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鲁粮食》2006,(7):44-44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在上海表示,中国农业发展最大的挑战来源于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耕地流失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2003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2005年下降到1.4亩,明年1.4亩的人均量将失守。  相似文献   

2.
如何测算人均耕地警界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人均耕地警界值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分析了耕地产出和人均农产品消费的增长规律,提出了人均耕地警界值的测算思路和计量方法,并以湖北省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如何测算人均耕地警戒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均耕地警戒值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分析了耕地产出和人均农产品消费的增长规律,提出了人均耕地警戒值的测算思路和计量方法,并以湖北省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非农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害损毁,补充耕地主要是开发,整理和复垦三项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18目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暂停一切开发区审批。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一个月后的8月22日。被黄金口工业区强占达一年的武汉市郊米粮村667亩耕地,不仅没有清理整顿,反而经过层层“公关”,获得湖北省政府批准征用。因为这个“早产”的“黄金口工业园区”。大约230户米粮村农民失去世代耕作的土地。而农民得到的是每亩500元的青苗补偿费和每月160元的生活补助。18岁以下的村民没有任何补助。而超过60岁(女性55岁)的老人每月补助只有100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失去了亩均年收入三四千元的耕地后,这些农民还将继续失去他们的住宅。因为这些住宅已被列入开发区建设用地,政府的承诺是建设“农民新村”。但新村至今仍无踪影,拆迁行动却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18日说,10年来我国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复垦开发累计补充耕地4163万亩,土地整治已成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石门县是个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半庄园的山区县,其耕地资源十分匮乏。近年来,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全县可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资源。而耕地是我国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是人类获得取食物的重要基地,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的根本,维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对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不仅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供需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城市化 — 工业化用地需求和满足粮食安全的耕地供给之间的消长关系及变化规律,以期为国家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首先提出关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即满足粮食安全的人均耕地需求)和耕地非农化逻辑斯蒂的假设。然后对历年中国耕地的统计数据进行订正,重建1980 — 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据此计算了同期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反映耕地需求和供给的对比关系),并验证耕地非农化逻辑斯蒂假设。研究结果:保障粮食安全的人均耕地需求数量逐渐降低,耕地压力指数虽先降后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在基本满足城市化 — 工业化用地需求和生态退耕,因而满足粮食安全需求的耕地供给不断减少,同时人口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安全状况非但没有恶化,反而有所改善;耕地压力指数非但没有加重,反而有所减轻,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耕地非农化逻辑斯蒂增长过程的推导和证明,显示了两个拐点分别出现在1980年和2050年,前者是从缓慢到加速的转折点;后者是从增长到停滞的转折点,保证粮食安全的耕地供给将趋于稳定。其间还有一个由加速到减缓的拐点将出现在2015年。研究结论:城市化 — 工业化用地需求和粮食安全用地需求可以兼顾。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已成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省耕地变动与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层面看,江苏省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农村建设都存在一个用地问题。但与城市建设相比,农村建设用地曾长期处于随意、分散、无序的状态,因而逐渐成为江苏省“吃饭”和“建设”在使用耕地这个尖锐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为此,对江苏省耕地变动与农村建设用...  相似文献   

12.
贺斐 《中国土地》2012,(5):42-4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大举措.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质量,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能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升耕地保护和用地保障能力,是国土部门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和破解“双保”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年是我国第四次农业结构调整的第四年。与前三轮结构调整相比 ,本轮结构调整的目标、手段均有较大不同 ,但有一点却极其类似 :在本轮结构调整的前三年 ,依然有大量耕地被转用为非耕地。在我国人地关系日益尖锐、粮食问题引起全世界注目的今天 ,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个早该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一、耕地被大量占用 :触目惊心目前我国理论界把农业结构快速变动的时期明确定义为农业结构调整时期。按照这种提法 ,迄今为止 ,我国共进行了四次农业结构调整。第一轮结构调整发生于 1 979年~ 1 982年间 ,本次调整的主要特征为大量调减粮食面积 ,3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六安市为例,以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法,测算安徽省六安市各县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并从自然适宜、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可行以及潜力可拓展等4个方面,建立相应限制条件下的指标体系,依据"木桶效应"和"最小因子限制律"理论,对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逐级修正的测算,以期更加科学地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河北省耕地资源现状以及耕地资源面临的形势: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新开垦的耕地质量低;提出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重要性;分析了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结构组成、类型分布;在衡量各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对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方向和开发潜力分区域做了初步探讨;预计到2030年河北省的人均耕地将在0.78bm^2左右;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应注意因地制宜、合理有计划地进行开发、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开发利用与整治保护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耕地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面临的各种危机:即耕地减少与需求扩大的矛盾。耕地质量下降与提高单产的矛盾,耕地发布与需求的矛盾等;提出了摆脱目前耕地危机的途径,并就解决耕地危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重庆市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增强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意识;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制、经济、行政手段管理耕地资源等三项措施以及为确保这些措施落实的四项具体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18.
《齐鲁粮食》2006,(9):38-38
国土资源部日前颁布《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按照《考核办法》规定,国土资源部近日对本年度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作出具体部署:凡落实补充耕地资金、实行了项目挂钩并完成补充耕地任务的,建设用地项目补充耕地考核为合格。  相似文献   

19.
秦佩华 《农家之友》2007,(8S):59-59
耕地保护工作在一些地方仍然是说得多做得少。有的领导在大会小会上强调土地保护,表面上看重视得不得了。但实际上,为了GDP增长,他们又总在用廉价的土地来吸引投资。“变通”办法不少:或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大量的耕地甚至基本农田变成工业建设用地;或干脆“以租代征”,直接把农民的耕地拿来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之友》2009,(9):12-12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日前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说,近五十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约100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