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租车之家》2004,(6):33-33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使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运输途中,因超车而发生的事故比例很大,约占全部道路交通事故的15%左右。为避免超车事故,汽车驾驶员应该牢记十不超和超车“四步曲”。  相似文献   

3.
相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由于营运客车技术原因导致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接近30%;与营运客车相关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致死率超过45%.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提高营运客车的安全技术水平对于事故预防,特别是降低事故伤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各地道路交通事故伤亡的人员中,老年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2001年全县共有112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就有45人(内有60岁以上的33人),占40.1%;2002年1至9月全县有72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其中60岁以上就有31人,占43.06%。老年人为什么会成为交通事故受害者的主要群体?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公路运输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据统计全国公路累计货运量占全社会总量的70%以上。营运车辆事故在整个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比例很高,约占1/3。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统计,在几种营业性道路运输车辆中,致死率第一位的是货车,占26.56%。许多研究表明,货运驾驶员驾驶失误是引发群死群伤恶性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货运驾驶员失误、减少货运车辆事故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汽车驾驶风险性很大,特别是在道路交通流量日益增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状况未根本改善,交通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由危险情景引起的驾驶员应激反应不良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了很大比例。从某公司近三年的交通事故成因统计表(表1)可见,应激反应不良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9.6%。面对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7.
有关汽车交通事故原因的调查表明,非车辆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比例高达95%左右,其中包括由于驾驶者原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环境等其他因素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等。这就是说,即使未来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再好,也不能预防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达120多万,受伤人数高达5000多万。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交通事故导致8万~10万人死亡,40万~50万受伤。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仅占全球汽车保有量的3%,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约占全球每年死于交通事故人数的15%~20%。2004~2007年间我国交通致死率为17.2%~27.3%,而同期美国、日本仅为1.3%~2%。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上半年江西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增多,造成153人死亡、88人受伤,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30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3起。这些交通事故中,属客车驾驶员单方原因的有12起,导致75人死亡、39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40%、49%、44.3%。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势头未能遏制。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复杂,而驾驶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统计资料,每年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5%以上,其中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员又占50%以上。虽然新驾驶员驾车熟练程度不够、经验不足、遇突发情况处置不当、心理素质差等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但主要还是驾驶员的综合素质不过硬,直接反映了驾培质量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管理》2009,(12):26-27
据2006年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报告》显示,80%至90%的车祸肇事者是机动车驾驶人,其中主要是汽车驾驶人;95%的肇事者为男性,26至40岁占半数以上。致死性车祸中,50%以上是职业驾驶人所为,高发时间不分昼夜,而职业驾驶人所驾驶的车辆多是客运、货运、公交等大中型运输车辆,发生的事故多是群死群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其中,江苏省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7690起,造成7603人死亡.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78起。更引人关注的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事故死亡总数的比例不断增加,公路与城市道路事故起数比为14:1,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城市道路死亡人数的3倍,以致有人称交通事故多发地段为“死亡之路”,有媒体称肇事司机为“马路杀手”。  相似文献   

13.
据我国有关部门1996年统计,在车辆发生碰撞交通事故形态的比例中,正面碰撞占2409%,侧面碰撞占287%,追尾碰撞占1783%,而这三项之和的死伤人数,占总死伤人数的6657%。由此可见车辆碰撞事故的高发性和危害性。另据美国道路交通安全局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中,追尾碰撞的比例约占20%,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居前位。追尾碰撞大多发生在高速公路上,一旦发生很有可能出现多辆汽车碰撞的恶性交通事故。据美国全国高速公路驾驶安全管理委员会统计,79%的汽车追尾事故是由于驾驶员注意力分散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汽车高速行驶时出现爆胎事故,是长期以来汽车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爆胎、疲劳驾车及超速行驶是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三大杀手,爆胎居于首位,也是所有驾驶者最为担心和最难预防的,已成为各类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据交通管理部门统计,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70%是由爆胎引发的(在美国,这一比例高达80%),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现代各类轮胎防爆装置的研究成果很多,新的防爆轮胎也已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处于世界末位,但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却是全世界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已列各种意外事故之首,占90%以上。交通事故的发生虽然源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但部分驾校的“偷工减料”和驾培学员的“速成”培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营业性公路旅客运输,是道路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乘员多、车速高、运距长等特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极易导致人员的重大伤亡。公安部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结果表明,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车肇事29起,造成480人死亡,分别占特大交通事故总数的61.7%和特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60%。要实现客运安全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就必须创新方法,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以经验管理型为主导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科技管理型为主导的现代管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交通企业管理》2004,(2):43-43
据交通安全部门统计,2004年春节期间道路交通事故同比大幅度上升,1月21日至28日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4起,造成134人死亡、164人受伤。有关部门负责人分析事故的特点时指出,拖拉机和农用车为主要肇事车型。超速、超载所导致的事故所占比例较高。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客运站场的全天候监管,绝不允许客运站场始发的车辆出现超载,决不允许技术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上路行驶。切实加强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主干道以及近期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点段的管理,主干公路上要昼夜24小时有警力控制。公安交管部门全天…  相似文献   

19.
数字     
23.39% 据杭州市公布的数据,2010年杭州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致178人死亡,平均每月有近15人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23.39%,同比增加了61人。据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分析,随意驶入机动车道、刹车未检修、搭载人、乱闯红灯、超速行驶(时速20公里以上)、随意拆除限速器等都是事故原因。  相似文献   

20.
“车祸”说到底还是“人祸”。其原因就是大多数车祸都是人的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其中情绪情感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据笔者对100份《发生交通事故前你遇到哪些生活事件》问卷调查的统计表明,在家里与妻子、孩子或其他人生气的占9%;受领导批评的占1%;与同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