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站在2008年的岁首,回眸2007年的征途,我们梳理出对中国报业影响至深至远的几个关键词。它们是:“十七大”、“转企上市”、“报业联盟”、“依法治报”、“纸包子”、“转型”、“数字化”、“公共文化”。我们觉得,对中国报业来说,这几个关键词不仅影响了刚刚过去的那一年,并且也将影响着徐徐开启的这一年,甚至,影响到以后的若干年。  相似文献   

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的经营者来说是极其艰难和困惑的一年。“下滑”、“衰退”成为表现困境的关键词,“报纸消亡说”、新媒体的“颠覆”更是在业界引起巨大的震动。这些无法回避的事实显示:中国报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报业发展的转型期,它孕育着报业发展中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因此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3.
姚林 《中国广告》2006,(2):94-97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的经营者来说是极其艰难和困惑的一年。“下滑”、“衰退”成为表现困境的关键词,“报纸消亡说”、新媒体的“颠覆”更是在业界引起巨大的震动。这些无法回避的事实显示出中国报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报业发展的转型期,它孕育着报业发展中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因此.2005年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4.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的经营者来说是极其艰难和困惑的一年。“下滑”、“衰退”成为表现困境的关键词,“报纸消亡说”、新媒体的“颠覆”更是在业界引起巨大的震动。这些无法回避的事实显示出中国报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报业发展的转型期,它孕育着报业发展中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因此, 2005年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5.
吴锋 《中国报业》2010,(7):28-30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中国报业以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视角看待这一年的经营管理战略,对报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节点”——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期,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一:转企改制“转企改制”前一年就是关键词了,这一年变得更为具体: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这一关键词在这一年里牵动了很多媒体人的心。关心、担心、揪心、放心——是很多报业老总一年来的心路历程。在2011年年初,中央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一、三个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我国报业的跨地区经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6—2001年。以广东报业先行先试为特点 在1978年报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特别是1983年全丽恢复报纸广告以后的十多年间,广东报业凭借一系列的制度边缘突破和经营方式创新,迅速成长为中国报业的“标杆”。  相似文献   

8.
2009年转眼已成为过去。这一年,报业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保增长谋发展、推进报业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积极推动报业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总起来说,这一年,中国报业有喜有忧,经受了考验也得到了成长,有辛苦也有收获。我们试图通过整理关键词的方式,来留存中国报业对这一年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中国报业广告经营历经数年辉煌之后的“多事之秋”:从第二季度起各地报业集团纷纷呈现“熊市”之态,下半年一路走低。中国报业广告经营面临“拐点”、报业经营进入“微利时代”,成为这一年度学者和媒体专家在各类演说和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报业广告经营是以平均每年递增33%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中国报业几乎都是高歌猛进,一路飘红,报业广告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谁也没有想到,2005年的春天开始全国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额普遍开始大幅下滑,平均跌幅达15%以上。到底为什么报业经营形势猝然恶化,炎炎夏日里却坠入“冬天”?2006年中国报业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1.
报业焦点     
《中国报业》2009,(10):6-6
在庆祝新中国6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本期“报业焦点”我们聚焦60年来中国报业的发展与变革。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李东东撰写的《60年,中国报业与新中国一起成长》,概述了60年来我国报业所走过的道路,所经历过的曲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侯鸣 《广告导报》2004,(7):150-150
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中国经营报》承办的“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于2004年6月11—12日在北京新世纪酒店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创新改革,提升中国报业市场竞争力”。另外,首次“国内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监测”结果也在会议期间公布。  相似文献   

13.
每到新一年开端,盘点是规定动作。熟悉的规定动作,今年却做得艰难。“2012中国报业”这个话题,让专家心情复杂,笔触沉重;让业内人士唏嘘不已。欲言又止。回望过去的一年,“世界末日”的预言不攻自破,但“报业版2012”却在国外真实上演:读者流失、发行下滑、广告萎缩、报纸关张。这一年,中国报业亮点不多,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初见成效,备类报纸数字化转型又出新招,《著作权法》修订使版权保护前路光明,中国报业在艰难中探索着突围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业》2008,(12):26-26
本期“报业辉煌30年”征文栏目,我们选择刊登了4篇应征稿件。 郑保卫、祁涛撰写的《30年报业改革与发展——以新闻工作改革和制度、市场与技术的变革为视角》,较为全面地回顾了30年来中国报业在业务改进、制度建设、市场发展、技术变革四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并且从中总结出了报业改革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两会履行职责的第一年,也是北京的奥运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报业因此将承担起更为繁重的新闻宣传和体制改革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界提出了十六字要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切实贯彻。有鉴于此,本期“报业焦点”我们刊发了3篇文章。人民日报社原社长王晨的文章《坚持科学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努力开创新局面》,是他在人民日报社工作会议上所作报告的节选。文章强调了“六深入”。虽然这是对人民日报社提出的要求,鉴于人民日报在我国报业所处的地位,“六深入”同样也对其他报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唐绪军的文章《中国报业过去五年的“重大突破”》,梳理总结了自党的十六大至十七大五年间中国报业在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四个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以期对业界知往鉴来、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一些参考。本刊记者卓悦撰写的文章纣艮业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是两会期间就文化体制改革、报业发展等问题对相关代表委员的采访。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代表委员对报业的期待,也有助于报业同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寻做好报纸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期“报业辉煌30年”征文栏目,我们选择刊发4篇应征稿件。 张世海撰写的《我国报业研究30年回眸》,从报纸是不是商品、报业的性质、报业的集团化、报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传统报业数字化等五个方面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报业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对业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报协亮点     
《中国报业》2008,(1):46-46
2007年的最后一个月是中国报业协会最繁忙的一个月。 这一个月,中国报协先后在南宁召开了“2007年全国报业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纸报合作发展论坛暨2008年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了“中国报业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论坛”,在宁波召开了“第五届中国报业出版科技展暨第九次全国报纸印刷厂长会议”。  相似文献   

18.
报业焦点     
本刊去年第十一期刊登了吴海民的文章《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走势的若干预测》。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国报业是否遭遇了“寒冬”、“拐点”的大讨论。这在本刊预料之中。几个月来我们收到了许多就此问题阐述各自观点的稿件。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各行各业都在总结30年来改革发展的过程、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成功经验,报业当然也不能例外。为此,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中国报业协会于今年4月份联合发起了“中国报业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从那时起,本刊不断收到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应征稿件。本期开始,我们将在“报业辉煌30年”栏目下陆续刊登应征稿件中的佼佼者。欢迎广大读者继续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虽然人们还不时能够听到“报业是暴利行业”、“投资回报高”等说法,但不少报业经营者普遍感到经营越来越困难,国内报业已经整体进入微利时代。可以说,中国报业在经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已经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以2005年为“拐点”,传统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