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说明农民收入与农村消费市场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动情况,本文运用2000—2008年《漾濞县统计年鉴》中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漾濞县农民不同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有着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齐峰 《魅力中国》2010,(23):56-56
消费倾向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消费倾向分为两种形式: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总消费与总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率。可见,在收入和收入增量一定的情况下,消费倾向的大小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大小,因此研究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特点以及影响消费倾向的相关因素,也可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政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提供良好决策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石家庄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同步稳定增长,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消费质量逐年提高,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一、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据该市2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九五”期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每年7.9%的速度稳步增长,预计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64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已进入后危机时代,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文章从协整理论出发,对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都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5.
谢强 《发展》2018,(10):55-57
本文对1994-2016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旅游消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水平和社会安全的影响,而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从基于相对收入假说的消费模型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习惯对当期的旅游消费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波  张彦丽 《辽宁经济》2005,(12):102-102
2004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在城乡共同发展的契机下,农村发展存在相对滞后,那么如何扩大和拉动农村、农民消费需求,就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相对收入假定为理沧依据.把实际可支配收入作为影响消费支出的解释变量.对辽宁省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做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4,(8):16-17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1-6月份,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8380元,同比增长16.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702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累计为1391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1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同比增长6.2%。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非农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程度 通过调整的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比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程度。调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等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加上各类人均补贴(包括住房、卫生、教育等)后除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9.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的愿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消费变化与城市化演进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我国1990~2005年的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并引导农民增加对工业品的消费,以及消除相关制度障碍,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向为民  李娇 《改革》2012,(6):127-132
选取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1998~2009年的收入、消费面板数据,考察房价波动对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引入宏观经济和房屋抵押效应控制变量,利用房屋租赁价格构造房屋销售价格的工具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消费差异。房价上涨对所有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均有挤出效应,房屋财富效应则不明显,当期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城镇居民房地产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深圳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深圳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状况1.深圳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增加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状况。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消费欲望才会增强。据深圳市统计局城调队抽样调查显示,深圳居民近年的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1999~2003年深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240.40、21625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1986—2011年的统计数据,基于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关系以及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消费支出对可支配收入的长期弹性为0.81,短期弹性为0.84。1986—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27。其中,1986—1991年,边际消费倾向呈现波动下降;1992-2003年,边际消费倾向缓慢下降;2004午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幅度加大。文章解释了边际消费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对2011-2016年陇南市三大经济林产业的总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经济林产业总收入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农民纯收入,进一步促使农民加大对经济林产业的投入力度,必将促进经济林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北京汽车消费需求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琴英  柳金平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73-175
北京汽车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主要是私人汽车消费拉动了汽车消费总量的增长。北京汽车拥有量、私人汽车拥有量与地区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公路客运量高度相关。计量分析表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北京汽车消费、私人汽车消费的需求弹性影响显著。从长期来看,私人汽车消费需求的长期弹性值均大于1,富有弹性。预测结果显示,私人汽车消费需求仍处于大幅度增长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张磊 《山东经济》2010,26(5):157-160,F0003
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协整理论对1980-2008年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据此提出在拉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制定中强调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是一方面,刺激城镇居民消费更多的还是要致力于降低居民不确定性感受和预防性储蓄的各种制度建设上来,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消费顾虑,减少预防性储蓄,使消费增加和收入增长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优化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全面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ELES模型,采用2005—2019年无锡农村居民8项消费支出及可支配收入数据,对无锡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农村居民8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稍偏低,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仍存在可挖掘空间,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受可支配收入制约;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的需求收入弹性居于前3位,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结构持续改善;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及医疗保健的需求自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这些商品或服务对无锡农村居民而言属于较高层次消费;从需求互价格弹性角度分析,食品烟酒类商品价格变动对无锡农村居民其他类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较大,稳定食品类商品物价对促进无锡农村居民其他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沧州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8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0.8415万元,沧州市经济持续处于增长状态。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加之沧州市良好的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该地区个人消费服务业发展前景非常好。沧州市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个人消费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相对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模型,利用计量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任何暂时性刺激消费的措施都不可能切实提高二者之间的长期稳定比例,而只能在短期内引起一些波动,这种波动在后期总会得到校正.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如何提高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向个人倾斜,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8000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已超过3000元。以北京为例,2003年恩格尔系数为31%,说明居民有更多的余钱用于消费。这从建设银行2003年个人消费信贷增加306亿元、2004年1月个人存款余额突破15000亿元就可见一斑。在这种大背景下,个人理财业务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因此引起了各家银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