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冷战结束以来,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导致新地区主义兴起。新地区主义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板块性等基本特征。实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可以为南亚地区整合提供动力。作为一种多边主义形式,新地区主义的出现反映了地区范畴内从相互依存与国家合作到一体化、认同与社会聚合的相互作用进程。通过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推进制度化建设,进行互信建设,南亚地区可以实现合作安全。南亚地区实现合作安全取决于印度对自身在南亚的身份定位及对参与南亚地区合作自我意识的建立。文章认为,合作安全是南亚地区合作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4.
5.
尹应凯 《经济师》2001,(3):20-21
“多边主义”与“地区主义”在文章中指的是它们在国际贸易领域内的含义。前者指的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WTO体系 ,其前身GATT体系 ) ,后者指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从表面上看来这二者似乎是矛盾的。但文章通过分析认为 ,在多边主义下地区主义有它的存在基础 :理论基础、法律基础、成员国的国家利益基础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欧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区域主义的长三角区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新区域主义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区域化的进程,本文在分析新区域主义产生和对比新旧区域主义的基础上,建议长三角地区应该以新区域主义理论为指导,完善考核体系,形成协调机构,促进要素流动等方面促进区域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主义的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地区主义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不得不考虑的战略选择,身处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的中国更是如此.本文对东亚地区主义进程进行了简要梳理,指出当前东亚地区主义主要特征是经济地区主义,在此基础上阐明东亚的地区主义进程有着广阔的前景,同时指出,东亚地区主义进程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因素,以此为依据,简要提出中国在应对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可以致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从新凯恩思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发展背景,分析了这两个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主要差异是一派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一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但当前经济实际不存在纯粹的自由经济,亦无纯粹的政府管制经济,中国今天的经济成就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连片贫困区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志明  雷亿辉 《经济地理》2011,31(4):646-650
文章回顾总结了西方国家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演化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导向,从新区域主义视角提出了我国连片贫困区开发应实施产业倾斜、拓展新产业空间;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建设;推进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8.
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43,自引:8,他引:43  
苗长虹  樊杰  张文忠 《经济地理》2002,22(6):644-650
20世纪80年代以业,区域经济研究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迅速复兴,产生了被称为“新区域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导向。文章介绍了“新区域主义”出现的背景,论述其特点及理论渊源,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发展脉络与新动向和政策导向,最后评述了“新区域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05,25(5):593-599
20世纪西方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种“区域主义”运动并不断转折的历史。文章以区域研究及其争论为核心,分析了20世纪西方地理学从区域地理学到区域方法、从区域方法到区域主义、从区域主义到区域主义的解构、从区域主义的解构到新区域主义的建构等四次重大转向的历史脉络,探讨了区域研究范式不断转向的原因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当前西方地理学“新区域主义”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新区域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区域主义”是在国际化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学术思潮,吸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理论精髓,其主要观点在于对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规律和机制的具体描述,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区域合作极具借鉴意义。本文从中观的区域经济学层面分析总结了新区域主义的主要观点和研究视角,指出区域合作的必然性,并从新区域主义的分析角度提出了我国实行区域合作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