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原生态系统是西部地区分布最广也最易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因而成为整个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部分。要对中国西部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建设,人们需要明确草原的作用,探明草原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现存问题及其诱因,进而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坚持恢复植被和保持水土,阻止土地进一步沙漠化。同时,要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经济发展并重,促进中国西部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草原总面积为4亿多公顷,居世界第二。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和荒漠化。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 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经济学辞典中很难找到类似术语.平常所称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依照这样的表述,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由金融系统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系统所组成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围封转移"对内蒙古生态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封转移"是水资源稀缺且开发利用程度低,粗放型的种植业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迅速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因过度放牧而严重破坏、天然草原发生结构性衰退,植被生产力显著降低等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实行"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与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搞好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草原是森林和荒漠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8%,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对草原的保护不仅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林业的保护和荒漠化的防治及生物多样化的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  相似文献   

6.
武文斌 《发展》2013,(2):29-29
《甘肃省草畜平衡办法》和《甘肃省草原禁牧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两部贯彻实施《草原法》和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加强草原保护工作,控制草原超载过牧的政府规章。它的出台。将对依法保护甘肃草原生态环境,维护草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安全异化”现象 ,提出“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同等重要的命题。“可持续安全战略”概念涵盖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大安全领域。其内涵是指国家、地区乃至全球持续确保和平与安全的一种状态 ;注重国家生存的安全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统一性 ;主张其措施具有预防性、综合性和协作性 ;尊重国际社会的多样性 ,提倡国家间实行非暴力多边主义 ;强调维护国家、地区及全球安全的整体性 ;指出安全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显示:一方面,中国高校学生对安全的认知和理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之上,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台湾问题被认为是首要的国家安全问题,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国家强盛则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学生的安全观又超越了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概念,个人安全意识上升,全球安全进入其视野,非传统安全问题受到极大关注,对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持积极态度。上述两个特征构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安全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显示:一方面,中国高校学生对安全的认知和理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之上,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台湾问题被认为是首要的国家安全问题,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国家强盛则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学生的安全观又超越了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概念,个人安全意识上升,全球安全进入其视野,非传统安全问题受到极大关注,对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持积极态度。上述两个特征构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安全观。  相似文献   

10.
一、生态安全及其预警系统 生态安全是指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完整,功能完善无损.其显性特征是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或数量的状态,当一个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或数量出现异常时,则表明该系统的生态安全受到了威胁,即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有着紧密的关联,它为其他3类安全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中的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国际贸易的增长也带来了国家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本文探讨了国际贸易下易被忽视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提出避免国际贸易中危及国内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建议,使国际贸易的开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国际规则。  相似文献   

12.
哈斯  周娜 《北方经济》2012,(13):39-40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国家做出的又一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广大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牧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近期,自治区发展中心参加了由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组织的调研组,  相似文献   

13.
届虹  刘红云 《北方经济》2011,(19):71-73
一、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内涵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纵向交接的过程。在历史过程中,文化传承就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勤劳智慧的蒙古民族,在蒙古高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与草原环境和谐依存,通过草原生态系统与其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信仰、心理特征的融合,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化,形成了绵延千年的游牧文明.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发展实质就是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制度的完善过程。本文以界定研究的基本概念、内涵及特征,揭示其实现机理,明确中国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为核心切入点,考察我国生态环境制度变迁的演化过程,探求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制度变迁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揭示出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系结构在模式上的不适应、时间上的不一致和结构上的失衡。基于此,提出当前中国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的发展对策:建构"可持续"制度格局。通过打造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目标、实现平台、实现手段的综合范式,促进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供应链和生态经济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也纷纷涌现,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力和对城市园林绿化重视不够,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渴望自然,要求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积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高度涵盖了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任务和行动方向.保护好草原是传承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构建稳定边疆的根本;健康的草原森林等天然生态系统是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基本组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权衡其生产、生态和文化价值、是生态富民,振兴牧区经济的重要途径;加强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是振兴牧区社会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脱贫攻坚、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基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是依靠制度和法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途径.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后,美国上下为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所笼罩,倾向于为加强国家安全而采取强硬措施,即使这意味着牺牲国内公民自由.本文拟在提出公民自由、美国国家安全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冷战时期为例,分析美国国家安全与公民自由的关系,希望有关结论有助于观察"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与公民自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屈虹 《北方经济》2012,(15):42-44
正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变。面对这一深刻的变革,人类需要团结起来,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狭隘观念,一致行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草原生态文化以其生态性为突出特点,凝结着草原上生活的人们的智慧光芒,生动地体现了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巨大的价值。传承草原生态文化,必将对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发挥重要作用。一、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  相似文献   

20.
矿山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矿山开发引起的生态问题有逐步加重趋势,矿山生态建设是切实保障矿山生态系统健康与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简要介绍了金东矿业有限公司在维护矿山生态安全方面的一些经验,即重视矿山生态建设与地方生态规划衔接;关注经济转型与污染防治;做好矿山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和生态补偿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