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15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年会召开2月10日,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在北京召开"2015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年会"。会议全面总结了全球契约中国网络2014年工作,展望了2015年的工作方向,并发布"2014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案例。据悉,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从2012年开始举办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评选,其目的是总结交流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成员在践行全球契约十项原则、积极履行社  相似文献   

2.
王雅玲  邵波 《商场现代化》2007,(35):229-23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条,即全球产业链。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从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到产业内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全球产业链是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因此,找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尤显重要。本文将从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全球广告策略来建立和维护能被不同国家市场普遍接受的具有独特形象的全球品牌是跨国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据此提出了全球广告标准化与全球品牌一致性的关系模型。全球广告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前提下,通过战略、执行和语言的不同程度的标准化,可以塑造全球品牌的识别和全球品牌形象,进而实现全球品牌个性、文化、定位和价值的一致性,并最终促使全球品牌正面性、认知度和忠诚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全球经济治理。危机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加速,新的全球经济规则制定、体系建构和领导权力分配已经开始,中国需要在应对西方诉求的同时,明确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目标,并积极采取行动,为未来领导全球经济治理积蓄力量。一、西方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希望中国担任的角色无论我们愿不愿意,西方仍然在当今的全球经济治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在今天,中国已经位  相似文献   

5.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冲击,东亚区域经贸合作逆势增强,有力维护了东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为全球抗疫和经济恢复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东亚成为疫后摆脱全球危机的火车头,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重心,全球产业链东移趋势加快。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进一步促进了全球需求东移、全球供给东移、全球创新东移、全球服务东移、全球资本东移、全球货币和金融合作东移六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Hamilton滤波与小波分解技术,识别出2000年以来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在此基础上,构建小波平滑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2000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共同变动趋势;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全球经济周期的驱动作用时滞较长且相对持久,而全球金融周期的驱动作用则时滞较短且迅速衰减;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金融周期对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周期”的贡献度分别为25.82%和13.85%,而全球供应瓶颈和能源转型的贡献度则达到24.46%和6.95%。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宏观经济学中的国内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加以拓展,提出世界市场失灵和全球经济治理失灵问题,认识到世界市场形成后存在着效率、公平、稳定三大矛盾,即世界市场失灵。为了克服世界市场失灵,全球经济治理应运而生。但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并没有根本解决世界市场失灵问题,全球经济治理存在赤字,即全球经济治理失灵。本文梳理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背景,分析了全球经济治理失灵的原因,并指出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对于纠正世界市场失灵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对策,确立了以规则为基础、以共同发展为导向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催生了全球供应链的加速形成,全球供应链及其管理遍及营销管理、国际贸易、战略管理、运营和采购管理以及经济学五大领域。本文试图综合这五大领域有关全球供应链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整合,提出在全球供应链形成阶段,国家、产业及公司等因素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战略选择;在全球供应链运作阶段,不同的关系类型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绩效获取和战略变革。  相似文献   

9.
G20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尤为重要。中国是全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亦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契机和新的发展源泉,促进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文章将从G20的发展演变与全球影响、中国在G20主导下的全球治理中承担的角色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本文从增加值贸易视角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研究了2011—2014年全球贸易减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全球贸易减速既有周期性的因素,也有结构性的因素,且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大于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最终需求变化是影响全球贸易减速的关键性因素,可解释86.1%的全球贸易减速,主要受需求水平下降影响;全球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全球贸易减速的重要因素,可解释20.6%的全球贸易减速,主要由全球价值链分工下降导致,其中,中国参与全球生产分工下降幅度最大;增加值系数下降幅度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球贸易减速,贡献度为-6.7%。本文分析表明,世界贸易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速增长。全球贸易低速增长对中国的外贸发展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在生产中向环境排放大量的碳元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环境质量。面对全球变暖,全球推行经济的低碳发展,降低环境污染,减缓全球变暖速度。下面本文将从电力企业着手,对低碳经济下电力会计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展望2020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流量或将延续下滑态势,全球投资环境仍面临重大风险。首先,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弱势复苏势头增添不确定性,疫情较严重国家的FDI流入可能大幅减少。在全球广泛的货币宽松环境下,本有望推动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从10年来最疲弱表现中弱势复苏。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及在全球的大范围快速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风险加剧。尽管目前中国的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但全球的疫情状况已经威胁到全球供应链体系以及正常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已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务,即全球产业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企业如何参与全球产业链,关系到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本文探讨了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每年生产6000万辆汽车,要雇佣几百万员工。汽车每年几乎要消耗掉全球石油的近一半,而汽车厂商每年要消耗掉全球橡胶产量的一半,全球玻璃产量的25%和全球钢材的15%。这样算来,汽车工业占据全球发达富裕国家GDP的10%,就毫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15.
新冠疫情的暴发从供给侧对全球供应链系统造成多方位中断,疫情的全球蔓延又进一步从需求层面继续放大全球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本文将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划分为我国停工、国外停工、全球需求疲软三个阶段,并结合ICT产业和汽车产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剖析了疫情蔓延对全球供应链的持续影响以及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位置的挑战。在短期,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外资投资热情的降低、全球需求的萎缩和结构性的变化,将对我国外资引进和外贸出口产生巨大的下行压力;但是长期来看,全球化退潮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力量将重构全球供应链体系。面对"后疫情时代",本文从提高全球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注重全球健康类场景产品的研发等方面提供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球价值链分工导致区域主义及自贸区快速兴起,全球产业链、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分工格局皆出现了重大转型,高端垂直分工和中高端水平分工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演变过程中的新常态。而我国加快实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助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使我国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但是还应该看到,我国仍旧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低端,极易被低端锁定,形成产能过剩。因此,我国一方面应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高端,实现创新驱动,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同周边国家形成中高端水平分工;另一方面可同非洲等低端水平分工国家形成自贸区,通过高端介入促进非洲国家的发展,并化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从制度、规则、合作、开放、竞争等多个层面牵住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牛鼻子",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实现我国乃至全球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益普索(Ipsos)——全球著名市场研究集团最新的一项全球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消费信心在经历了持续一年半的下滑之后,首次出现趋于稳定的迹象。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紧缩,消费者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信  相似文献   

18.
李仲周 《WTO经济导刊》2013,(Z1):125-126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合发组织与世贸组织联合主持的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价值链已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这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链结构,是由技术进步、生产成本、资源和市场占有状况和贸易政策变革等多种因素所驱动的。它反映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更合理的配置,是一个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  相似文献   

19.
魏李鹏  施华淼 《商业研究》2001,(12):133-135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将面临来自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更好的迎接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中国企业应当采用新的营销策略,即全球营销战略。为此,在宏微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营销战略作简要的了解,并对中国企业在21世纪的全球营销战略提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挑战公共卫生安全,全面冲击世界经济运行,深刻影响社会生活运转。从全球产业链角度看,此次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供应链网络造成了巨大冲击。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珏指出,中国与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东亚,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之间所形成的全球制造基地,是此次疫情中率先迅速实现稳定的地区,该区域的一端连接制造业零部件及半成品来源,另一端连接世界石油、矿物燃料等重要产地,中心则是强大的制造加工能力,这种地位是全局性的。从目前全球情况来看,疫情加强了全球对这一地区的依赖,并将进一步推动该地区从全球加工制造基地转变为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