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隍庙是中国古代人们供奉和祭祀城市守护神的场所,也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目前北方地区城隍庙保存较好的为数不多,大都因城市发展而遭到破坏,大众对其认知也愈发淡薄。选取关中地区现存较完整的5处城隍庙建筑群为研究对象,拟从文物古迹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结合现状调研,初步阐释其在记忆、教育、情感层面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属性,进一步探究城隍庙在当代的价值内涵,以重塑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初访召稼楼     
吴欢章 《秘书》2011,(5):46-48
多年前,我和一位熟悉老上海典故的友人去逛城隍庙。他指着城隍老爷的塑像问我:"你知道城隍的故里在哪里吗?"我惊奇地说:"难道上海城隍实有其人吗?"他点头称是,随即告诉我:"城隍的故里就在浦东召稼楼。"这是我首次知道召稼楼。如今在高楼林立、国际化色彩浓郁的浦东地区,召稼楼真如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3.
《上海质量》2009,(5):79-79
成立于1995年的上海城隍庙第一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玉石经营为主的大型综合类珠宝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城隍庙商圈,风雨十数载,有口皆碑的信誉、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力求完美的服务是“城隍珠宝”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仡佬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其祭祀文化尤为独特,并彰显其民族特色。本文在阐述祭祀文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她的社会功能,这无论对仡佬族本民族的发展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当今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建国 《价值工程》2011,30(4):321-323
《说文解字》中录有示部汉字67个,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文从示部汉字与祭祀活动的联系、祭祀目的、祭祀对象、祭祀方式与祭品处理几个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加深对中华祭祀礼仪文化渊源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路北。这所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于 1979年列为第二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这所坛庙是明清两朝祭祀中华炎黄祖先、历代各民族杰出帝王和功臣名将的场所。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建筑艺术格局恢宏壮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价值。历代帝王庙是全国现存规模最为宏伟的祭祀历代帝王的坛庙。随着古都北京文化产业的崛起 ,历代帝王庙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 ,具有十分广阔的增值前景。  一、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  历代帝王庙主祀的三皇五帝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其祭祀体系汇集中国历代领袖…  相似文献   

7.
晓真 《上海质量》2003,(10):37-37
都说上海滩遍地是黄金,偏偏鲁关良接老城隍庙旅行社时,这个铺在黄金地上的摊子是亏损的.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如今老城隍庙旅行社已经扭亏为盈.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展示力彰显城市的精神、品格和形象,反映城市文化传播辐射效能,对城市文化的生成、传播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以上海市为例,基于城市文化展示力的深层次文化发掘、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服务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了高质量城市文化展示力的策略。城市文化基因发掘可以形成文化展示内容,以文化IP提升城市文化的品牌影响力。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具有“点—线—面”全方位城市文化展示力系统,还应借助数字技术展示城市文化魅力。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从顶层和基层联动、打造服务平台和示范引领,提升城市文化展示力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城市文化病"的凸显,如何医治这些"文化病",丰富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塑造城市精神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塑造城市精神必须以提升城市文化精神为前提。开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城市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它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需要和现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精神诉求,也是彰显城市个性、确立城市特有价值观和城市文化品牌的需要,更是消解"城市文化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城市。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城市的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习型城市理念的提出与实践给城市文化建设一个新的支点。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以创新精神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廖伦建 《价值工程》2011,30(36):270-271
中心镇介于城乡之间,是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中心镇建设是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重要节点,要以产业建设作为中心镇建设的支柱,以生态建设作为中心镇建设的基础,以文化建设作为中心镇建设的灵魂,以功能建设作为中心镇建设的核心,以特色建设作为中心镇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龙娟 《价值工程》2014,(12):324-326
近代旅游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以休闲与文化等精神性旅游需求为特征的旅游者不断涌现,传统旅游资源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模仿式古镇逐渐超出了传统资源的地域性和文化原真性范畴,笔者以彝人古镇为例,从真实性视角,游客的体验,古镇自身形成的文化对模仿式古镇进行研究,探讨新兴旅游产业的可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吴其付  李小波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1):97-100,106
文章在突破丽江古城城市格局二元论的传统观点上,提出丽江古城的城市格局由三大文化板块构成,即商贸文化板块、纳西文化板块、汉文化板块.三大文化板块的形成与古城的三大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城三大文化板块的形成与演变并没有发生激烈的文化冲突,相反却是彼此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同维护着丽江古城在滇西北经济交流线上商贸重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为例,文章论述了建立旅游特色镇的基础条件,并从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创新方面提出如何建立梁弄旅游特色镇,同时对梁弄镇的开发运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利峰  张磊 《价值工程》2013,32(1):146-147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镇域经济能够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茅坪镇镇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优化林果结构和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议,使茅坪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连顺 《价值工程》2011,30(24):305-307
夏甸镇是招远市南部重镇,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夏甸镇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宏观背景下,积极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夏甸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借鉴西方的先进理论,结合夏甸镇农业的具体情况,对现在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合相关的战略分析方法,对夏甸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7.
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协同发展的城市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城改建与新区开发紧密相连 ,互为补充。本文在论述两者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了目前在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上的认识误区及由此产生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使两者协同发展的政策架构、资金运作及规划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崔凌霄 《物流科技》2012,(10):51-53
产学研合作使高校及时掌握企业人才的需求,按照市场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使人才的培养更具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在对常州科教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科教城内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各种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提升常州科教城人才培养的效果,提高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9.
桂北城镇聚落空间形态及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北城镇空间形态是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各构成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塑造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聚落形态是保持和发展城镇特色的主要内容和手段.通过对空间形态和景观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小城镇生态景观的完整性、空间生长的连续性、空间要素的有机性与空间形态的人文性是实现小城镇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城融合是中原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此过程中小城镇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对实现产城融合至关重要。为此,小城镇发展中要做到产业规划与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相结合,产业培育与内生发展动力培育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