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欣 《沪港经济》2008,(3):76-77
前一时期,有关韩国一些人要把中国的汉字拿到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传言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很多网民把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意将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列为“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前车之鉴,呼吁“保卫与重振中国传统文化”,后虽有官方媒体载文称韩国方面并无将汉字进行“申遗”的实质性行动,传言才渐渐消褪,但这些年在中国国力大幅度地提升和奥运在即的大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深度审视,的确已经成为国人聚焦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2013年底,热衷申遗的韩国人再次笑到最后,煞费苦心之后,韩国的泡菜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泡菜和越冬泡菜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除去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外,韩国已经拥有宗庙祭礼乐、板索里、阿里郎、江陵端午祭等十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韩国这样历史上依附中国文明,国土及人口有限的小国来说,这样的数字显示了韩国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推崇,以及国际社会对于韩国传统文化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闲来与二三子饮茶,八卦世态百相。有说自打“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始,中国基本就没有文化了,十年“文革”就更加把以前的文化都丢了。很多好的东西,我们没有发扬,反倒被邻居们发扬了,比如新加坡推崇的儒佛文化,再比如一个端午文化被韩国人发掘,便是明证。  相似文献   

4.
说端午     
“仲夏端午。端,初也。”即事物之初始;午,十二地支之一。农历以地支纪月,称五月为午月。“端五”原只意味每月初五日,因“五”与“午”同音,故端五又称“端午”。后来端午特指五月初五。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为避“五”讳,此后,“端五”改为“端午”。  相似文献   

5.
司洋 《中国经贸》2008,(2):64-65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韩国明星大举登陆中国大陆,韩国文化风行一时,引发了所谓“韩流”现象,很多中国的青少年炮制并演绎着这一轮新的文化浪潮。如今,“韩流”这个名词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晓,“韩流”作为一种外来的流行文化在中国有很多的“funs”,乃至有了“哈韩族”群体。那么,中韩流行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韩流”?  相似文献   

6.
从韩国回来,才发现自己过了一个多么"俗气"的三天小长假。打开电脑一看,端午节三天,中国游客蜂拥而至,韩国击败泰国成为中国国内游客端午游的首选地。 不过,尽管各个景点人满为患,也没有糯棕飘香,但这三天的韩国游也还算不虚此行。  相似文献   

7.
《现代乡镇》2004,(10):21-21
针对近来中国资本开始指向韩国的现象,刚刚从韩国返回国内的着名学者詹小洪指出,韩国对中国的心态是“又爱、又恨、又怕”——爱中国的市场,怕中国的崛起,怕中国技术把韩国技术比下去  相似文献   

8.
在我原来的印象里,只有爱追星的小女生才是“哈韩族”,有点意外的是中国官员们也加入了“哈韩”的行列:据韩国“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介绍,中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意取经韩国的“新村运动”。在未来的3年内.有关方面将派出3万名农业官员到韩国考察学习。中央研修院在今年已经为来自中国的约1万名公务员安排了“培训7天、观光3天”的研修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从韩国回来,才发现自己过了一个多么"俗气"的三天小长假。打开电脑一看,端午节三天,中国游客蜂拥而至,韩国击败泰国成为中国国内游客端午游的首选地。不过,尽管各个景点人满为患,也没有糯棕飘香,但这三天的韩国游也还算不虚此行。韩国端午节是山寨的?4月下旬,当韩国好朋友崔莹洙打电话约我和她一起过端午节时,我非常诧异,韩国也有端午节?爽快答应之后,一件事却让我犹  相似文献   

10.
韩国经济腾飞过程中的政府功能●朴明爱韩国是中国的近邻,学术界有人称中韩两国有“四近”的特点,即地理近、历史近、文化近和感情近。韩国从60年代起到80年代初的经济腾飞,世人称之为“汉江奇迹”。研究和借鉴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特别...  相似文献   

11.
“我的韩国同事来到北京后,看见蓝色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宣传海报时,感到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不用红色”。在许多韩国人看来,中国就是红色,中国人就是特别喜爱红色,没有别的颜色。”韩国KBS电视台北京2008奥运会报道主持人、中国姑娘孙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就想告诉他们一个多彩中国。”  相似文献   

12.
“我的韩国同事来到北京后,看见蓝色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宣传海报时,感到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不用红色”。在许多韩国人看来,中国就是红色,中国人就是特别喜爱红色,没有别的颜色。”韩国KBS电视台北京2008奥运会报道主持人、中国姑娘孙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就想告诉他们一个多彩中国。”  相似文献   

13.
文化     
《环球财经》2014,(11):122-123
商场出现“彭丽媛推荐”广告(韩国)继中秋节之后,韩国在十月初再次迎来中国游客的访问热潮。韩国旅游发展局预估计,有16万中国游客在十一期间访问韩国,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高出35%并创下历史新高。面对难得的商机,韩国商家个个摩拳擦掌,不断推出各种针对中国游客的诱人活动。  相似文献   

14.
走“自主开发型”的韩国模式,是中国汽车业内共同的愿望,“以市场换技术”、“以合资套技术”……一系列的构想足以体现中国汽车业对自主品牌的痴心不悔;然而,中国汽车真能在追逐韩国模式的路上。不会陷入被人诟病的“外资主导型”的巴西模式吗?  相似文献   

15.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3月8日]中国新造船舶订货量在2004年超过全世界订货量的10%,令日本、韩国产生危机感。面对中国造船业“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追赶上来的事实,有人预测,“10年后中国在这一领域将赶上韩国”。2015年日本、韩国和中国在造船方面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吗?  相似文献   

16.
宠中英 《中国报道》2009,(11):63-65
11月12日至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先后访问日本、新加坡、中国和韩国。各国媒体、特别是日韩媒体对本次奥巴马亚洲之行十分关注:一些媒体在已经公布的行程安排上做文章,如日本《朝日新闻》关注“奥巴马访问中国的时间更长”的细节,认为这是重视中国的重要姿态;韩国《国民日报》甚至满怀“醋意”地指出:“奥巴马只在韩国和日本各停留一晚,但却在中国逗留3宿4日.”  相似文献   

17.
钟雁明 《中国经贸》2007,(11):60-61
韩国,在20世纪后半页,凭着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经济成果,被经济学家称之为“汉江奇迹”,并与香港、台湾和新加坡被共同誉为“亚洲四小龙”,盛极一时。以电视剧、歌曲、流行音乐、游戏、服饰为代表的“韩流”深受中国人喜爱,中韩两国的合作已从经贸、文化拓展到各个领域和层面上。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1大贸易输出国和第1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第3大贸易输入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2009,(2):13-13
韩国炸酱面发源地——仁川市中区善邻洞仁川唐人街,将建设韩国首家“炸酱面博物馆”。仁川市表示,截至2010年,将与中区共同投资3017亿韩元建设炸酱面博物馆。同时决定:收购于1905年开业、被称为韩国炸酱面“元祖”的前中国餐厅共和春的建筑,将其改造为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雨田 《东北之窗》2008,(8):80-80
韩国,这个我们友好近邻,总是喜欢在历史文化遗产上面刺激我们的神经。2005年,惹出"端午"申遗的风波,前一段时间,韩国人居然公开说是他们发明的汉字。  相似文献   

20.
张暮辉 《中国报道》2014,(3):118-118
但凡谈及日本,在韩国,特别是在韩国年轻人间容易引起情绪反弹,有一名韩国“90后”朋友就语出惊人,直言自己反日。有此一例,便可见一斑。若论民族主义情绪,恐怕中国的情况更甚。前两年中国主要城市相继爆发的反日暴力事件和冲突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