、饰品等奢侈品的第二大消费国,各大国际奢侈品牌正加紧在各大城市抢滩。虽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却缺乏本土或民族的奢侈品牌。文章基于上述背景,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现状与行业结构及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吸取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成功经验并对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体育用品品牌营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现状分析 1.生产大国而非强国 我国是体育用品生产大国,但在世界体育用品市场中我国自主品牌份额小。根据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体育用品的制造大国,生产量占世界市场的65%。但是目前在世界体育用品领域中,美国的品牌占了全球45%的市场,欧洲占差不多30%,中国的品牌份额很小,与起制造地位不符。  相似文献   

16.
洪明 《企业活力》2008,(4):48-49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速的今天,品牌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攻国际市场的一大利器。中国如何打造世界级的品牌?中国企业如何树立国际形象?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国要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必须重视对品牌国际化营销的研究,重视国际广告策略与品牌翻译策略的研究。本文从国际品牌的跨文化视角、从消费者的审美情感及营销心理学角度入手,以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济》2017,(10):57-65
在美国品牌发展中,政府通过采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价值观和文化全球输出、自主品牌扶持和保护、增加品牌国际传播话语权策略,企业通过采取注重产品质量、精准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方式、持续创新以及文化注入的品牌塑造行为,实现了品牌的成长。本文在梳理这一逻辑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品牌成长的双重作用机制,提出中国应借鉴美国品牌成长的成功经验,采取在政府层面从品牌战略和国家营销上推动品牌塑造、在企业层面从产品质量和产品营销上推动品牌塑造的中国品牌成长策略,以推动中国从经济和制造业大国向品牌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出口总额2004年就已经超过5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和出口国。但是,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并且部分企业品牌仅仅体现为一个商标,在国际市场几乎没有品牌知名度、认知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资源优势的包钢差异化特色化稀土钢品牌战略 (一)稀土钢品牌创建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很多产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国的国际知名品牌却屈指可数。中国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既关系到经济全球化之后,我们的企业能否抵御住洋品牌的冲击,也关系到中国的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资源性商品如铁矿石、石油、铜、稀土等的进出口大国。然而,作为全球最大卖家或买家的中国,在这些战略性资源产品的贸易中却没有定价话语权,从而也无法获得与其市场份额相匹配的利益,反而要承担国际市场投机涨价的风险,即所谓的中国大市场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