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其中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与方式做出了重要调整,首次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要求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基本上实现了财务业绩报告的国际趋同。在利润表中报告"综合收益",有利于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是该解释对其他综合收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未做出明确规定,给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我国企业和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报告带来了一定困难。下面通过分析其他综合收益的报告条件及有关项目等,为实务工作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提供一定帮助。明确企业应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别从国内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角度对"其他综合收益"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其主要项目构成及内容,并针对目前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4)
现在社会,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在经济的发展中,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2014年,对于会计界是一个值得记录的时间,为了适应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正式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并给予了定义,同时修订了6项具体准则和新增3项具体准则,实现会计理念的又一次变革。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出现"其他综合收益"一词,在利润表中正式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目前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研究较少,文章主要对其他综合收益会计确认与计量为出发点,对其的国际比较进行阐述,从新视角对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怎样维持会计准则的中立性与经济后果之间的平衡,是会计监管机构与研究机构的重要研究方向。自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综合收益以来,为了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自2009年正式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这也必然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信息产生相应的经济后果[1]。  相似文献   

4.
李欣 《当代经济》2014,(24):117-119
新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将综合收益相关内容补充纳入准则正文,在利润表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同时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一步划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两类区别列报.本文研究发现,财务报表列报内容的变化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莉 《经济师》2014,(11):108-109
综合收益会计信息披露广受重视,从会计信息概念框架的逻辑推理中看,综合收益信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综合收益应是未来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传统收益报告开始向全面收益报告转变。经过几年的改进与推广,全面收益报告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分析了“全面收益”在中国实施的必然性,并借鉴国外全面收益报告模式,对未来中国全面收益报告模式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最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其中第三十三条增加了关于其他综合收益核算的内容,并于当年7月正式运用到企业实际核算工作中,这是我国首次在准则方面明确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及列报方式.相较于以往,其在定义、分类以及列报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规定,给企业财务人员在实务工作中带来了便利.本文从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论源头出发,结合国内外对其概念及分类的解读,以及我国学者对其列报方式的研究,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准则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规定,并对其报表列报内容和方式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其透明度,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邱艳梅 《时代经贸》2011,(16):242-243
现在国际会计准则审议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正迅速地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以利润表的表示为课题的研究项目自2001年立项以来,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把报告期内除去红利分配及接受投资之外所有影响股东权益变动的项目,包括市价变动引起的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动额,作为利润表构成项目。即将所谓的综合收益作为利润表的最终栏来加以列示。该研究认为只要各个项目的性质被充分披露,使用者便可按其个人需要进行分类分析,而实现法下的净利润的表示将变得没有必要。综合收益构成项目的列示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财务信息。本论文通过整理分析利润观的演变,来探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诞生了大量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品,企业所面对的经济业务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决策者的要求,人们对未来信息的关注超越了历史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强调对委托方忠实的受托责任观显得有失偏颇。随着企业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业务,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全面收益观,更能体现出企业的价值。其他综合收益的引用可以更好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平衡相关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以克服传统会计收益报告模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