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以下简称导向系统)是引导人们在公共场所进行活动的信息系统。城市导向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并深入研究标准化要素,是城市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世博园区图形标志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实践、本市考察和相关理论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城市导向系统各要素的标准化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从视觉、人机和材料工艺三个方面对标准化要素进行了分类探讨,并提出相关标准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在医院导向标识系统中融入人性化意识的重要意义,在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根据现有导向标识系统的现状不足进行归类分析,在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一是从缓解负面情绪的易识性色彩、分解过量信息的符号、根据视距调整标识大小这三个方面,对导向标识系统进行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创新运用.二是针对特... 相似文献
3.
规划和指导上海旅游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上海都市旅游标准体系》 (下简称《体系》)前不久已正式发布.本文从背景与意义、目标与原则、结构与特征方面对该《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指出需加强标准体系系列化与细分化,注重标准体系基础化或术语化,并凸显标准体系特色化与整体化,以完善该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导向系统的概念入手,对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标准化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就标准化与差异化在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介绍当前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国家标准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标准化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我国应急导向标识系统相关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应急导向标识系统国家标准体系的总框架,并以该框架为基础,对应急导向标识系统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借鉴了Charlotte M.Echtner与J.R.Brent Ritchie的研究成果,提出适用于都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并用。基于因子分析,本文寻找出游人对都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不同维度的重要性排序,同时探求人口统计变量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并结合IPA分析法,针对都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改善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旅客导向系统是铁路客运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铁路客运站旅客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中应遵循和考虑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旅客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相似文献
9.
孙文峰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3):33-35
随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的信息资源标识方案,其相关技术要求并不统一,而一些国际组织目前已提出对信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的标准或规范。以国际上的有关研究为参考,面向我国各类标识方案的实际情况,开展我国信息资源唯一标识的编码规则、注册元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对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都市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成为都市旅游的新领域,是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热点之一.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挖掘传统的乡村文化,注重展现特色与个性,是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对南宁都市居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不仅了解南宁居民出游偏好、目的地选择行为特征、出游行为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不满意因素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时还为南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夜间旅游产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旅游功能的不断增强,夜间旅游产品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对城市夜间旅游产品的类型、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判断和预测,认为城市夜间旅游产品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分析社会转型基本涵义的基础之上,以广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指出:贫富分化、流动人口、就业压力、社会责任感下降、城乡文化整合等,是转型时期城市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维持城市社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旅游目的地映象与形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过对旅游者进行封闭式与开放式的问卷调查,获取旅游者对南昌的旅游感知映象,总结分析了南昌的旅游映象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塑造南昌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及其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定的城市形态必定要求特定的城市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而城市交通又具有引导城市形态发展、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从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的相互作用机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时机和时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为解决北京的交通和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升级,城市内河的旅游开发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旅游开发的热点。传统的城市内河规划注重的是人工建设和美化、亮化工程。用反规划理论对城市内河开发进行研究,试图打破传统城市内河开发的思维模式,使城市内河恢复其自然状态,做到天人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